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顺序题答题指导

时间:2022-10-03 02:33:43

排列顺序题答题指导

排列顺序是语言表达运用中的一个支点,也是最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应当如何正确地排列呢?

第一,抓住句子的中心。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了一个中心。因此我们应当纵观材料,寻找要表达的主题。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也就抓住了要害。而句群的中心往往体现在一个关键句上,这一句可能放在开头,也可能放在句尾。例如:2010年湖北卷

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

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

③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

④要解决这一问题

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

A③①④⑥②⑤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⑤④⑥②①D⑤④①⑥②③

答案:C

解析:排序题要注意各小句组成的句群,根据句群排除筛选比较容易。本题6个小句讲了两个方面意思,③句说目前大好形势,①②④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⑤句是两方面意思的过渡。根据开头已知句,我们可以判定③句排在开头,因此四个选项只能从A和C中选,根据⑤是过渡句,再观察出④⑥②①按总-分-总顺序做句群内部排列,很容易得出C项答案。

第二,联系前文和下文。

很多时候是要求我们把一些句子插入给定的一个大句子中,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联系前文,看看陈述的是什么,也应当注意所选的第一个句子要与前文保持一致。而还要看看后文写的是什么,这样所选的最后一个句子也应当与后文保持一致。例如:2010年辽宁卷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②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③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

⑤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

⑥ 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④⑥⑤③②①B④②⑤⑥①③

C⑤④③①②⑥D⑤③④⑥②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原文说的是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很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说完的句子,这是主语部分,那么与之衔接的就一定是谓语部分。而③与之衔接最为密切,可是⑤是时间状语,应当在谓语之前并且在主语之后,所以第一个位置只能是⑤。④⑥应该连在一起,和①中的“并”相连的只能是②,②在①前,应位于最后。③放在⑤之后,④之前最为妥当。

第三,确定分句之间的关系。

在给定的一系列句子中,有些句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是必须连在一起的,绝对不能分开。这样我们可以先确定必须连在一起的两个句子,之后再确定其他的句子,把这些分句确定了,那么整个句子的顺序也就确定了。例如:2009年宁夏卷

冷落理想,就是冷落生命;拒绝真诚,就是拒绝成功。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 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D⑤③②①④⑥

答案:C

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四个选项首句就是④和⑤的区别。从逻辑上看,应该先⑤后④,排除A、B两项。再从内容的相关、衔接上看,⑤的“阳光少年”和④的“阳光运动”紧密相关,故⑤后面可以用④,排除D。考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先把内容相关的放在一起,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如有标志词(如“也”“还”“可见”),可据标志词排序。

第四,关键性的词语。

①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

答案:C

解析: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 ①是对③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⑤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派出发,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两项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②句应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选项。例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③①,由此可选C。

第五,明确句子的结构特点。

这也是做好这个题的很好的方法,因为句子的表达肯定会有一定的层次,要么是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要么是总分总的形式,还可以是由远到近,或者由大到小,总之它有一定的规则可遵循,我们能够把这些关系弄清楚,那么也会很准确地排列好句子的顺序。例如:2009年全国2卷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能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①②④⑥⑤①B 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D ④③②⑥①⑤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④是总说,排在第一,⑤承启后文,排在最后,①承启⑤,③②⑥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当时”“同时”。

第六,根据标点符号断定。

标点符号是做好排列顺序这个题的最好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方便快捷,一目了然,非常直观醒目地确定句子的前后关系。同时根据标点还可以确定这个句子是完整的,还是不完整的。如果是不完整的,那么它的后面就会有与之相联系的,特别是问号和叹号,这两个符号感彩强烈,这样的句子只要一读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某省2013年高三模拟试题

解析:这个句子中,只有③是一个问句,而根据原文只有第四个横线后是问号,所以就可以确定那个问号的句子肯定是③。再一看选项,只有A和C是这样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排除B和D选项了。而①和④是分别从两个方面谈,它们之间应该是并列的关系,结合原文标点一看,只有第二个和第三个横线之间是逗号,所以很容易就排除了C,只能选择A。

上一篇:“新农保”缴费率、资金需求与财政负担研究 下一篇:“微不足道”阅卷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