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身体”的走失与寻回

时间:2022-10-02 10:01:05

[摘 要] 《庄子》一般被解读为庄子的“以身为殉”、重养神而轻形的心灵学说。其实不然,“身体”在《庄子》被视为一个生命的整体,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庄子》中,“身体”因欲望、“成心”而走失,导致生命整体的失衡;“以身为殉”是个假象,实际上养神更是对“身体”的保护,是要超越“身体”(欲望之身),以寻回返璞归真的“身体”,而不是罢黜身体;庄子最终要求寻回的是自然之身、天人合一之身。

[关键词] 《庄子》;身体;欲望之身;返璞归真

对于庄子的身体观,一般都站在“反身性”这个维度来解读,身体似乎被视为心灵的羁绊,是得道之路上的一种束缚。实际上不然,正如张再林先生所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自身属性在于中国哲学之根深蒂固的‘身体性’。这种‘身体性’表现为中国人一切哲学意味的思考无不与身体有关,无不围绕着身体来进行。”道家也不例外,庄子立足于人的生存来探讨“身体”,这里的“身体”无疑不是单纯的肉体,而是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身体”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在庄子那里,它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寻求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身体”,而是返璞归真的“身体”,天人合一之身。因为只有这样的“身体”才是完整的、和谐的。“心斋”、“坐忘”还是“虚静”,“离形去肢”造成了“以身为殉”的假象,但庄子不是抛弃“身体”,而是超越已经背道而走失的欲望之身,他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寻回“身体”。

一、“身体”的走失

“身体”作为生存的本体,在庄子看来大部分人都没有保护好“身体”,才会出现“小恐惴惴,大恐缦缦”。“身体”受到外界之物的扰乱,沾染了各种欲望,滋生出的欲念心志搅扰了“身体”的自然和谐状态。而儒家又给“身体”冠以所谓的“人文属性”,企图礼乐文化的尺度来衡量、规约“身体”,礼教制度破坏整个生命的自然原初平衡。

正如叔本华所说的,人的欲望是一种“饥饿意志”,庄子也看到了欲念心志的弊端。倘若“身体”过分依赖于外界事物,两者形成的不是平衡的关系,那么必然会带来“身体”沉溺于外的落空现象,因为欲望是“饥饿”的,而“身体”本身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欲望之身,无法满足自身的时候就会消毁自己。这显然不符合庄子的养生、处世哲学。《骄拇》云:“是故骄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翻徽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种大吕之非声乎?”庄子不止一次对声色现象给予了批判。另一方面,“身体”作为生命的整体而展开,它受到了更多无形的欲望的驱使。人们惶恐不安,忧心忡忡,“身体“疲惫不堪,这是“与物相刃相靡”的结果。

三、养神保身的追求

“身体”是否是通向大道的羁绊?庄子学说是否是一种“以身为殉”的心灵学说?庄子讲求养神,而养神似乎是建立在对“身体”的抛弃、忘却,甚至罢黜上,但事实上“以身为殉”的说法是对《庄子》的误读。“超越”不等于“罢黜”、“抛弃”、“牺牲”,庄子通过养神等方法超越“身体”以寻回“身体”。

当“身体”走失后,庄子不是罢黜“身体”,而是寻回“身体”。那么,如何寻回“身体”?庄子提倡养神,“坐忘”,“万物齐一”,“虚静”等,无一不是对“身体”的超越,以寻回返璞归真之身。正如梅洛·庞蒂所说:“为了拥有自己,应该从离开自己开始,为了看世界本身,首先应该远离世界。”先排除“身体”沉重的欲望和“成心”,才能获得一个澄清纯粹的“身体”,“超越”的目的是为了“寻回”。

四、“身体”的寻回

庄子最终要寻回的是自然之身,天人合一之身。“自然”,在《庄子》一书中一般是“自然而然”、“顺应自然”,“非他使然”的意思,即人不被外界的力量所驱使、控制,回归到自然性的生存状态,人以无知无欲的“素朴”心态安居乐业。“古之人,混芒之中,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缮性》)在这样淳朴的风气中,所有的人都处于纯粹而无杂念的状态,“身体”没有外界的拉力作用,欲念不会得到滋生,人们甚至不知道疲惫、痛苦,一切都如“水到渠成”那么自然而然。

五、结语

庄子并不是站在“反身性”的维度,《庄子》也不是一部“以身为殉”的心灵学说书。《庄子》更是站在生命整体的角度来诠释“身体”,“身体”是生存的根本。“心斋”、“坐忘”,“吾丧我”,通过养神来超越欲望之身、失衡之身,庄子不是抛弃“身体”而是要寻回“身体”,寻回返璞归真的“身体”。这种“身体”是顺道而行,自然而然的存在,与天地并生!

参考文献:

[1]张松辉.庄子译注与解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钱穆.老庄通辨[M].北京:三联书店,2002

[4]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程相占译.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符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张再林.走向“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J].江苏社会科学,2008(3):23-27.

[7]张再林.中国古代身体美学的蕴含与特征[J].河北学刊,2010(3):33-38.

作者简介:叶雯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学。

上一篇:也说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 下一篇: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