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 第23期

时间:2022-10-03 03:22:10

本刊看点

缺少阳刚,培养男孩很费劲

过去一个世纪,我国致力改变“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如今却频频发出“拯救男孩”的呼声。

来自常州的一对夫妻说:儿子个子一米七,没有责任心,不愿吃苦奋斗,担心他将来没出息,继承不了家族企业。

上海一所小学调查显示,该校各年级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积极分子的男女生比例分别是:少先大队委员1∶8,中队委员1∶5,三好学生1∶5,各类积极分子1∶6。

一家知名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说,近几年公司总是招不到优秀男生。公司每年会给男生留一定名额,但即使条件倾斜,胜出者仍是女生。

教育学家孙云晓等人撰写的《拯救男孩》提出,中国男孩面临多重危机: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

现行应试教育制度下,我国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出现男孩危机。中国当前的学校教育漠视性别差异。男孩好动、竞争与叛逆的天性往往被看作缺点,学校和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考试,唯成绩论,使不适应应试教育的男孩深感挫败。

社会学家认为,学校以统一内容、统一方式、统一标准来要求男孩和女孩,是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伤害了男孩的潜力。

家庭溺爱也影响了孩子成长,造成男女错位等现象,对孩子成长特别是男生带来不良影响。从幼儿园到小学,90%的老师是女的;多数家庭以母亲管教为主。打开电视,又是“花样美男”,这样的环境能培养出什么样的男孩子来?

有专家认为,家庭教育功能淡化,家长不能陪伴孩子成长,是个重要问题。

多数家长无法平衡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也许“男孩危机”带来的最大警示是社会应该尽全力保护家庭的正常功能。

奥巴马呼吁父亲承担责任

由于对儿时缺少父爱印象深刻,今年“父亲节”,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做一个好父亲是最重要的工作。

“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我知道,做好父亲是任何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奥巴马育有两个女儿,11岁的马莉娅和8岁的萨莎。

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2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离开。对此,他印象深刻。就任总统后,奥巴马在美国发起一项活动,帮助儿童如何应对父亲的离开。

虽然母亲和祖父母给予他温暖和良好的教育,但奥巴马仍然感觉到父亲离去留下的空洞。研究发现,成长过程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更容易辍学、进监狱或成为少年父亲。

奥巴马说,应该感谢全世界的父亲,他们让孩子们的生活更美好。

上学晚1小时或助成绩提高

英国一所中学将上学时间从9时推迟至10时,结果发现,学生迟到现象减少,考试成绩提高。

校长说,上学时间延后1小时,学生迟到现象减少8%,缺课现象减少27%,数学和英语考试成绩较前有大幅提高。

学生说,多睡1小时,感觉更快乐,头脑更清醒。

这一试验是受神经学专家的一项研究启发。专家认为,青少年与成年人不同,存在“晚睡晚起”倾向,上午10时前难以全力投入工作或学习。

高龄父亲所生子女更易患淋巴瘤

最新研究发现,高龄父亲所生子女长大后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较高。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研究人员对11万名加州妇女的配偶和孩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父亲在40岁~50岁之间所生子女要比父亲在25岁以下所生子女更易患非霍奇金淋巴瘤。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生殖细胞会逐渐退化,产生病变,而这种病变可遗传给下一代。

此前的研究还显示,父亲生育年龄过高可增加孩子患白血病、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的风险。父亲生育年龄过高对下一代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小心滥用止咳药水成瘾

长期滥用止咳药水会严重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其后果和吸毒没有多大差别。

普通止咳药水过量服用可能变成新型。卫生部颁布的《品生产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某些止咳药水中含有的磷酸可待因成分,属于品,与同属管制药品的盐酸麻黄碱、咖啡因(可乐中的成分)等一起服用,可以令中枢神经系统短时间兴奋,产生类似的作用,长期服用则会成瘾。

广州市白云区一戒毒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滥用止咳药水的人群中95%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小的仅12岁。一名滥用止咳药水的初中女生,主观很想把喝止咳药水的瘾头戒断,但停用后总会出现心悸、冒冷汗、心绞痛、身体虚弱等现象,很难坚持。

社会必须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学生和家长了解滥用止咳药水的危害,从而远离这一新型。

什么是性别认同紊乱

觉得自己的身体不是自己内在的需要,渴望通过服装或者化妆来展现自己,甚至服用激素来改变自己的身体外形,这就是所谓的性别认同紊乱。

人的性别认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性取向、行为和癖好偏好。大多数人在这三个方面的认同和自身的生理性别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匹配会发生变异。

一般认为,主要是遗传变异,激素分泌和养育环境等社会因素造成了人的性别认同紊乱。性别认同紊乱会在儿童、青年和成年人中出现,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常米,易患糖尿病

研究发现,常米与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高存在关联。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过去22年间跟踪调查19.7万个成年人,发现与每月吃不到一次精米饭的人相比,一周吃5顿以上精米饭的人患糖尿病概率高出17%。

研究人员发现,常米饭的人把每日精米饭量的三分之一换成糙米,其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将降低16%。如果用全麦或大麦等全谷类食品替换精米,糖尿病发病率将减少36%。

从公众健康角度来说,研究人员建议将全谷类食品作为首选碳水化合物,而不是精米一类的精制碳水化合物。这一发现将对视米饭为主食的亚洲人产生更大的影响。

美国新研究:验证人的性格形成于童年早期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并非毫无根据,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就已形成,从6~7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特征。

研究人员首先找到了一份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调查报告,调查的对象是夏威夷州约2400名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在这份调查中,孩子的老师依照他们的日常表现,用打分的形式对孩子的性格做出评价。随后,研究人员找到其中的144人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人员主要对比四项性格特征:是否健谈,又称语言流利度;适应性,即能否很好地适应新情况、变化;是否容易冲动、感情用事;是否有自我贬低的倾向,即弱化自己的重要特质,对自己的评价低。

通过对比,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当年被认为健谈的孩子,成年后善于动脑,讲话流利,总是想控制局面;而不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多表现为缺少主见,遇到挫折容易放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适应性强的孩子,成年后则乐观开朗,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适应性这一项得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态度消极,缺少主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容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兴趣广泛,健谈;谨慎、克制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得胆小害羞,总是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缺乏安全感。

当年被认为自我贬低度高的孩子,成年后易内疚,喜欢寻求他人的安慰,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不好的方面;自我贬低程度低的孩子,成年后有自信,爱大声说话,善于动脑。

上一篇:火树银花平安夜之甜美小点 下一篇:免费试用 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