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我的清华之恋

时间:2022-10-03 05:21:27

2011年4月,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6月,我将在清华大学骄傲地毕业。4年前,我的18岁,我走进了魂牵梦绕的清华校园。

对于那些渴望着清华的孩子,这里是他们前方路上的灯、心之所系、梦之归属。

对于那些走出清华、在社会上收获事业的校友,这里是他们人生的标尺,清华这两个字,值得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捍卫,去坚守,这里也给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机会和财富。

对于那些正在经历清华的男生女生,这里意味着太多,已经超出了两行字可以承载的重量。在清华,今天可能就是你生命转轨的一天,一条短信也许就会扣响你的机遇之门,广阔的校园就像一座庞大的宝库,你永远无法丈量你在这座宝库里已经收获了多少、正在收获多少、即将收获多少,唯一确定的是,只要用心,你可以在这里收获到你全部的梦想。

清华学生没权利抱怨

曾经以为大学就是解放的日子,高中三年苦读,终于获得回报,从此可以一劳永逸。然而,作为清华大学经管院经济金融国际班的一员,我不得不接受数学的考验。不记得有多少个晚上挣扎在数学分析的题海中,不停地翻书、打草稿。我一直以抗拒的态度吞咽着数学分析,直到有一天辅导员的话惊醒了我:“如果清华都让大家轻轻松松地学下来,如果清华不对你们要求的多一点残酷一点,清华还是清华吗?作为一个清华的人,你没有权利抱怨!”

还记得当时坐在那里,清晰地感受到心里飘荡着的浮躁都一寸寸沉淀下来,头脑一片清明澄澈,醍醐灌顶。仿佛从那一天起,开始压制心中涌动的不满,开始忘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种种辉煌,开始全身心潜到数学的海底,让清华沉静内敛的波纹把自己淹没。

除了数学,还有全英文授课、大量的小组讨论和演示、自主的阅读和钻研,仅是学业方面,清华就会值得你征服。过程可能会辛苦,但真正完成之后,那种能力得到锻炼、潜力得到开发的惊喜,会值得你用两倍的辛苦来换。

终于明白,为什么在这样一座身处其中就意味着身处社会顶层的精英大学里,依然有那么多人坚守着图书馆、自习室、讨论室,有那么多人为了一个讲座一个宣讲会错过吃饭,有那么多人聚集在讲台上渴望着教授的指点,倔强地想要征服自己,这就是清华赐予的历练,静下心,克服艰险,追求向上。

一年年,清华驯服了那些由于一时胜利而躁动不安的青春的灵魂,把他们打磨成社会的栋梁,撑起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希望。这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能企及的精神高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就业如此困难的时代,清华的经历会成为你无往不胜的武器。

在清华,爱情让位于友谊

重情,更像是清华的传统。在异地求学,如果去向那些清华的校友寻求帮助,一定会得到热情的招待。“情系母校”华持续多年的学生活动,为迈入清华大门的学子们提供机会回馈高中母校。法学院学生自发组织过一次“你可以留住她的生命”捐款活动,衣着单薄的孩子们顶风站在食堂门口,带着热情虔诚的微笑,号召大家为身患白雪病的清华同学捐款治疗。还有清华特色的班级建设制度,每个班级成员不仅仅形式上联结在一起,还要通过大量班级活动建设自己和其他成员之间的感情。没有一座大学像清华这样,为一个个凝聚的班集体投入这么大的关注。

很多,很多。校内网上来来往往的问候,圣诞时百余条祝福短信,不定时约在一起吃饭,我们之间的情感维系,早已超越了“人脉”这个冰冷现实的词。想要数一数这七个月自己到底收获了多少朋友,班里,宿舍楼道里,社团协会里,中学校友,同听一门课,同听一个讲座,同参加一次活动,通过好几层关系曲折地结识,同打一次水,或者只是自行车不慎撞在一起,上会仁慈地赐给我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其实清华的孩子,拥有相似的人生追求与定位,相似的经历和相似的爱,只需一个契机便可建立坚固的友谊。忘不了去年深秋天气转冷的时候,那些叮嘱我加衣的短信,虽然简单,却温暖了我整个冬季。

在清华,爱情,已经不是最值得感动最美丽的事,它让位于友谊,让位于那些同甘共苦一同奋斗过的朋友,让位于从来不会犹豫的援助之手,让位于倾心的交谈和纯洁的承诺。就像花园里,红玫瑰虽然灿烂,却亮不过黄玫瑰点燃的天。

清华可以给我的,哈佛不能

清华给了我这么多,因为清华在努力赐予我这些一生一世的宝藏,而真正吸收、内化,要自己去拼。

周围有一些人脱离了理智的控制,网络游戏,恋家,学业压力,甚至是股票,都可以让一个曾经坚强的人软弱沉沦。清华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辅导员督促学生的个人发展,但是真正的力量,来自内心。走向清华,需要的是在路上停一停,想清楚,大学四年,自己到底想要收获怎样的饱满。可以求助于身边优秀成熟的人,但最后的决定一定要对的起自己清华学生、社会栋梁的身份。由于没有高中老师家长无微不至的指导激励,你要跟着梦的指引,一步一步,坚实地踏下,纵然曲折坎坷,一定要走自己的路,不能被路边的风景诱至灵魂不熟悉的异境。

班里曾经组织一次关于大学规划和人生目标定位的讨论会,大家都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但有少数人还不明白,梦想是需要实践来坚守的。我曾经希望自己在社会工作中取得如何的成绩、曾经沉浸在未来某一刻的辉煌中不可自拔,却忘却了中间还有怎样的曲折、需要怎样的毅力支撑,最终我失败了,幻想太多太不切实际,使泡沫破裂的一瞬间痛心疾首。形胜于言,这是清华校训,重实践,这是清华学生一线传承的良好习惯。如果你过分有野心,在清华,你会受到最好的教育。

我渐渐明白,有些东西,像哈佛这样的国际顶尖商学院可以给我,但清华不能;然而,更多的东西,清华可以给我,但哈佛不能。

2011年是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我读大四了,留在清华的最后一年,有幸参与这场百年辉煌的庆典。清华大学岁生日,也许是我生命里最美丽的日子,我要为她献上,最真诚的祝福,感谢她成就了我,成就了我们。

上一篇:志愿策略:应当牢记的“八戒” 下一篇:你想当学生会主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