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中国消除麻疹作出贡献

时间:2022-10-03 07:14:22

“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中国消除麻疹作出贡献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1960年,我国上海分离出麻疹流行病毒并研制成功“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1965年10月起,上海开始使用“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在疫苗使用前的1955-1964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2024.36/10万,其中大流行的1958年发病率为3510.5/10万。疫苗使用后的1967-1974年平均发病率为97.25/10万,发病率较使用疫苗前减少95.19%;1985年发病率降至1.07/10万;1994年发病率最低,为0.30/10万,较使用疫苗前减少99.99%。从全国情况来看,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特别是1978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后,我国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与计划免疫前相比,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麻疹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降低了95%以上,其中1995年麻疹报告发病率降至5/10万的历史最低水平。但2005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麻疹发病率有所抬头,每年报告病例数为9.96~14.42万例,合年发病率7.67/10万~10.13/10万。因此,消除麻疹是今后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一大挑战。

实施计划免疫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所对应传染病的主要策略。继人类消灭天花之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即将成为现实,而麻疹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的下一个将被消除的传染病。麻疹病毒虽然有8个基因组,但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由于人是唯一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故消除麻疹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WHO美洲区于2000年成功消除麻疹的事实也已证实了这一点。WHO欧洲区和东地中海区分别提出在2007年和2010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包括我国在内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亦于2005年承诺将在2012年消除麻疹。2006年11月,我国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且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的目标,同时希望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具体工作指标为:1)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计的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2)在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3)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4)麻疹暴发疫情调查率和血清学确诊率均达到100%;5)以省为单位计的麻疹发病率在1/10万以下时,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80%以上;6)建立国家、省、市(地)三级麻疹实验室网络,网络实验室达到WHO认证标准。

1 “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效应

1.1 国内、外主要麻疹疫苗病毒株

上世纪50年代,国外建立了几株麻疹减毒活疫苗株,国内20世纪60年代初唯一由本土分离、建立并批准使用的是“沪191'’减毒活疫苗株。国内、外目前使用的主要麻疹疫苗株有:1)美国早期使用的Edmonston(Ed)株,1954年分离,由36~37℃培养条件下,经原代人胚肾细胞(HK)传24代、原代人羊膜细胞(HAM)传28代、鸡胚羊膜腔传6代、原代鸡胚细胞(CEC)传5~8代建立;2)美国早期和欧洲目前仍在使用的、由Ed株衍生而来的Sehwarz株,系1962年由Ed株继续在CEC上(32℃)培养传至85-103代建立;3)美国目前使用的、由Ed株衍生而来的Morraten株,系1968年由Ed株继续在CEC上(32℃)培养传至40~43代建立;4)俄罗斯等东欧国家使用的Leningrad-16(L-16)株,由前苏联于1968年用原代豚鼠肾细胞和原代鹌鹑胚细胞传代培养总28代建立;5)日本使用的CAM-70株,由原代猴肾细胞传3代、HK传8代、鸡胚羊膜腔传90代、鸡胚绒毛膜传35代、CEC上36℃培养蚀斑纯化传3代、再CEC上32℃培养传26代建立;6)我国使用的“沪191”株。

1.1.1 “沪191”麻疹疫苗株的建立及应用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60年冬季在上海麻疹流行期间,从一名2岁男孩出疹前(有发热和柯氏斑)的血液标本并经接种HK分离而得。之后,通过在HK上连续传33代,适应于HAM再连续传39代,然后适应于CEC传至第5代,将培养温度由37℃降至(3l±1)℃,再由CEC传至第10代,经各项检定和包括猴子等在内的动物安全性试验、以及在人体中进行的临床反应性和免疫原性研究,建立了中国第一株麻疹减毒活疫苗株――“沪191”株,1965年5月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生产和应用,1978年获得中国科学大会奖。

