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生8号特征特性及45cm双条播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3 04:44:01

东生8号特征特性及45cm双条播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东生8号大豆的选育方法、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豆;东生8号;特性;栽培

1 选育方法及经过

东生8号大豆原代号海473,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哈94-4478为母本,黑河18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表现

普通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 d左右,需≥10 ℃活动积温2250 ℃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 cm左右,无分枝,紫花,圆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灰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 g左右。三年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41.04%,脂肪含量19.57%。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2.2 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63.9 kg,较对照品种丰收25增产8.0%。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42.9 kg,较对照品种丰收25号增产10.2%。

3 栽培技术

3.1 地块选择,精细整地 应选择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平川地草甸土地块前茬最好是玉米、杂粮,条件不允许时可选迎茬或重茬一年的大豆地块,不宜选用土壤肥力太低和低洼易涝的耕地。整地时间和质量是“大豆45 cm双条播”栽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待播状态。深松、旋耕、灭茬、深翻、耙地都要在秋季进行,不宜进行春翻、深松整地作业。旋后耕层土壤无大坷垃,地面平整,无漏耕和拖堆,达到播种状态。

3.2 药剂拌种,适时播种 种子精选后用大豆种衣剂提前进行拌种包衣,用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在播种时期上,以地表面5 cm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 ℃~8 ℃时为标准,我县一般控制在5月5~15日之间进行播种,这个时期播种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并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做到秋霜春防。可选用2BJ-3型王中王精密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播种镇压连续作业,播后隔日用“V”型镇压器进行补压,确保出苗整齐一致。

3.3 施肥

3.3.1 增施农肥,合理利用化肥 农肥作为一种完全肥料,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改善耕层土壤的生态环境。一般亩施优质农肥1500 kg,农肥与化肥结合施用,一般亩施尿素5.3~6.7 kg,二铵11.7~15 kg,50%硫酸钾5~6.7 kg。利用“大豆45 cm双条播”播种机进行两次施肥,并做到分层深施来提高肥料利用率。第一次在播种前把施肥总量70%的化肥施入种下15 cm处。第二次除亩预留1.3 kg尿素做叶面追肥外,其余化肥全部做种肥随播种施入双行间的种下5~7 cm处。满足大豆生育全过程对肥料的需求。

3.3.2 追肥 分枝期叶面追肥, 亩用菌克毒克66.7 g加尿素0.4 kg对水30 kg叶面喷洒,用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叶面追肥。始花期追肥,亩用尿素0.47 kg加硼钼微复肥13.3 g,再加磷酸二氢钾100 g对水30 kg进行根外追肥。大豆鼓粒期追肥,根据大豆长势,亩可用0.47 kg尿素加惠满丰、金牌655等叶面肥,对水30 kg喷洒,确保大豆后期不脱肥。如果大豆前期生长旺盛,为防止倒伏,在大豆初花期至盛花期,每亩可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 mg/kg水溶液50 kg进行叶喷。

3.4 化学与机械除草相结合 防除田间杂草是合农60号大豆45 cm双条播栽培技术的关键措施。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每亩用90%的乙草胺120~145 g加70%的赛克津可湿性粉剂26.6~40 g,对水30 kg喷雾。大豆苗后茎叶处理应在大豆1~3片复叶、杂草2~4叶时进行,每亩用25%的虎威水剂66~100 g加10%的禾草克乳油50~80 mL混配后对水35 kg喷雾防除杂草。大豆出苗后至封垄前完成三铲三趟,封垄后拔一遍大草。

3.5 适时收获 当田间10%的植株叶片尚未脱落是人工收获的最佳时期。机械收获分段收获在黄熟末期进行,联合收获在完熟期进行。

上一篇:浅谈龙爪槐育苗嫁接技术 下一篇:无公害农产品塔尔米(糜子)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