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食物过敏不代表终身过敏

时间:2022-10-03 04:30:46

婴幼儿期食物过敏不代表终身过敏

食物过敏是指食物中的某种组成成分摄入体内后,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等。婴幼儿是食物过敏的高危人群,其过敏原主要来源于牛奶、鸡蛋、花生、坚果、豆类、谷类、鱼类及贝壳类,其中牛奶蛋白最为常见,一半以上婴幼儿及儿童对牛奶蛋白过敏是非IgE介导的,50%以上的牛奶蛋白过敏症状仅限于胃肠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食物过敏将“自愈”

食物过敏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高于成人,以4-6月龄婴儿最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食物过敏发病率逐渐下降,某些食物过敏将“自愈”。 据统计,牛奶过敏的自然缓解率为1岁56%, 2岁77%,3岁87%,5-10岁92%;鸡蛋过敏的自然缓解率为4岁4%, 6岁12%,,12岁48%,18岁80%;对大豆过敏的患者50%在7岁之前会形成免疫耐受,69%在10岁之前会自然缓解。但是,患儿对花生、坚果、海产品等的过敏常难以自愈, 并且容易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

三大原因促使食物过敏“自愈”

胃肠屏障功能逐步完善:新生的婴幼儿胃肠屏障功能不成熟,胃酸缺乏,蛋白水解酶及多数消化酶活性不足,故婴幼儿分解抗原的能力不足,易造成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小婴儿肠道黏膜通透性相对较高,具有抗原性的大分子食物蛋白易透过小肠上皮进入黏膜下层,更易发生食物过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胃肠屏障功能将逐步完善,胃酸及各种酶都能达到成人水平,胃肠屏障不成熟造成的过敏将渐渐“自愈”。

胃肠免疫系统日益成熟:人类对食物正常的反应是口服免疫耐受。所谓口服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时所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免疫应答。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促使免疫系统成熟维持、对食物的口服免疫耐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婴儿期肠道菌群的建立决定了小儿免疫系统平衡的时间。此外,sIgA免疫是肠道黏膜免疫的核心成分,儿童肠道黏膜sIgA在维持肠道淋巴细胞对食物的免疫耐受方面十分重要,但小婴儿肠道中sIgA含量较少,幼儿4岁时sIgA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故口服免疫耐受的建立需要时间。随着胃肠免疫系统的日益完善,患儿将对某些过敏原形成口服免疫耐受,从而“自愈”。

健康的肠道菌群的建立:婴儿出生后肠道微生物的定植立即开始,一般需要几年时间才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肠道微生物生态系。较小的婴儿肠道微生态平衡能力较差,易发生菌群失调,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较少,肠道黏膜分泌sIgA的水平较低, 肠道黏膜屏障不能有效地阻止食物性抗原的入侵, 导致血清中出现抗食物蛋白的抗体(IgE), 从而诱发超敏反应。健康的肠道菌群平衡建立,将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有助于免疫平衡。许多因素可影响婴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和构成,如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及抗生素的使用等。自然分娩、母乳喂养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抗生素的使用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

预防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四个措施

虽然某些食物过敏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将“自愈”,但食物过敏还应注重预防。

母乳喂养:单纯母乳喂养是最经济实用的预防措施。母乳能够促进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保护消化道粘膜屏障;同时含有丰富的n-3、n-6长链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特异性过敏反应的发生,或者减轻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

低敏配方奶粉:对于不能进行母乳喂养且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而言,为防止营养不良,必须根据婴儿过敏高危情况选择适当的低敏配方奶粉。

适宜时期添加辅食:6个月左右是生命早期建立口服耐受的关键时期,生命早期的关键窗口期常规的食物抗原暴露,有利于建立口服耐受。如果过早添加辅食,会因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食物过敏;延迟添加辅食,不利于建立口服耐受,都会使食物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建议6 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还可适当添加益生菌或益生元。

正确添加辅食种类:第一种给婴儿引入的辅食应是易消化而不易过敏的食物,最适宜的是谷类食物。婴儿满6月时首先添加配方米粉,其次是蔬菜、水果。以后逐步给婴儿添蛋黄、鱼、肉泥等食物。添加新食物时每次加一种,从少量开始,由细到粗,并仔细观察婴儿有无皮肤红斑、荨麻疹、湿疹加重及呕吐、腹泻、拒食等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发现过敏现象并确定过敏食物。

食物过敏的孩子能否再食因人而异

婴儿发生食物过敏的情况后,应暂时避免给孩子喂食引起过敏的食物。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过敏症状可消失;若症状较重,应及时就医。由于多数孩子对某些食物的过敏是可“自愈”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消化功能的逐步完善,间隔几个月后可试着再让孩子由少量开始接触以前过敏的食物。多数情况下,患儿对谷类、牛奶、鸡蛋、大豆的过敏易随年龄增长而缓解,对花生、坚果、海产品等的过敏常难以自愈,对过敏反应严重的孩子,应严格避免接触过敏性食物。

上一篇:纳米硒:更安全的硒源 下一篇:当代电影美术的审美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