“沪191”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生产至今已有近45年的历史,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改进。1984年之前生产的是液体疫苗,保存及运输条件要求高,疫苗稳定性差,效期仅3-6个月。1985年起改为冻干疫苗,稳定性大幅提高,效期延长至18个月。疫苗的内在质量方面,1992年通过中国疫苗项目与荷兰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研究所协作,将“沪191”株纯化为无鸡白血病病毒污染的纯化毒株,进一步提高了麻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国家对麻疹疫苗的标准不断提高,每5年对疫苗生产和检定规程进行修订,并从2005年起规范了使用剂量由原来每剂0.2mL改为国际通用的0.5mL。南“沪191'’株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至今已在我国应用超过20亿剂,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疫苗株之一,为我国控制和消除麻疹作出了巨大贡献。

1.1.2 “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抗体持久性

活疫苗病毒株的减毒水平决定了疫苗的临床反应性和免疫原性,而毒株的减毒是经控制实验的培养条件和病毒传代水平(即传代代次)、以及最终通过对人体的临床观察而确定的。上世纪60-80年代对不同传代水平的“沪191”疫苗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早期CEC传10代以前疫苗的免疫原性虽好,但反应性较高,发热率达65%,高热率为26%,皮疹率是13%;CEC传15-20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为47%,高热率为4.3%,皮疹率为5.2%;CEC传21-26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为31%,高热率为3.1%,皮疹率为0.3%;CEC传27~33代疫苗的平均发热率低于20%,高热率降至1.3%,基本无皮疹反应。所有代次疫苗对人体的免疫原性即抗体阳转率均达到96%-100%,但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随疫苗代次的增加而减低,由早代次的大于200、中间代次的68~138降至高代次的39~62。即:“沪191”疫苗株随着传代代次的增高,其临床反应性降低,免疫原性特别是抗体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兼顾临床反应性和免疫原性,选择CEC传25代左右的疫苗较合适。从2001年起,按照国家规定新建立了“沪191”麻疹毒种的三级种子库,

固定CEC传25代毒种为生产疫苗的工作种子批,使每年及每一批生产的“沪191”麻疹疫苗保持一致性。

为进一步了解“沪191”麻疹疫苗与国际同类疫苗的差距,1974年在人T封闭地区用美国的Sehwarz株和前苏联的L-16株麻疹疫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比较观察。结果发现,“沪191”疫苗的临床反应性与Sehwarz疫苗相似,比L-16疫苗略高;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水平,“沪191”疫苗分别为98.6%和76,Schwarz疫苗分别为83.5%和96,L-16疫苗分别为96.9%和71;免疫持久性方面,“沪191”疫苗最好,L-16疫苗最差(第14年的抗体累计阴转率,“沪191”疫苗为9.8%,Sehwarz疫苗为11.9%,L-16疫苗为16.7%)。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沪191”株反应适中,免疫性良好,不逊于美国的Sehwarz株,且明显优于前苏联的L-16株。

另一项对“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持久性研究是1973年在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建立的观察基地进行的。在该研究中,726名易感儿童经1针疫苗免疫后连续16年每年进行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第16年时仍有83.2%的疫苗免疫人群保持着足够的抵抗野毒的能力,说明“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良好。

1.2 “沪191”麻疹疫苗在我国消除麻疹行动中的作用

近年来,全国麻疹疫情的特点是:发病率明显波动、地区间交替高发,部分省甚至持续高发,局部地区时有暴发;15岁以下、特别是5岁以下小年龄组是口前麻疹流行的主要人群,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部分地区成人麻疹发病率水平较高;东部地区流动人口病例所占比例较高等。分析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易感人群积累,包括常规免疫接种率不高,局部地区存在免疫空白,城乡接合部、城区、流动人口免疫服务管理跟不上;强化免疫不彻底;育龄期妇女抗体水平较低等。目前麻疹发病情况与消除麻疹目标的差距约为100倍。相比之下,WHO美洲区通过开展“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强化免疫策略,已成为第一个成功实现消除麻疹的地区。我国卫生部也已多次召集专题研讨会,陈竺部长作了重要指示。2008年起,已分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麻疹强化免疫,并协调麻疹疫苗的生产和供应。2008年全国生产“沪191”麻疹疫苗约1.5亿剂,2009年近2亿剂,2010年计划至少为1.75亿剂。从贵州省2004年开展强化免疫、2005年起麻疹疫情即大幅度下降以及海南省2006年开展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数由1173例下降为37例、发病率由14.17/10万下降为0.44/10万的显著成效来看,我国通过进一步采取强化免疫策略来实现消除麻疹的最终目标是可行的。

