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乡镇农机站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03 01:49:20

莱芜市乡镇农机站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 乡镇农机站作为政府农机化体系的一个最基层单位,肩负着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引进先进农业机械,组织农机培训,协调指导三秋三夏重点、本乡镇农时农机化生产。因此农机站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乡镇的农业综合水平。本文从近几年莱芜市农机发展变化出发,分析了乡镇农机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乡镇农机站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171-0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基层乡镇农机站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机械由六七十年代以国家投入为主,转为了农民自己投入为主,一个时期内,政府和农机部门的投入也逐渐出现了萎缩。1993年国家农业部、人事部、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文,要求乡镇农机站要搞好“三定”工作,给乡镇农机站明确了地位,提供了政策保障,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乡镇农机站农机技术推广功能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够适应推进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的新形势。

一、莱芜市农机站发展现状分析

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乡镇农机站作为农村农机化体系推广最基层的一个组织,肩负着推动现代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乡村农机政策宣传,产品推广、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培训都是由乡镇农机直接完成。比如莱芜,地处鲁中山区,三面环山,与泰安、济南、淄博接壤,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70%左右,地域分散,市、区农机部门只是负责宏观调控,因此很多具体工作都是由乡镇农机站来完成。莱芜市现有19个乡镇,每一个乡镇都配有农机站,各级拥有不同的农机管理人员200多名,其中仅乡镇农机站就占总人数的50%。乡镇农机站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莱芜市农机发展存在的的问题

1.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因为莱芜分两个区,各区乡镇的经济水平不同。19个乡镇农机站中有12个为全额事业单位,7个为差额。乡镇全额的农机站工作人员积极性比较高,相反差额乡镇的由于投入不足,经费缺乏,甚至工资都没有正常保障,就出现了懒惰懈怠、得过且过的现象。

2.队伍不稳定

随着城乡同步伐的加快,全市多数乡镇机构出现合署办公,一人身兼数职,即是农机站长、也是农技站长、还是林业站长、水利站长,一间屋子,多块牌子、多枚公章。即使好的乡镇一般也只有1-2人,因此乡镇农机机构的人、财、物力量大大削弱,农机推广的职能逐年弱化,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和人员逐年萎缩,工作难以开展。

3.办公场所不稳定

由于乡镇农机站均由当地政府管理,特别是前几年乡镇合并,不少农机办公场所及农机资产被当地政府挪用、挤用或变卖。现在虽然有了好转,但还是有很多被安排在了角落里,出发没有拥有交通工具及推广办公仪器。

三、农机发展对策及建议

1.全面加快组织和机制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基层农机站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竞争,壮大自身实力。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创新,对目前集体所有的农机具做好转制改革工作,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实体。当前要不等不靠,大胆创新,深化站办实体改革,因地制宜,积累壮大自身规模,围绕管理抓服务,抓好农机监理、农机作业管理和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服务工作。要积极引导、鼓励、扶植有能力、有实力、有魄力的机站集体和个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办体制不一、功能各异的农机服务实体。通过技术和组织创新,在发展中找出路、求出存。

2.拓展扩大农机服务的领域

对于农机用户免费培训的诉求,除道路运输、定点维修两项营业受相应强制的法律法规约束外,并应对其他场所农机作业人员强制持证上岗。进一步对工作效率、油耗、人员疲劳程度、其他损耗率等进行全面比较与测定。农业机械化所涉及的领域多而广,按已颁布的相关法规规定凡其从业人员都得持证上岗。随着农业产业的升温,近几年购机补贴政策及三农政策的进一步实行,农民购机积极性的空前高涨,农机具机型、种类、功率级不断更新、升级。

3.开展农机培训

按照上述发展趋势,农机专业人员的缺口将进一步加剧,教育培训的需求量预计将翻倍增加,根据目前政府系列正式编制农机体系技术人员总体上年龄偏大的现状,这对建立服务型部门存在一定的制约性,这也是农机化教育培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对于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安排的要求,完全可以参照其他部门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农时季节等安排培训,具体培训建议如下:

3.1把所有农机化服务专业教育培训上报列入工程培训项目,或追加农机化教育培训经费财政预算,支撑免费培训的开展;

3.2核增农机事业编制,应对形势发展的专业人员需求;

3.3选建培训内容综合、功能设备较全的示范培训基地,发挥政府专业部门培训主渠道作用,可以实行省县联办、市县联办、县乡(镇)联办与谁投资谁受益的激励机制;

3.4硬件建设,县级需配置教学用电脑与投影设备,利用科技手段,扩大受训面,提高培训质量,下基层或进村培训,适应农民需求;

3.5恢复对教学人员定期的省、市、县级集中相关教学技能培训。

上一篇:玉米种子安全越夏技术初探 下一篇:杜仲栽培及管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