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牢自贸账户风险“围挡”

时间:2022-10-03 06:37:41

夯牢自贸账户风险“围挡”

6月18日,上汽集团自贸区内全资企业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在中国银行成功办理首笔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完成首个自由贸易账户开户、首笔对外直接投资项下资金划转、货币兑换以及信用证开立等一系列业务。这意味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正式落地。

自由贸易账户业务是自贸区金融最具含金量、最具核心价值的业务。在自由贸易账户内,企业的本外币可以自由兑换,不再受外汇管制;也可以将自由贸易账户内的资金,划转到同一账户人的一般账户下。这好比另外开辟了一条通道,参照国际标准,建立独立的运转、监管体系,为自贸区内主体企业或个人提供经常项目、直接投资和投融资创新相关业务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机构逐步建立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资产管理体系,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内地彻底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加速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开放,乃至对整个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产生倒逼和引领作用。

随着自由贸易账户这一大手笔动作的推出,风险防控必然是其中一道绕不过去的坎。毫无疑问,设立自由贸易账户,风险也会如影随行,比如国内外投机者会把自由贸易账户作为资金套利的场所,会给旋风般的热钱进出以可乘之机,国际洗钱团伙也会利用自由贸易账户从中作案。

为此,监管部门制定了相关细则。5月22日,央行上海总部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风险审慎管理细则》,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为自贸区推进“分类别、有步骤、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了管理载体和操作工具,即便是决定要实行的可兑换项目,也是“有管理”的,仍会实行有效的宏观和微观审慎管理。这主要是通过建立分账核算单元,对自由贸易账户的资金往来进行独立核算,建立“隔离带”,与非居民机构账户、其他银行结算账户等种类的账户分开。再就是采取境内和境外同名账户间按规定渠道进行“有限渗透”的管控,强调服务实体经济,虽然没有具体额度的控制,但是强调使用途径和项目的“实体化”。

然而,建立了这些风险“围挡”,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风险无处不在,“围挡”也可能被冲破。西方成熟的市场金融体系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尚且还会发生金融危机,遑论我国还处于“发育期”的金融体系?

自贸区自由账户管理细则是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的,有许多是“摸着石头过河”,有待实践检验,有的因为情况不明,暂时还没有制定细则。比如对于更受期待的央行30条第三部分投融资创新业务(主要涉及资本项目可兑换),央行的定调仍为 “成熟一项、推进一项”。也就是说,目前仅是建立了高速公路,跑什么车还需要监管层再定,这就增添了想象力,也增加了不确定性。从目前情势来看,自贸区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下的资金业务基本将通行,但资本项目下的业务还要根据国家整体金融改革进度来推进,应该需要一个不短的周期。

我国自由贸易账户刚刚设立,管理工作才敲起开台锣鼓,许多管理只是“墙上功夫”,从纸上谈兵到实战运用,有一个熟悉、完善的过程,因此风险“围挡”在一开始就必须准确划界,牢固安装;随着管理经验的积累,再逐步缩小围挡范围。以往的教训是,有许多“围挡”风一吹就倒了,形同虚设。

自贸区国际金融人才欠缺,现有人才的国际化水平也亟待提高。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人才大多经过多年国际金融的实践锻炼,相比而言,我国自贸区的金融人才还是新兵,必须依靠坚固的风险“围挡”来弥补业务的不足。

从国际金融投机的动向来说,国际金融炒家特别是各种对冲基金不仅体量大,而且嗜血成性,无孔不入。而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所奉行的金融自由化,使大量的国际资本和游资泛滥,钻了汇率制的空子,潜藏着发生金融危机的必然性。

有鉴于此,必须加固自由贸易账户风险“围挡”,“分账核算”不但要“分”得清,还要对一般账户加强监管,防止风险向境内账户传递;“有限渗透”要“限”得住,谨防影子银行、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境内资金需求方从中牟利,严格把握“流出大于流进”、“区内和境外运用”两原则,严控资金在实体经济“体外循环”。

上一篇:国企高管或将唯一受益 下一篇:不良贷款再袭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