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母女成朋友

时间:2022-10-03 05:01:38

“多年父子成兄弟。”这是汪曾祺先生一篇散文的题目,也是让我很感动的一句话。后来被很多养女儿的人借用,变成“多年母女成姐妹”。我的体会是兄弟也好,姐妹也罢,毕竟还是有长幼尊卑之别,何况中国人常说“长兄如父、长姐胜母” ,要想彻底脱离武断与隔阂,与孩子做朋友是比较舒服的方式。

其实,只和女儿做朋友是无奈选择。阿狗出生时只有五斤,十岁以前基本弱不禁风,逢年过节别人的孩子在旅游景点玩,我背着女儿往医院跑。加上刚来深圳,陌生的环境,战兢的心态,窘迫的生活,一切都在最艰苦的阶段。对女儿未来幸福的深重担忧,让本来就诚惶诚恐的母爱变得不堪重负。

三个月看书,五个月背唐诗,一岁识字,一岁八个月讲故事,五岁当节目主持,七岁发表文章。我是 “零岁方案”的忠实践行者。我要给女儿一个比父母更好的命运。只要女儿幸福,我愿吃尽天下所有的苦。因此,我绝不能容忍她有丝毫不“优秀”的表现,孩子吃饭慢一点,早上起床拖拉一点,我会把它上升到女儿是在对命运不负责、对母爱不负责的纲领路线上。日积月累的期望与困顿、过劳和委屈会忽然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如岩浆喷涌突然爆发涂炭两个心灵。我和女儿行走在崩溃的边缘。

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但是我不如母鸡。母鸡对孩子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当年幼的阿狗一见我脸色稍稍不对马上过来拥吻,并声泪俱下痛心疾首:“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像那样了!”――其实,“这样”和“那样”之间有什么区别她也不完全搞得清楚,但我的心会很疼。我不会当妈妈。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获取幸福的能力。获得幸福的能力包括哪些内容我不清楚,但至少应该包括让他(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或者一些感受幸福童年的能力。童年不幸的人生是悲哀的。在无助稚嫩的童年,妈妈是孩子最重要的避风港,生活在和睦温暖、轻松安全的环境中,更容易培养身心健康、善良利他、合作守信的人。如果这个避风港老是狂风怒号、波涛汹涌,孩子会对世界紧紧关闭自己的心扉。

为孩子的人生指南需要智慧,急功近利的家教书教坏了很多人。阿狗,我投降,我真诚地请求做你的朋友吧。

后来,每当我和已经步入“叛逆期”的孩子“勾肩搭背”地出门时,人们往往会半真半假地质疑我们的母女身份,他们不相信我们的“真”和谐。我正努力学习不附带任何条件地爱她――这需要时间,但她那边很快开始投桃报李,健康状态和智力发展疾驶入快车道,比我原来期待的更好。

放下姿态,把孩子当朋友,尊重童年的人才能看到孩子们精彩的情感和内心;调整心态,把孩子当朋友,尊重孩子的人才能真正“帮得上”孩子。他们成长中有那么多的疼痛哀愁值得同情,好好倾听并给他(她)打气,目送他们走向广阔的未来世界。

多年母女成朋友。当生命是平等的时候,沟通就是灵便的,心灵就是真诚的,爱和教育就是有效的和美好的。

上一篇: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下一篇:警惕“放羊娃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