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普通高校加强公共音乐教育的创新模式

时间:2022-10-03 12:42:24

试论普通高校加强公共音乐教育的创新模式

摘 要: 近几年来,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而公共艺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音乐类课程是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分析开设音乐实践课程在普通高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试图通过创新手段解决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 实践课程 公共音乐教育 创新模式

21世纪最缺什么?回答是最缺人才。面对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单一的知识储备显然不能应付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趋势,而只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符合目前的形势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问题已经成为各个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教育部提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①音乐课是公共艺术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音乐不仅能以美的视听享受直观地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更能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挖掘大脑潜力、创造力和完善人格方面也是非常有效的。如何高效地利用公共音乐课程加强素质教育呢?我试图提出创新的实践手段,改变公共音乐课程的发展现状。

一、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死板单一,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参与性。

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了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像音乐欣赏等诸如此类的选修课,但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换句话说,目前的公共音乐课程没有起到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作用,而学生选上音乐课,也不是从自身兴趣出发,而是单纯地觉得这门选修课可以轻松获得学分,并没有引起重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单一”:

1.课程设置单一

高校公共音乐课程都是以选修课形式存在,以音乐欣赏作为主要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的情境:如果课堂上播放的是西方古典音乐,学生们大多昏昏欲睡,或是漫不经心地做着自己的事;如果播放的是流行音乐,大家都好像来了精神,有的同学还会跟着一起哼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音乐欣赏不是单纯地听音乐,而是一种音乐感知能力的体现。流行音乐旋律通俗简单,包装制作华丽耀眼,虽然没有太多深刻的内容,却容易引起青年人的共鸣。而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在于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省,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欣赏这种“高尚”的音乐,不是简单地觉得它好听或不好听,更是要结合作者的创作特点及当时的历史环境,去体会音乐里深藏的真挚情感。这是一个复杂的感知过程,是音乐素质的综合体现。对于非专业类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对音乐基本的感知能力和理论基础都相当缺乏,他们看不懂五线谱、不知道节奏,数不清拍子,只能靠“比较快或比较慢”来分辨作者的喜悦或是悲伤,这种欣赏水平是肤浅的。然而,对应这种欣赏水平的流行音乐恰恰是高校音乐欣赏课中不提倡的。因此,音乐欣赏课仅仅靠“填鸭”式的方法让学生记住贝多芬写了《英雄交响曲》,《胡桃夹子》的作者是柴可夫斯基,并不会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欣赏水平,更不能成为提高学生艺术才能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

2.教学方法单一

在许多高校,音乐公共课程并不是重点课程,于是在师资的建设上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教师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单一,存在应付的心理,对于陈旧古板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因此,在大多数音乐欣赏的课堂上,教师的教授方式依旧是照本宣科:让学生们听一首曲子,然后告知其作者以及他的创作背景,侧重教师的讲解而忽略学生的感受,用理智代替情感,用说教模仿代替创新能力。这种枯燥的变相的“应试性”教学扼杀了学生对音乐深层次的感知能力。音乐技能的传授不是数学物理,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所要表现的情感内容。

此外,音乐教育和其他的艺术教育课程一样,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仅停留用耳朵听音乐,不动脑、不动手、不动口,是不能培养出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因此,音乐课必须创新,改变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开设适合广大学生的音乐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化被动为主动,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二、创新音乐课设置,开设音乐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做课堂的主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音乐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集合了与音乐表演有关的一切内容,无论是乐理知识,还是戏剧舞蹈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融合到实践课的内容当中。教师不仅要在技能上给予学生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创新的方式去演绎音乐。在目前的许多高校,已经具备开设这些实践课程的条件,并不仅仅是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实践,非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从实践课程中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进而形成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众多的实践课当中,不受场地人数限制,最适合学生参与的就是合唱理论与实践课了。“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大学校园从来就是合唱的摇篮,历史上的革命学生运动几乎都伴随着歌咏活动。现代的学校音乐生活中,合唱更是一种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形式。合唱的形式有很多种,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都适合。由于合唱是一种集体活动,除了能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外,更可以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所以在音乐实践课程的体系里,合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合唱作品的选择范围也很广,在中国作品方面,可以选择像《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被称为“合唱之魂”的经典作品。这些歌曲歌词铿锵有力,旋律激情澎湃,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更能唤起学生们对英雄岁月的追忆,激发出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在外国作品方面,《山楂树》、《桥》、《鸽子》等这一类充满异国风情的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活泼,非常符合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在接触不同的合唱作品后,学生能深切体会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作曲家殊异的音乐艺术风格,同时也对提升其音乐欣赏和判断水平起到很好的作用。

上一篇:严与爱:教育的两大利器 下一篇:浅谈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