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时间:2022-10-02 11:28:08

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摘 要: 在如今各大高校中,“课堂沉闷”现象已十分常见,这种看似师生互不干扰的课堂现象实则已经对课堂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本文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学校教育基本结构的角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因素从社会学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性思考。

关键词: “课堂沉闷”现象 学校教育 解决策略

在如今各大高校的课堂中,大学生“课堂沉闷”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不仅是学生默认这种现象的存在,而且使许多教师无可奈何。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从事着自己的“活动”,或者玩手机,或者睡觉,或者发呆,真正在听课的人并不占多数。据2011年中国计量学院人文学院的调查显示,大学课堂教师大多在唱“独角戏”,具体表现为“教师以讲为主、偶尔有提问”的课堂占所有课堂的比例高达70.15%。①有人曾在网络上戏言: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生上课期间的手机流量是成反比的,要想知道一节课的听课情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教室里装一个流量监控器。高等教育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最直接的方式,其质量也直接影响了人才的质量,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课堂沉闷”实为学校教育中的消极现象

课堂中习以为常的“沉闷现象”实则是充满着消极影响的。因此,选择“沉闷”这个词表述这一现象,是为了将其与如今倡导的积极课堂沉默现象区分开来,使其更为贴切。“沉闷”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为:沉重,烦闷,心情不舒畅,心情沉闷②,可以看出,其与沉默不同,带有较为明显的贬义意味。所以,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学生在课堂中的沉重、烦闷。从这一角度出发对该现象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看似常规的现象进行反思,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输入“课堂沉闷”四个关键字查阅到的信息来看,大部分有关此方面的研究都具体到某一类的课堂当中,例如英语课、政治课等,而这里所研究的是存在于大学课堂的共性问题,主要分为两类。首先是课堂外部表现形式的沉闷。具体说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缺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教学流程的考虑,会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以此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但是,这个时候,教室里往往会鸦雀无声,学生们纷纷低下头,或者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到处写画,显示出他们很忙,不希望被提问。迫于无奈,教师只得点名,只要有同学被点名起来回答,其他同学就会长舒一口气,然后继续做自己本来在做的事情。这样的状况发生多次后,教师失去了提问学生的兴趣,变回了“一言堂”,师生互动的次数进一步减少。其次是学生内部思维的沉闷。大学课堂教师大多数时间里采用的是讲授法,即按照自己的备课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理想的状态应当是跟着教师的思路逐步理解知识,也就是积极沉默,然而实际上不是如此。学生很难主动思考,教师讲什么,他们记什么,从学习主体变为了“机器”。

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便是如今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的完整且普遍的表现。如果任其发展,那么教师会失去教学的主动性,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也就变得无意义可言了。

二、大学生“课堂沉闷”源于学校教育基本结构要素

在教育学领域,通常认为教育的基本结构要素有四种,分别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学生“课堂沉闷”作为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种问题现象,其形成过程自然离不开这四方面因素的影响。

1.教师的社会及学生认可度制约教师教学

第一,社会认可度低导致教师权威下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社会权威。就教师权利的“外源性”来看,社会认可度低具体表现为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视程度较低。虽然教师职业本身深受人们敬重,但是其待遇与其他一些行业之间的差距,让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对它敬而远之。根据麦可思的《大学毕业生从教分析》调查显示,2011届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仅有42%从事教师职业,并且通过对部分高校的深入研究发现,在放弃从教或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中,有37%因为“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③教师职业就处在了这种尴尬的境地,虽有较好口碑,却无人问津。这种现状使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课堂上来看,现在的一些学生认为,授课是教师的义务,上课是学生的权利,所以自己是否听课与教师无关,更不用说积极回应教师的讲课内容。

第二,教师职业倦怠使其与学生期望冲突。在如今这个形形的社会里,学生自身特点不同,因而对教师的期望也不尽相同,但是在这多种多样的期望当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希望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方面主要在于教师教学的内源性方面,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对知识需求量的增大,对教学的新期待就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并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然而,一些教师的现实状况并不是如此,多年的从教生活使他们产生了职业倦怠,所以他们仍然使用多年以前的教案,照本宣科。他们习惯性地认为课本知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足够,但是,经过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大学生,对于这些知识量已经很难满足。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产生了冲突,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缺乏新意,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对课堂的兴趣。

