环保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改革探析

时间:2022-10-03 09:28:58

环保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改革探析

摘要:

环保设备维修技术是我校环保设备工程专业课,由于此课程开设时间短、教材缺乏且面向的对象为环保设备专业学生,使得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脱离环保设备、教学过程枯燥、教学实验缺乏等问题,无法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本文在分析目前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所遇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环保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改革,重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实验教学4个方面进行改良,以期提高实际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

环保设备维修;教学问题;实践创新能力

我国是现今世界工程教育第一大国,实践创新能力是工程师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在如今高等院校工科教育过程中存在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利用当前现代科学教育理论及教学技术手段培养具有现代工程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是我国所有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1]我校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开设已三年,一直致力于培养在环境领域能够从事环保工程机械设备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型人才。[2]新增设环保设备维修技术课程,该课程是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设置目的在于教授学生如何运用通用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对环保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处置。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国内相关教材极度缺乏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引起了诸多问题,如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维修技术的阐述,而忽略了维修操作的实践;过于注重传统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忽略了与实际环保设备损坏问题的结合。[3]针对上述问题和当前社会环境工程领域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综合素质环保设备专业学生的强烈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实验教学4个环节提出相关课程改革意见,与各位同行互相探讨。

1优化教学内容,将维修技术与环保设备相结合

目前,环保设备维修技术在全国未见相关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选用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作为教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通用机械设备维修中的维护、检查和修理三部分,其中维护主要讲述设备的;检查是指设备的监测及故障诊断;修理包括修理前准备、修复方法(机加工修复、焊修、金属热喷涂修复、粘接修复等)选择、零部件修复、零部件安装四个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环保设备工程学生所学对象——环保设备的故障分析、日常维护以及维修的讲述。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环保设备维修案例的分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教研室结合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特色对该课程原有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拟对环保设备维修技术24理论教学课时进行重新分配,具体教学项目及教学内容设置见表1。与之前课程教学内容相比,此次改革最大特点在于:(1)加强通用环保设备常见故障原因分析的讲述;(2)加强环保设备易发生故障的典型部位测绘、分析的讲述;(3)加强环保设备领域特殊工作部位(高载荷、强腐蚀环境、难区域)维修方法选择的讲述;(4)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案例分析,紧密贴合实际,较好地培养学生实践工程能力。

2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动性

环保设备维修技术传统教学模式一般为“教师传授、学生被接受”,教师通过上课在黑板上板书或PPT展示设备维修知识,学生一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让学生感觉到课程的枯燥,而且,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缺陷在于仅仅传授知识,而未教会学生如何去运用知识(实践能力差),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上述问题本教研室拟从以下两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老师讲述的问题,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辩解及问答,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以及对知识的深化了解。(2)问题驱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每个知识点讲述完成之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如污水处理过程中格栅发生卡滞、腐蚀该如何维护与修理。在下一节课就主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并在课堂中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后对知识进行温故,提高课后查阅资料能力,同时能加强其实践创新能力。(3)传统教学与前沿科学相结合。突破现今死板教学模式,开阔学生视野,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之前应该查阅大量书籍及文献,在讲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对前沿科学发展的视野,从而提升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兴趣及创新意识。

3深化考核方式,完善学生综合评价指标

当前该课程考核方式仍采用传统卷面笔试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虽然教师也将考虑学生平时成绩,但是影响平时成绩的主观因素过多且复杂,因此很难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4]这种考核方式会直接使学生形成“平时学习敷衍了事,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状态,考试结束后会立马忘记所学知识,更无须谈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环保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课程性质和特点,深化考核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手段。拟构建立体化的考核方式,摒弃一次期末考试决定该课程成绩的弊端,考核应该分为学习效果的考核、实践环节的考核与学生讨论讲解环节考核。具体做法如下:(1)考核内容更多元化。不能仅局限于课本所述基本概念知识,应将考核内容拓展到实际工程应用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考核方式更多样化。针对环保设备维修技术这种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不应仅局限于试卷考核方式,应该更多添加实际环保设备维修操作能力的考核,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同时也可让学生在考核过程中重构学习知识,熟悉和掌握各类典型零部件维修技能的操作技巧,以实现全面、综合地对学生基础知识及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

4开设环保设备维修技术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我校尚未开设环保设备维修技术实验,因此,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之后,对维修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是仍然无法很直观地感受到维修的重要性,在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对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略显不足。教研室拟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购置部分环保设备模型,开设相关环保设备维修技术实验。如传动轴的测绘与维修,主要包括零件测绘步骤、传动轴零件图的绘制、传动轴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讲述与现场演示)。通过此类实验,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加强了典型零部件实践修复工程能力的培养。

5结束语

针对环保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与当前环保领域对环保设备工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本教研室拟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创新、考核方式的深化和环保设备维修实验开设等4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环保设备工程学生在学习维修技术基础理论同时,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其创新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提供基础。通过该课程相关改革,推进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其他课程改革与优化,从而完善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实现“应用型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鸣,熊光晶.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桥梁工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9-113.

[2]李密,苏玲,张德.提高环保设备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6.18:7.

[3]赵杰,吕涛,张卫义,杨晓宇,李建立.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4:34-37,91.

[4]鲁丽.应用性本科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7:181-182,198.

作者:张德 李密 谭文发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上一篇:高职院校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 下一篇: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