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将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时间:2022-10-03 07:25:50

农商银行将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摘 要:我国的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程。利率市场化是对金融机构的一次考验, 特别是对经营模式较为粗放的农商银行的一次挑战。因为农商银行主要收入来自存贷利率差,这关系着农商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是所有农商银行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农商银行应分析自我的优劣、劣势,通过调整利率机制、加强定价能力、完善经营管理和提升服务品质等等来增强自我竞争能力,迎接挑战。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农商银行的优势与劣势;农商银行的发展

金融业的繁荣加大了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利率定价将由金融机构根据自己资金的运行情况和对市场的判断来决定。农商银行发展的优势不容忽略,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弱势。利率市场化,对农商银行影响有利有弊。农商银行要在规避自身弱势同时,发挥自身长处,建立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不断创新开拓,完善制度考核,做好服务工作,从而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一、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通俗来讲就是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根据自己资金的运行情况和对市场的判断来决定。其实,在利率市场化下,政府放松了对利率的直接定价权,利率将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双方。存贷款的利率水平不再由中央银行统一制定,于是各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不再统一,客户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下,利率是灵活的,资金也将会达到最优配置。2012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真正实行的开端。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2013年7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二、农商银行的发展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经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学习其他商业银行的好的经营模式,其队伍不断壮大,甚至某些农村商业银行已发展成为地方金融业的金融巨头、行业老大。农商银行发展的优势不容忽略,但我们更应重视其发展的不足。

1.农商银行的业务经营的优点

当前,农商银行的业务经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其发展始于农村,立足于农村,以点多、面广、客户人数多为特点,这是它赢得市场的一个筹码。二是,农商银行以助“三农”为己任,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其业务发展以惠农惠民助小微为特色,于是它有着忠实的客户群体。农商银行也发展成为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三是,农商银行以农村为主要发展市场,而农村百姓都有储畜的好习惯,另外投资渠道比较少,于是农商银行有着较稳定的存款来源。四是,农商银行不断金融创新,与时俱进,以小搏大,以优博强。五是,农商银行的特定金融服务环境为它迎来了良好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少。还有农商银行狠抓金融服务,不但提升临柜服务,还要求员工走出去,比如开展“金融直通车”等活动,加大企业宣传力度,推进企业发展。

2.农商银行的业务经营的劣势

(1)农商银行点多、面广、客户人数多这一特点加大了其管理成本,降低了其经营集约化程度。营业网点多能全面吸收客户资源,但是就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及服务人员。固定资产及机器设备的投入,运营管理的费用,职工的工资福利的支出等等大大加大企业的成本,减少了企业的利润。(2)农商银行以助“三农”为己任,惠农惠民助小微使它拥有着忠实的客户群体。但这就导致其经营规模小,客户资源单一。另外,有着较稳定的存贷款资源阻碍了农商银行市场的开拓能力,降低了其竞争意识。(3)农商银行与其它商业银行或国有制银行相比,业务品种单一,金融创新不足,经营模式粗放。其主要收入来自存款与贷款的利差,中间业务、国际业务等营业收入占比重不高。再加上其缺乏有效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于是其收入的抗风险、抗打击能力小。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家对利率的调控对其收入的影响较大。(4)管理制度不健全,绩效考核不够合理,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很多员工存在得过且过心理。另外,与某些商业银行相比,其企业员工节约意识不够,不能高效利用银行资源,甚至导致资源浪费,加大了企业运营成本。为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发扬优势,规避劣势不容忽视。

