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公共图书馆系统的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分析

时间:2022-10-03 07:03:49

2005-公共图书馆系统的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分析

[摘要] 采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表”中的19种核心期刊的资料数据,利用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2005-2009年由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数及被引次数等,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科研产出及影响力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原因。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科研产出 影响力 学术研究

1 引 言

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是图书馆系统的三大分支系统,其中公共图书馆系统以其馆藏的久远、丰富,各级图书馆网络分布广,服务的用户多而显示出特殊的重要性。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对于其明确使命,改善管理和服务,提高人员素质,采用先进技术,扩大服务范围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了广泛重视。近年来多名作者对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科研实力、学术影响力以及h指数[1-5]等进行了研究。本文拟扩大研究范围,对整个公共图书馆系统(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科研产出及影响力进行分析。为此,统计和分析了2005-2009年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图书情报学(以下简称图情学)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多产图书馆、高产作者及论文被引次数等,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2 统计源及其发文数据

2.1 统计源

选择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统计2005-2009年公共图书馆作者在图情学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被引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期刊源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表”,包括《大学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等19种。

2.2 发文数据

统计公共图书馆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数,采用的检索策略为:选取“作者单位”为检索字段,用检索式“‘图书馆’不含‘学’”进行检索,然后剔除作者单位中带“图书馆”而非公共图书馆的单位,如“医院图书馆、中国地质图书馆”等,统计第一作者单位为公共图书馆的论文,获得2005-2009年公共图书馆作者在各核心期刊的发文数,如表1所示:

对表1的数据分析如下:

 2005-2009年发表在图情学核心期刊上、第一作者为公共图书馆的论文共有2 378篇,而该19种期刊5年发文总数有29 176篇,公共图书馆的发文数占图情学核心期刊的总发文数的8%左右。

 2005-2009年各年度发文篇数分别为413、503、386、555、521,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 发文最多的是《图书馆论坛》,其次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

 发文较少的是《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科学》、《情报资料工作》和《大学图书馆学报》等,这与公共图书馆基本不从事情报研究的性质相关。

3 公共图书馆作者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分析

3.1 公共图书馆作者科研产出及多产单位分析

对表1的2 378篇论文作者单位所属地域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对表2的数据分析如下:

 发文数最多的为广东,其次为北京、浙江、天津、上海、湖南、江苏。

 发文数较少的为青海、内蒙古、海南、新疆、云南。

 的公共图书馆未在图情核心期刊上。

5年间共有357家公共图书馆在图情学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占公共图书馆系统2 850家[6]的12.5%, 表3列出了5年发表10篇以上论文的49家公共图书馆,共1 680篇。

对表3的数据分析如下:

 发文量最多的前10位分别是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东莞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其中国家图书馆独占鳌头,另有6家省级馆及3家市级馆(深圳、东莞、广州)亦进入前10名。

 国家图书馆以261篇的发文量高居榜首,说明其整体科研实力强大,产出成果非其他馆可比。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发文量均超过100篇,这三家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科研实力也远远超出其他馆。

 从地域分布来看,5年发文10篇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广东有12家(其中4家进入前10名),浙江有6家,天津、湖南、福建、江苏各有3家。

 科研产出与图书馆的级别并不一致。如广东、浙江等省有多家市、区级公共图书馆进入表3。有些省级公共图书馆则榜上无名。

3.2 高产作者及其单位分析

把5年间在图情学核心期刊上发文5篇以上者作为高产作者,共有高产作者54人,其中上海图书馆的王世伟5年发文32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黄俊贵、深圳南山图书馆的程亚男、苏州图书馆的邱冠华、国家图书馆的张炜5年发文都在10篇以上。

高产作者较多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有11人,上海图书馆、东莞图书馆各有5人,湖南图书馆、深圳南山图书馆各有3人。除深圳南山图书馆外,拥有3名以上多产作者的图书馆,都在科研产出50篇以上的名录内,由此可见多产作者对单位科研总产出的贡献,也说明这些图书馆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科研队伍,而非靠一两位高产作者的单打独斗。

3.3 高被引次数的图书馆与论文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分析

3.3.1 高被引次数的图书馆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对5年发文20篇以上的公共图书馆的论文被引情况作了统计,统计5年中在19种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引总次数超过100次以上的单位,按被引次数排序如表4(数据截止于2010年12月)。

对表4的数据分析如下:

 按被引篇数和被引次数排名,表4所列的19家图书馆与表2的基本相同,但次序有变化,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占前3位。深圳南山图书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天津泰达图书馆等的排名明显提前,说明其论文影响力较大。

3.3.2 高被引次数的论文与作者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到2005-2009年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第一作者、被引次数大于30的论文20篇,列于表5(数据截止于2010年12月)。

对表5的数据分析如下:

 高被引论文数最多的是上海图书馆(7篇),其次为湖南图书馆、深圳南山图书馆和天津泰达图书馆,各2篇。高被引论文全部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 高被引论文中,其中11篇论文的7位作者同时又是高产作者,他们是:上海图书馆的王世伟、刘炜,湖南图书馆的余子牛、韩继章,深圳图书馆的吴,国家图书馆的陈力,深圳南山图书馆的程亚男。

 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管理、信息共享空间、Web2.0、公共图书馆精神、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图书馆未来发展等方面,其中图书馆服务方面的高被引论文最多。

4 结 语

具有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优势的图书馆已如前述,不再重复。笔者在此想分析一下其产生的原因。

 不论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家图书馆,具有国际影响的上海图书馆,具有重要影响的多个省级图书馆,还是深圳、东莞、佛山、温州县市级图书馆,以及深圳南山的区级图书馆、专为少儿服务的深圳少儿图书馆,均具有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行了组织、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其工作得到外界和读者的充分肯定。通过学术论文的发表,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 观察深圳市有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宝安区图书馆入围表2,究其原因,与深圳“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关系密切。截至2010年,深圳市已建成图书馆600余座,每11.68万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还配有100台街道自助图书馆。正是因为领导层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推动以及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深圳市公共图书馆事业才得到了迅猛发展,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 分析高被引论文受人注目的原因,不难发现,其均具有适应时代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如包括信息共享空间、Lib 2.0和RFID技术,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和信息自由的价值核心概念,组织重构的总分馆制和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创新、拓展和个性化服务,图书馆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推广国外经验,凝聚图书馆人的图书馆精神等主题。很多论文均是首批实践、长期实践的理论提升,言之有物。因此,只有抓住图书馆发展中的主要命题,深入研究、实践,才能使论文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胡军,杜朝东.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1979-2008)科研实力分析. 图书馆,2010(2):61-64.

[2] 宋萍. 省级公共图书馆专业研究实力分析. 图书与情报,2003(3):58-61.

[3] 刘颖. 省级公共图书馆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2010(3):48-50,71.

[4] 赵星,黄娟,彭晓东.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科研产出的h指数测度.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6):103-109.

[5] 仲华.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1979--2008年科研产出及科研能力分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81-84.

[6] 搜数网. 中国2009年各地区公共图书馆情况统计.[2011-03-10]. www.省略/.

[作者简介] 赵惠芳,女,1974年生,馆员,硕士,6篇。

上一篇:基于VMware技术的虚拟机系统在数字图书馆中的... 下一篇:基于知识产权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