2.同辈群体及社会传媒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

首先,学生易对同辈群体产生依赖心理。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沉闷现象,就其自身原因而言,首先是受其同辈群体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受制于群体规范。在如今的大学课堂当中,一种隐性的群体规范始终存在,那就是保持沉默,表现欲不应过强。这种规范与课堂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受群体一致性的影响,学生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在遵守这一规范,如此一来,形成的班级气氛必然是沉闷呆板的,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表现。其次是对班级中小部分群体的依赖。课堂中总存在着小部分主动打破沉默的群体,他们既成为了教师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纽带,又成为了大部分学生的依赖对象。大部分学生抱着这样一种心理,反正教师提问总会有人回答,至于被提问就等被问到的时候再说。于是,教师的互动带动的始终是那些固定的少数人,对于课堂沉闷现象而言,剩下的多数人仍然起着决定作用。

除此之外,社会传媒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教师受社会传媒的间接影响不同,学生受到的是来自社会媒体的直接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现在大部分大学生都拥有了电脑、手机等可以获得大量信息的工具,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学生内心的求知欲被激发,对于一些课堂上没有涉及的专业知识或专业领域,他们会在课堂之外主动探寻,因此一些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已经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课堂的乐趣。从消极的方面来看,便捷的信息工具除了可以方便地查找知识外,也提供一些可以使学生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的娱乐方式。进入大学之后,一些学生不再像高中时那样勤奋努力,而是产生了倦怠心理,这种心理再加上外界各种诱惑的刺激,变成了大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的关键所在。网络和游戏等虚幻的世界占据了这些学生大量的思想空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一部分内容投入过大,必然导致另一部分的荒废,课堂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3.教学内容的选择间接限制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内容选择的间接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隐性课程引发不可控因素。根据吴康宁教授对于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化因素的划分,可将对教师而言的显隐因素与对学生而言的显隐因素这两个维度进行组合,从而区分出教育内容中的社会化因素的四种类型,即a类——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讲均为外显的因素,b类——对教师而言是外显的、对学生而言是内隐的因素,c类——对教师与学生来讲均为内隐的因素,d类——对教师而言是内隐的、对学生而言却是外显的因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含有a类和b类的因素教学内容属于显性课程的范畴,因为这些课程通过教师的引导或讲授就可以使学生理解,相对地,含有c类和d类因素的教学内容就属于隐性课程的内容了。这些内容的存在,为课堂添加了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对于含c类因素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师知识储备中没有,学生也意识不到,导致课堂内容无法深入,学生对于课堂总是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很有可能变成含有d类因素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失去了教学的主动权,学生对教师的期望降低,自然不会对课堂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异质性文化影响教学质量。大学课堂和中小学课堂不同,它所包含的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更为纷繁复杂。英国社会学家伯恩斯坦提出“精致型语言编码”和“限制型语言编码”的理论。如学生的家庭文化层次较高,即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精致型的语言编码,高等教育的内容对他而言就越接近一种同质性文化,较容易接受。反之,如果学生的家庭文化水平较低,即学生获得的是一种限制性的语言编码,高等教育的内容对他而言就越接近一种异质性文化,不太容易接受。而大学课堂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一般很少考虑的这些,其内容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校学生的构成差异。这些知识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吸引力。然而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是一种无趣的存在,因而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沉闷,不耐烦的现象也是有依据可循的。

4.教学方法的形式控制缺乏思维引导

首先,在今天的大学里,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教师走入课堂。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理论,对教学方法的认知程度,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教学行为的感性认识水平上。因此,他们通常只把握了课堂的形式控制技巧而非思维引导方法,认为课上有师生间的言语交流就是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但事实上,学生的思维在大部分交流当中只处于机械运动的状态,教师在互动时一般倾向于采用提问法,但是,他们的提问通常旨在向学生提出一些类似于“设问句”的,有指向性答案的问题,这种提问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潜在的定向处理,对于学生来说,无法起到调动思维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当中,最根本的应该是学生和教师思维上的相互交流,因此学生思维沉闷是比教学形式不活跃更容易导致“课堂沉闷”现象发生的根源所在。

其次,大多数高校都对教师提出了编写教案的要求,并且对于教案的格式也有了较为细致的规定。教师几乎就像填表一样把课程的安排填入其中,再按照这种编排授课。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自有了很大挑战。教案规定了教师每节课必须有多长时间的互动,有多长时间的讲授,这样的教学就像是在演一出排演过无数遍的戏,对于学生而言,“配合演出”也总有疲惫的时候,当疲惫产生,“罢演”的现象便会随之而来。

