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时间:2022-10-03 05:11:52

桥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结构形式、建设费用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同时可供选择的方法较多,本文探讨的先简支后连续梁法、悬臂浇筑法和顶推法是目前应用非常普遍的三种方法,尽管它们优点突出,但施工控制仍然有着较高的要求,施工中只有充分把握各种影响因素并抓住重点,就能建造出美观而质量优异的桥梁。

关键词:桥梁施工 技术 要点

Abstract: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s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ore obvious advantages, but many methods to choose fro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imply supported continuous beam method, cantilever casting method and the push method is a very common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methods, although they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but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is still a higher demand, the construction only fully grasp the various factors and to seize the key, you can build a beautiful and excellent quality of the bridge.Keywords: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以梁作为承重构件的桥梁即为梁桥,它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三种,其中连续梁桥是采用超静定结构、主梁至少连续跨过3个支座的梁桥,这种桥由于主梁连续通过支座,具有接缝少、行车平顺的优点,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建造的连续梁桥结构刚度好、抗裂性能佳、抗震能力强、养护简便,因而在国内外桥梁建设中获得广泛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方法有就地浇筑施工、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悬臂浇筑施工、悬臂拼装施工、顶推施工、移动模架施工和转体施工等多种方法。就地浇筑施工又称落地支架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施工方法,施工简便、无需大型机械,但施工周期长、费用高;悬臂拼装施工、移动模架施工效率高,但需要比较大型的机械;转体施工主要用于繁忙的城市主干道、不允许断航的河道上进行异位施工;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悬臂浇筑施工和顶推施工应用更加普遍,所以本文主要探讨这3种施工技术的特点、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

1 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技术

1.1 施工特点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借鉴了预应力简支梁的批量预制方法,在现场拼装后再转换为连续梁。由于兼具简支梁与连续梁桥的优点,施工简便、快速、经济,尤其适宜跨径在20~50m且桥孔跨径相等的桥梁。简支梁结构形式多为T型梁或小箱梁、空心板,梁端头做成台阶形状并预留现浇段尺寸,以满足力的传递和现场施工要求。桥墩与简支梁可分别在现场和工厂同时施工,桥墩上需要设置临时支座,以保证每跨之间成为简支体系,在主梁之间的钢筋连接并浇筑湿接缝后成为连续梁,去除临时支座并代以永久支座,就完成了梁体结构体系由简支到连续的转换。预应力张拉分两次进行,简支梁预制后在工厂张拉处于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现场拼装后张拉顶板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临时支座可采用硫磺砂浆或砂筒制作。

1.2 工艺流程

1.3 质量控制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质量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1)临时支座质量控制。临时支座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只有当压浆强度大于35MPa时才能撤除临时支座。撤除的顺序和速度很有讲究,应保证主梁均匀、平稳下落,所以应逐孔对称、同步撤除,撤除后梁底、永久支座和墩台顶部应该贴合严密。采用硫磺砂浆支座材料配比、预置电热丝都有严格要求,如果头一次使用应先做试验,合乎要求再用于施工。砂筒支座要通过预压试验掌握沉降量,以控制标高。(2)张拉预制底座质量控制。底座应牢固、不会沉陷。为避免张拉时梁两端受力,可在梁两端现浇混凝土墩。底座反拱值除了参照设计文件,还应结合施工及试制梁的结果而定。梁的安装精度要控制在2mm内。(3)后连续现浇质量控制。主梁接头必须凿毛处理,并且从预制到湿接缝浇筑间隔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各个接头浇筑时温差不能超过5℃,尽量应安排在凌晨3时~5时完成。浇筑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并应在施工界面涂刷一层水泥净浆。

2 悬臂浇筑施工技术

2.1施工特点

悬臂浇筑法不受季节、桥下地形的影响,可用于大跨径桥梁施工。此法先在墩顶处浇筑0#段,再在0#段两侧安装悬臂挂篮,向0#段远端方向对称平衡地逐段浇筑梁段,每浇筑完该墩台对称两段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就张拉预应力束,然后再向前移动挂篮并继续下两段的施工,直至悬臂端或合拢段。合拢段可通过改装简支挂篮进行浇筑。

2.2 工艺流程

该施工技术分为四个阶段:第1阶段为0#块施工阶段;第2阶段以挂篮为工具分段浇筑悬臂节块;第3阶段边跨或梁端现浇施工;第4阶段合拢段施工。

2.3 质量控制

悬臂浇筑施工属于自架设施工方法,施工中已成型结构状态无法通过事后调整进行控制,所以施工控制主要采用预测的方法进行控制,依据施工监测所得参数,计算并确定每个悬臂浇筑节段的立模标高;再根据施工监测的实际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然后预测下一立模标高,通过这种办法确保桥面线形、合拢段两侧悬臂标高允许偏差值及结构内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采用的计算方法有前进分析法、倒退分析法和无应力状态法等。目前,Kalman滤波法是进行纠偏预测效果较好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自适应控制法、灰色理论预测法等。施工监测选取的时间、温度非常重要,一般应选择温度稳定的凌晨或深夜阶段。施工控制的原则应以主梁线形控制为主、应力控制为辅。

悬臂浇筑施工时,临时锚固的设置对施工质量有影响,应进行稳定性分析,控制悬臂端施工荷载。合拢段的质量控制也是关键,施工中应采取适宜合拢口锁定方法,目前多采用体外刚性支撑锁定法。合拢温度应选在日差较小、温度较低的时段,混凝土浇筑时间应在4h内完成。界面处理也很重要,必须凿毛和润湿。浇筑时要振实,尤其接缝处;为防混凝土离析,控制混凝土落下高度不超过1m。

3 顶推施工技术

3.1 施工特点

顶推施工技术适用于中等跨径且等截面的直线或曲线连续梁桥,尤适合在较深的河流、高架道路上架桥施工。梁身分段预制,再经过张拉纵向预应力筋将各段连成整体,以液压千斤顶为动力,靠不锈钢板与四氟板构成的滑动装置,推动各梁段前进,全部就位后落架,并更换为正式支座后完成施工。这种方法施工速度快、无噪声污染,施工不影响现有交通,高空作业少而安全可靠性高。顶推方法主要有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单点顶推又分为顶进和拉进两种方法。

3.2 工艺流程

3.3 质量控制

顶推施工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施工中的不利因素也较多,故应加强施工控制。施工主要控制任何状态下结构受力是否可控且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落梁后梁体的受力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则是控制的重点。施工监测的内容包括监测预制平台的变形与平整度、临时支墩变形、温度、顶推同步性与施力精度、主梁轴线位置与应力状态及导梁端部标高。落梁控制内容包括监控千斤顶读数、梁体标高及应力状态。为了消除梁底预制时产生的高程误差及预应力引起的二次力矩,落梁时应以控制支座反力为主,同时要关注梁底标高。

参考文献:

[1] 张坚.分析预应力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 2010(04)

[2] 王晓丽,吴娜.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7)

[3] 郝崇飞.浅析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 民营科技. 2011(03)

[4] 梁勇.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技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5)

[5] 李璘.浅谈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J]. 科技资讯. 2008(05)

[6] 黄得万.岩溶地基桥梁桩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 民营科技. 2011(07)

上一篇:张石高速公路加筋土挡土墙失稳处治措施 下一篇:环海地区公路底基层料改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