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员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02 10:43:30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员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员负性情绪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来我站进行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员104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并对两组献血员的心里状态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对照组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焦虑8例,恐惧5例,紧张6例,负面情绪发生率为36.54%;观察组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焦虑1例,恐惧1例,紧张4例,负面情绪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在献血过程中轻度不良反应3例,中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0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观察组在献血过程中轻度不良反应1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重度不良反应0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3.85%,且均P < 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献血员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出现率明显降低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干预;初次捐献机;血小板献血;负性情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来我站进行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员104例,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29.3±4.5岁;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并对两组献血员的心里状态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两组献血员在献血前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且无不良疾病的病史。

1.2 方法

(1)对照组在献血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

(2)观察组在献血过程中使用系统性干预护理[1],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和献血员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②献血前和献血员详细介绍仪器和流程,镇定献血员的情绪;③机采献血过程中,积极配合献血员调整舒适的位置,通过沟通镇定和转移献血员的注意力;④献血后帮助献血员包扎止血,交代注意事项;⑤准备葡萄糖口服液和牛奶等及时补充献血员的体力等。

1.3 临床观察指标

献血员的负面情况包括焦虑、恐惧和紧张,负面情绪发生率=(焦虑+恐惧+紧张)/总数×100%。

献血员的临床不良反应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中度+重度)/总数×100%。

轻度:出现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凉等。

中度:出现胸闷、恶心和心慌等。

重度:出现重度眩晕[2]和意识不清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计算机统计学数据处理,若P < 0.05则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献血员心理状态情况对比

由表1可知,对照组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焦虑8例,恐惧5例,紧张6例,负面情绪发生率为36.54%;观察组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焦虑1例,恐惧1例,紧张4例,负面情绪发生率为11.54%,且P < 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献血员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负面情况出现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表1 两组献血员心理状态情况对比

组别分类

N(例)

焦虑(例)

恐惧(例)

紧张(例)

负面情绪发生率(%)

观察组

52

1

1

4

11.54

对照组

52

8

5

6

36.54

2.2 两组献血员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由表2可知,对照组在献血过程中轻度不良反应3例,中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0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观察组在献血过程中轻度不良反应1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重度不良反应0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3.85%,且P < 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献血员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表2 两组献血员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组别分类

N(例)

轻度(例)

中度(例)

重度(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52

1

1

3.85

对照组

52

3

2

9.62

3 结论

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过程较长,且操作程序略复杂[3],容易造成献血员负面情绪的发生。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献血员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出现率明显降低,使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献血员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献血员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徐桂秋. 护理干预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员心理状态及献血反应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18(32): 3045-3046.

[2] 时宝红, 严芳, 侯小玲.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员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3, 7(38): 911-912.

[3] 周巧群, 付红梅. 护理干预对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 2011, 5(24): 877-878.

上一篇:4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 下一篇: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