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中级车市场自主品牌迅速成长

时间:2022-10-03 02:51:12

冷静看待中级车市场自主品牌迅速成长

作为国内细分市场的最大领域,中级车的定价一般在10-17万元之间。其中凯越、思域、速腾、福克斯、标致307等月销量都在5000辆以上,可见中级车市场的消费潜力之大,故中级车市场一直是汽车厂商垂涎的领域。

一、中级车市场降价潮愈演愈烈

从年初即开始的降价风波非但没有停息,反而在中级车领域开始了新一轮。

六七月是传统的销售淡季,厂家为了完成全年的销量任务,会相应地做一些降价促销。不过目前中级车的降价基本上是经销商在让利,四五月份销量不及去年同期,促使商家纷纷降价促销、抢夺中级车市场蛋糕。

老车型纷纷降价狙击来势汹汹的新车型,以拉动其销量保住中级车市场份额。如一汽-大众经销商广东君乐,提出6月30日前购速腾2.0L送价值万元礼包,这无疑是变相降价。思域优惠幅度在1万元左右,最高优惠达1.5万元。福克斯06款系列车型目前优惠1.2万元左右,07款车型优惠0.8万元左右。东风标致307全系在原优惠基础上,还能获赠价值6000元的礼品。马自达3目前的优惠增至5800元左右。花冠随即调价为10-12万元,以此拉长价格线,提高竞争力。

二、传统中级车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1.卡罗拉、海马3激战中级车市场。5月28日,一汽丰田卡罗拉正式出击中级车市场,售价为13.28-17.98万元。借助卡罗拉上市,进一步调整在中级车及其以下市场布局的丰田,将卡罗拉今年的销售目标定为6万辆。

就在卡罗拉上市当天,上海大众对外宣布,斯柯达Octavia(明锐)6月6日上市,并公布了最终售价为13.99-18.59万元。同日上市的海马3的价格也一并揭晓,市场定价10.38-11.68万元。此时,中级车市场已经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

据上海大众斯柯达销售部门的消息,明锐预售仅一个月,购车意向客户已过万,在各地经销商处签订了购车意向书并缴纳定金的顾客已超过4000人。

作为自主品牌的首款运动轿车,海马3的性能与品质已超出了部分合资品牌的中级车。海马3目前已接到意向订单30多个,相信其可以再现福美来2代上市后的优秀表现。

2.自主品牌中级车迅速成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销量排名前十的中级车只有凯越、比亚迪F3和福克斯三个车型,比4月份少一个。三者分别销售了13252辆、10554辆和10541辆,分列十强的第三、第七和第八。其中比亚迪F3在前十强排名中从4月的第九位上升至第七位,也是第一次超越福克斯,进入中级车前三甲。这是继比亚迪F3今年4月首超伊兰特之后,再次在中级车市场为自主品牌创造了新的销售记录。

事实上,竞争激烈的中级车市场一直被凯越、福克斯等欧系势力及伊兰特、思域等韩日势力所把持,自主品牌很难撬动这一被合资品牌所垄断的市场。而从今年3月开始,比亚迪F3连续三个月月度销量超过1万辆,分别超过了伊兰特、思域等韩日势力,5月又超过了销售火热的福克斯。

业内专家分析,自主品牌成功夺得中级车市场亚军,表明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并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业的整体市场格局与品牌形象,提升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自主品牌中级车的迅速成长,将使中级车市场面临一场重新洗牌的激战。

应该说比亚迪F3在中级车市场的成功,只是自主品牌向中级车领域发起冲击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奇瑞、吉利、华晨等自主品牌企业早已将目标锁定在中级车市场。

去年年初,奇瑞推出了一款全新中级车奇瑞A5,仅一年时间,今年3月份的月销量就突破了万辆,达到10577辆。去年3月18日,华晨全新中级车骏捷上市,不到一个月订单就超过了万辆,由于预订火爆甚至一度出现加价销售的现象,这在自主品牌销售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今年5月17日,在吉利全新中级车远景全球上市前夕,吉利正式向外界宣布,吉利汽车已进入战略转型期,开始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中级车甚至中高级车发起冲击。

三、自主品牌中级车成熟尚待时日

由于多款重量级新车的“杀入”,中级车市场已经“天下大乱”,洗牌在所难免。但自主品牌要想在中级车市场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低价低质已成消费者固有印象。低价历来是自主品牌屡试不爽的高招,但由于过去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长期在经济型车领域打拼,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技术含量较低、做工不够精细的普遍印象。曾经在经济型车领域屡试不爽的低价策略,在既看重价格又在意品质的中级车市场,特别是中级车高端市场未必能有良好效果。几年前奇瑞东方之子的推出就曾遭遇了市场的冷淡。

2.自身品牌形象宣传不够。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当务之急是全面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全面展示在汽车科技方面取得的突破和实力。实际上,奇瑞早在2002年就启动了从3缸到V型8缸、从汽油到柴油,排量从0.8升到4.0升、全部满足欧Ⅳ排放标准共18款全铝发动机的研发项目;吉利在CVVT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和EPS等方面也取得巨大突破;比亚迪在汽车模具上的优势明显,甚至连国际汽车巨头也向比亚迪采购汽车模具……但是这些都鲜为人知,由此看出自主品牌在宣传力度、深度及广度方面都欠突破。

自主品牌只有改变过去低价低质的固有印象,在继续发挥价格优势的情况下,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以及品牌形象,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商用车营销呼唤理性回归 下一篇:剑走偏锋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