2 含麻疹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

早在1990年,由5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的“全球儿童疫苗计划(CVI)”就将开发联合疫苗作为疫苗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联合疫苗的优越性在于集多种单价疫苗的功能于一体,注射1针就能同时预防多种传染病,故不仅可减少注射次数、节约疾病控制资源,而且有助于提高疫苗免疫接种的覆盖率,同时降低疫苗包装、运输、储藏和预防接种等间接成本。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开发上市了由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不同组合配制的二联和三联疫苗(简称麻腮风三联疫苗)。我国对病毒性联合疫苗的开发起步较晚,直至2000年才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麻疹和腮腺炎二联活疫苗。

2.1 含麻疹疫苗成分的二联疫苗

2.1.1 麻疹和腮腺炎二联活疫苗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79年通过国际交流获得儿株腮腺炎疫苗病毒,经研究建立了S79株腮腺炎疫苗株,1984年获得国家批准用于腮腺炎疫苗生产。后又通过5年多努力,于2000开发成功由“沪191”麻疹疫苗和S79株腮腺炎疫苗配制的麻疹和腮腺炎二联活疫苗。2004年,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也开发成功由“沪191”麻疹疫苗和Wm84株腮腺炎疫苗配制的麻疹和腮腺炎二联活疫苗。

2.1.2 麻疹和风疹二联活癌苗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94年研究成功我国自己的、适应于人二倍体细胞的BRDⅡ株风疹减毒活疫苗,之后又研究与“沪191”麻疹疫苗联合的麻疹和风疹二联活疫苗,并于2002年获得批准。

2.2 麻腮风三联疫苗(MMR)

在成功开发二联疫苗的基础上,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于2002年首先开发成功由“沪191”麻疹疫苗、S79株腮腺炎疫苗和BRDⅡ株风疹疫苗联合组成的MMR。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也于2007年11月研究成功由同样三种毒株疫苗组成的MMR。对这两家国产MMR与美国默克公司产品进行的l临床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三种产品的免疫原性和临床反应性基本一致,但国产MMR中的“沪191”麻疹疫苗的免疫原性优于进口疫苗,说明国产MMR的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

2.3 麻腮风和水痘四联疫苗(MMRV)

国外于2007年宣布在MMR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与OKa株水痘疫苗联合的MMRV四联疫苗。研究四联疫苗的技术难度更大,不仅要解决4种活病毒之间更复杂的相互干扰作用,而且首先要制备出4种高滴度单价病毒原液,以克服4种病毒配制时相互稀释而达不到单价疫苗所要求的最低病毒含量,其次需要选择适合4种病毒的冻干稳定剂和冻干工艺,最后还需要有抗4种病毒的抗血清,建立用不同细胞检测产品中的每种病毒含量的检定技术等。

OKa株水痘活疫苗是由日本大阪大学微生物病研究院(BIKEN)的高桥理明等于1974年研究成功的,也是目前WHO唯一认可的国际性水痘活疫苗。由于水痘病毒有在细胞内不易释放的特性,故水痘疫苗的生产技术难度较大,产量受到限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96年从日本BIKEN引进OKa株疫苗毒种和生产技术,产品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和临床考核,于2000年获得国家批准,成为国内第一个生产水痘活疫苗的单位。目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在加紧MMRV的研究,以期为保障儿童健康和推进我国预防卫生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门诊干预对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病人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疫苗与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