三、解决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问题的策略

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的出现,让大学课堂失去了本应该有的青春向上的朝气。一些学生费劲千辛万苦挤进大学生行列,却发现大学并不似想象中的美好。因此,改变“课堂沉闷”现象是增强大学生思维活力,学习能力和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下面将针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性思考。

1.提高教师权威需要社会与个人的力量支持

教师方面,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教师社会地位的问题。就课堂本身而言,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权威的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一旦提高,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就会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的可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需要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的重视。这种重视并不能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而要同时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切实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从重视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单方面侧重,转向重视科研和教学的双方面平衡,从而促使教师重视教学,提高教学主动性,实现由积极教学到社会地位提高再到积极教学的良性循环。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和人格感召能力。韦伯提出,教师的权威应划分为四个方面:法定、传统、专业和感召。就教师个人而言,教师的能力既包括知识储备量,又包括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延伸自己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关注的热点方向,选取适合学生、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学生会受到来自外界社会观念和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的双重影响,对教师产生崇敬心理,对课堂充满兴趣,课堂沉闷的气氛自然也会得到改善。

2.发挥同辈群体与信息量增加的积极作用

学生作为课堂沉闷现象的主体,对这种现象的改善必须承担重要责任。首先,应当发挥班级组织作用,将班级组织由一个静态的背景群体转变为一个动态的集体力量。由于学生受其同辈群体影响较大,因此同学间的积极推动对于学生个人行为有较大影响。在之前提到的教师和学生都依赖的小部分群体,应该对整个班级起到带动的作用,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其次,充分利用社会信息传播媒介,主动与教师交流,实现师生间的资源共享。学生应当积极与教师沟通,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层面的沟通。毕竟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在专业知识领域是“先行者”,与教师沟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从而共建一个两方都能融入的课堂。同时,我们必须清楚,教师不是万能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面对现今如此大的知识量,教师也有其顾及不到的地方,因此,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外通过网络等查阅信息,并与老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再加上教师自身较高的专业素质,就可以使课堂变得丰富,同时提高自身对课堂的兴趣。

3.转变隐性课程与异质文化以减少负影响

在教学内容上,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是隐性课程向显性课程的转化。前面提到社会学当中对教学内容当中四种社会学因素的分类,在教学内容上,为减少不可控因素,应当努力实现的是由c类向b类,d类向a类的转变,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增加自身的信息获取途径和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发挥隐性课程的价值,实现对教学主动性的掌握。另一方面则是异质性文化向同质性文化的转化。学生的水平、来源地、家庭背景等不同是导致异质性文化产生的关键因素,而异质性文化的存在对于学生的适应性和成绩都有影响,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将异质性文化转变为大多数人可接受的同质性文化,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同时也要求同存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参与权,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的适应能力,以积极响应课堂要求,改善沉闷现象。

4.培养可进行专业化教育教学的高校教师

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根本途径,就是推进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需要的是高等教育内部的共同努力。然而由于受到地位和利益的影响,师范性大学害怕综合性大学师范类专业的发展抢占其在教育行业中的专业地位,而综合性大学担心师范性大学专业门类完善影响其综合地位,师范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在教育上的互动较少,导致真正走进大学的教师都是非专业的教师。正因为这些教师不懂得教育的专业方法,所以对学生思维控制方法的欠缺和程式化教学的问题才会出现。只有当师范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都能够真正站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上看待自身未来的走向,具体而言,可开展一些惠及双方的教师学术交流活动或者开放一些平台进行教师资源共享。只有实现它们之间的对话,才能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产生新的突破,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方法。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保证其接受到高质量的大学教育是其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的问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对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的改善,是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中国网络电视台.大学遭遇课堂“沉默症”教师大多唱“独角戏”.http:///20120222/101971.shtml.

②百度百科.http:///wiki/%E6%B2%89%E9%97%B7.

③中国网络电视台.调查显示仅4成师范毕业生从教但职业忠诚度高.http:///china/20120912/100939.shtml.

参考文献:

[1]吴康宁.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社会学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2]吴康宁.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2009,9.

[3]吴康宁.对教学内容的若干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1993,4.

[4]王晓柳等.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J].南京师大学报,1989,1.

[5]马和民,刘晓红,何芳.新编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指导老师:徐冰鸥

上一篇:论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下一篇:对外汉语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