三、利率市场化给农商银行带来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利率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决定,对农商银行影响有利有弊。由农村信用社发展起来的农商银行,在国家政策的照顾下,贷款利率与其他国有银行相比较高。但在利率市场化下,开始有了更有挑战性的成长环境。这会促使其加强内部核算,开拓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1)利率市场化直接降低了农商银行的收入。当利率调控由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时,为赢得市场,农商银行势必会以提升存款利率及合理下调贷款利率为竞争筹码,从而利差必然缩小,这将直接导致银行收入减少。(2)利率市场化打破了存款利率各银行一致的历史传统,使其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将有利于同业竞争对手进入农商银行固有的客户群体。部分农商银行客户会因利率差异而忽视农商银行便捷、点多面广等特点,选择其它存款利率定价相对较高的银行。农商银行的客户可能会相应减少,存款规模会相应缩小,竞争环境将会越来越激烈。(3)利率市场化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为农商银行相对于其他大型银行来讲其利率定价能力较弱。因为利率不再受央行的管制,这就对银行的资本定价和成本核算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定价存贷利率将影响银行的经营风险。高的贷款利率将使一部份优质客户放弃农商银行,而低的贷款利率又会减少银行的营利空间。当银行为了保持高的盈利空间,就会选择高的贷款利率,留下的将是一些信用等级不高的客户群体,这就大大加大了违约风险,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另外,农商银行一般以省为单位,各省之间业务发展不均衡,行名称不统一,影响其宣传力度。规模小、运营成本高、产品创新不足,使其在利率市场化这一大环境中处于劣势。

四、农商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方法

1.建立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合理定价存贷利率,灵活定价利率,吸收优质客户,减少信用等级差的客户,使利润最大化。加强核算,灵活高效地运用资金,合理分配资金的用途,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增加经营收益。要向其他银行同业学习先进的利率定价的技术,引进专业的利率定价人才,从而开发有效的利率定价系统,提高议价能力。

2.加强客户分级管理,确定核心客户群体。建立较完整的客户信息资源库,要根据客户贡献度大小,让利优质客户,维护优质客户群体。有效地追踪客户动态,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加大积分宣传效应,加大积分效用,吸引客户,壮大客户群体。有效维护核心客户,比如在客户生日时发个温馨祝福,给客户家的感觉。要做人民自已的银行。重视服务,便捷客户,培养客户的信任感,更要培养客户的依赖性,从而赢得客户之心。

3.美国权威研究报告指出,91%的顾客会避开服务品质低下的银行,其中80%的顾客会找其他方面差不多但服务更好的银行,20%的人宁愿为这种更好的服务多花钱。所以加强银行服务理念,建立服务流程,使银行服务标准化,但又灵活变通,使银行服务做到至精至诚,让客户心甘情愿为我们的服务买单。于是建立相关服务标准,加强员工服务培训,合理化服务考核机制,提升员工服务品质是当下农商银行所应该做和迫切做的事情。

4.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员工等级制度,存款贷款资源要合理分配到每一位员工,与员工绩效挂钩,真正提高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全员营销,促进业务发展。要重视员工素质培养,人才培养,加大资源型员工比例及业务拓展型员工比例,降低关系型员工比例,还要引进专业技术型员工。通过绩效考核,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5.农商银行应建立专门的成本核算机构,进行合理的成本核算,加强对资金的核算与管理。同时要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加强对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成本核算要细到一支笔一张纸。建立使用台账,做好成本预算,责任到人,从最基本做起,从而进行有效成本控制,加大银行收益率。另外,增加自助设备,提高离柜率,鼓励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交易,是银行节约成本的一项长远之计。

6.农商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预警,合理评估风险,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明确风险责任,降低操作风险。另外要建立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及时快速地应对市场风险。还要更新风险管理的思维,研发能调整利率风险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地转移因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

7.重创新,发展新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而降低因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经营风险。要拓展国际业务、信用卡业务、代保管、代收费等业务。农商银行要继续发挥点多,面广等优点,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三农”,巩固和提高市场份额。要合理发挥农村客户群体的特点,开展微贷款,追踪客户动态。保持虽单个贷款存款份额小,但总体户数多、质量高这一特点。要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如临海农商银行的丰收小额贷款卡业务,产品经授信后,在合约期间,使用权由客户自由调配,可随时还贷随时借款,灵活度极高,吸引了不少客户群体,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另外,加大品牌建设与宣传,如进行金融微讲堂等形式让老百姓熟悉农商银行的业务,知晓农商银行的优势,提高农商银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让客户真正感受到农商行是最具人文情怀的有为银行。

利率市场化是对农商银行的一次严峻考验,相信农商银行在发挥自身特色的同时,能建立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不断创新开拓,完善制度考核,做好服务工作,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中以小搏大,以优搏强,成为真正的人民的银行。

参考文献:

[1]林咸刚.农村金融创新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

[2]赵金霞.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3]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

上一篇: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下一篇: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热钱流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