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练好内功\走向社会

时间:2022-10-03 05:40:21

找准定位\练好内功\走向社会

黄梅戏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同时也是最具乡土气息、最原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5年5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是安庆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传承和发展黄梅戏是落实我省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一直以来,在宣传黄梅戏艺术方面,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广播媒体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黄梅戏节目是安庆广播文艺节目的重要类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在大众娱乐方式多元化、戏曲普遍日益势微的大环境下,如何打造黄梅戏广播精品节目,更好地宣传黄梅戏是值得广播人去思考的问题。

一、找准定位,锁定黄梅戏节目的受众,锁定最佳收听时段。

广播节目找准受众是关键。做好一档专业性强的节目首先要做的就是受众的分析。这档节目做给什么人听,这些人收听节目的高峰时段在什么时候,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原安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的《黄梅飘香》节目,曾名为《黄梅戏欣赏》、《黄梅戏爱好者》。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收听的群体和听众的收听习惯,加上黄梅戏节目的弱化,慢慢地原先占据的黄金时段只好让位给其他节目。由于播出时段不断改变,听众群体不断流失,到2009年竟然到了停播的状态。作为黄梅戏之乡的安庆,唯一的一档黄梅戏广播节目都没有很好的发展、生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因此要根据黄梅戏节目听众的年龄层次和生活特点,可以将黄梅戏节目安排在上午时段播出,一方面这个时段是老人比较空闲的时间,另一方面对于车载收听群体,这一时段也是出行的高峰,可以最大程度吸引黄梅戏爱好者的收听。

二、练好内功,奉献给听众最精致柏唱段、最精良的节目。

黄梅戏广播节目的内容单一也是不受听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单一的黄梅戏节目形式极易导致听众的欣赏疲劳及欣赏群体面的狭窄,使黄梅戏广播节目收听率下降。二十多年来,黄梅戏广播节目都是单纯播放黄梅戏选段,对于一些不太熟悉黄梅戏的听众来说,有可能是在广播里听到一段黄梅戏的旋律,非常喜欢,但是听完了却无从得知这段唱腔的名称、来源以及特点,那么他对于这段唱腔,对于这档广播节目也不会再有持续的兴趣,更谈不上成为节目的忠实听众。如何才能使黄梅戏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呢?

首先,精选唱段,以多样的手段保证播出资料的可听性。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语言、音乐与音响是广播的三要素,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特性。而现在黄梅戏广播节目播出的内容依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些所谓经典唱段并且音质欠佳。对于黄梅戏节目,黄梅戏名家名段虽然是主要的表现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制作中可以调动一切声音要素,丰富作品内涵,产生声音的综合效能。而优美的语言得益于唱段,可以使我们文字描绘的形象更富有情感性,同时借助于文字的提示,也能明确揭示唱段的内涵,从而增强音乐形象的具体性与明确性。现在安庆广播电视台广播的黄梅戏样带大多数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黄梅戏资料,缺乏新意。可以通过网络音频下载最新的黄梅戏作品资料,力争将最新鲜、效果最好的黄梅戏作品以最快的速度奉献给听众,让全市的黄梅戏爱好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最好的黄梅戏作品。

其次,面向不同受众,编排不同的节目形式,满足听众多方面的欣赏需求。黄梅戏广播节目如果只是每天播放经典唱段,就不能叫做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节目。根据黄梅戏听众层面的宽窄,黄梅戏广播节目应分为专业性、普及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等各种风格不同的栏目和内容。例如专业知识较强的小栏目可设置“黄梅戏故事”;报道性的专题主要是写人记事,知识性的专题包括黄梅戏知识、剧种介绍和黄梅戏作品、唱段的艺术赏评、赏析;娱乐性较强的可设置“好戏你来点”、“戏迷大PK”;普及性较强的可设置“跟我学”,请黄梅戏专家在节目中讲唱词,讲历史,讲流派,讲唱腔特点并为戏迷教唱;欣赏性较强的可设置“名段欣赏”。另外每周可定期邀请民间剧团、群众票友录制唱段。每周进行票友演唱大比拼,由听众进行每周短信投票和网络投票,选出每周黄梅之星,每月黄梅之星以及年度黄梅之星,以丰富的节目安排满足不同层次听众的需求。

最后。黄梅戏精品节目需要培养专业黄梅戏节目主持人。作为一档黄梅戏节目主持人,如果只是放带子,说剧情,是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听众对于戏曲节目主持人的要求的。因此,黄梅戏节目主持人要练好内功,对于各类黄梅戏知识要尽可能地多了解和掌握,并不断拓展和深入,逐步使自己成为黄梅戏的行家里手,进而成为专家型的主持人。如:在对名家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要对被访名家的流派、业内地位、表演风格、代表剧目、代表性唱段以及趣闻轶事等等都能做到了如指掌。这样,交流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有可能挖掘出有深度有亮点的东西奉献给听众。在与戏迷听众的交流中,只有全面了解了戏迷演唱的唱段、流派唱腔等知识,才能对戏迷的演唱水平作出准确到位的判断和点评。这就要求主持人注重平时的积累,具备深厚的底蕴,成为百科全书式的黄梅戏评论家。另外由于安庆黄梅戏的特点,主持人也可采用方言播讲主持,别具特色。

三、走向茬会,办看得见的黄梅戏广播节目

随着广播节目的发展,单纯的坐在直播间直播的节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听众的要求。走出去,请进来,办看得见的广播节目是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黄梅戏广播节目,同样应该充分利用黄梅戏之乡的资源,办群众喜闻乐见的贴近性强的黄梅戏节目。

首先是充分发挥本地的黄梅戏剧院、黄梅戏学校的优势,与学校、剧团大力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黄梅戏剧院的青年演员,到直播室现场演唱,宣传自己的新剧目;另一方面,通过在广播里放送优秀学生的唱腔选段,让市民可以直接了解目前我市黄梅戏艺术发展的后备力量,以增加群众对于黄梅戏艺术的关注和热爱,同时吸引更多的听众群体关注节目。

其次是发挥广播节目的互动性,以参与性赢得听众。一方面是节目的参与性。时代不断前进,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亦愈加强烈,尤其是在大力倡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今天。我市涌现出一批业余黄梅戏爱好者,每天早晚或节假日,在广场、在湖边、在公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但也有一大批羞涩型的黄梅戏爱好者对参加电视节目或是广场演出望而却步。广播的直播热线节目为他们提供了最方便、最及时、最广泛的沟通渠道,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听众一个电话就可以到节目里唱戏评戏。这样听众由欣赏型转变为参与型,从而把一大批铁杆戏迷牢牢地绑在了节目上。另一方面是社会活动的参与性。除了直播室内的互动之外,更重要的是走出直播室外,走进社会,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办戏迷看得见的节目。可针对不同人群常规性的开展黄梅戏各类比赛,如票友大赛、黄梅戏新星大赛、少儿黄梅戏大赛等等。通过群众性的比赛,同时通过广播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合作,营造全民唱黄梅戏的良好氛围,激发群众对于黄梅戏的热爱和兴趣。通过这些群众性的活动,也能够更好的、更直观的宣传节目。

综上所述,安庆丰富的黄梅戏资源和黄梅戏文化是黄梅戏广播节目有力地支撑,古老的传统艺术与现代化、高科技的大众传媒结合是黄梅戏广播节目表现的手段。黄梅戏广播节目必须找准定位,丰富节目形式,充分发展广播媒体互动优势。唯有如此,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新的时期中再创新的辉煌!

上一篇:古巨基感觉浪漫 下一篇:另类体味:少男少女看《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