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推动企业的发展

时间:2022-10-02 08:37:50

通过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推动企业的发展

【摘 要】本文通过对QC小组活动的介绍,阐述了QC小组活动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QC活动;推动;企业发展

我公司是施工单位,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已经十余年了,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获得了公司的高度认可,成为公司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QC小组活动来源于群众,扎根基层,普通员工参与性较强,具有自主性、群众性和民主性。这样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群策群力。我公司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推动QC小组的建设。公司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与各项目部签订了管理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了集团公司内部管理目标体系,明确了各直属单位的主要责任,强调施工的过程控制,确立了以管理目标责任书为核心的管理责任制。为保证管理目标责任书的适宜性、有效性,需要对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目标的末端涉及到每一名员工,达到目标的方法就是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公司要求每个工程项目至少要有2项QC活动成果,公司每年组织一次QC活动成果评选活动,评出的优秀成果将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评选活动,目前公司的QC成果已经是硕果累累,渗透到施工管理的各各方面。

一、开展QC小组活动要紧抓“小、实、活、新”的原则。

求实创新是QC小组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实”是“新”的基础,“新”是“实”的动力,QC小组活动首先要求实,然后才去创新。

QC小组活动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围绕目标和存在的实际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决不能死板硬套,事后编造,要做到活动全过程都是实实在在的,记录 要真实,材料要详实,成果要扎实,效益要实在,这样才能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小组活动也就没有开展的必要。QC小组活动要与建筑产品创品牌、企 业创质量管理奖相结合,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得运作相结合,这样QC小组活动的开展才能生机勃勃,取得更大的效果。

求实之余, 还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创新,不能老一套、旧模式,成果上要体现科技含量、技术进步。如有的QC成果紧密联系国际、国家、省、市、企业的“四新技术”的 应用或者实践研究,很有技术创新的概念。发表形式上也要创新,发表工具上要积极采用多媒体和高科技手段等,在国际、国内一些重大的成果会上,我们也经 常对一些制作精良的动画成果感到惊讶,有的QC成果的展示水平已达到了广告展示、电影展示的部分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

“小”和 “活”是QC小组活动主题,对创新构成了铺垫作用。“小”可以更专注,从而在短期内相对容易激发群众的创造力,产生宝贵的QC成果。例如,我司曾经通过 QC小组活动推广使用过一种模板定型活动夹具,应用收效非常明显,大大减少了线性钢材的消耗、简化了支模的繁琐细节,在短期内体会到QC活动成果的价值。 “活”就是灵活,主要包括思维灵活变化,可以不拘一格,激发应变思维,上面所说的QC形式的灵活变化也在其中之列。又例如曾经有关部门规定淘退单绳提 升机,如何淘退法,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最佳的途径首先技术改造,在实践中我们开展对传统提升机械进行改造的QC小组活动,使淘汰的设备 得到合法安全使用,节约了成本,发挥了效益,体现了“活”的意义。

二、开展QC小组重要作用

通过对QC小组的特点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QC小组的建立和发展是符合企业质量管理发展的要求的。通过建立QC小组,可以使企业的管理由粗到细,由笼统到精细。QC小组在企业中的作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企业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素质。

QC小组的成员在针对一个质量问题进行改进之前,一般都要进行专项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培训、学习,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员工智力可以得到充分开发,通过不断发掘员工的潜能,来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素质。

2、有利于预防企业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QC小组的建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选题即“大家一起来改善什么?”来从小的方面、从精细的方面来改善企业的质量问题。其实企业所呈现出来大的质量问题,有可能只是一个工序或一个步骤的问题所引起的。QC小组的改进质量的方向也正是针对着一个工序或一个步骤的问题,通过鱼刺图等相关分析方法,找出其主要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改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目的。

3、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

QC小组的组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由同一班组的几个人(或一个人),根据想要选择的课题内容,推举一位组长(或邀请几位同事),共同商定是否组成一个QC小组,给小组取个什么名字,先要选个什么课题,确认组长人选。

这种组建通常适用于那些由同一班组内的部分成员组成的现场型和管理型的QC小组。他们所选的课题一般都是自己身边的、力所能及的较小问题。

(2)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这是当前较普遍采用的。首先,由企业主管QC小组活动的部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全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的设想方案,然后与项目部的领导协商,达成共识后,由项目部与QC小组活动的主管部门共同确定本单位应建几个QC小组,并提出组长人选,进而与组长一起物色每个QC小组所需的组员,所选的课题内容。

这种组建程序较普遍地被“三结合”技术攻关型QC小组所采用。这类QC小组所选择的课题往往都是企业急需解决的、有较大难度、牵涉面较广的技术、设备、工艺问题,需要企业为QC小组活动提供一定的技术、资金条件。

(3)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

这是介于上面两种之间的一种。它通常是由上级推荐课题范围,以下级讨论认可,上下协商来组建。这主要是涉及组长和组员人选的确定,课题内容的初步选择等问题,其他程序与前两种相同。这样组建小组,可取前两种所长,避其所短,应积极倡导。

由QC小组的组建形式可以看出,QC小组的建立适用于全企业的范围内,可以由员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企业直接划分。由于组建形式的灵活性和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了员工的主动参与能力,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全员参与。

4、有利于改善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分工的精细化,使得员工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彼此都很陌生,甚至在一个企业中多年,也不能认识。但QC小组改进质量的要求,使得在组建人员时不能只考虑一个部门一个工种的人员,而要是多层次多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这就使得不同工种不同部门的人员有了认识的契机,同时通过共同对一个问题目标的改进提高,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从而改善的员工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

5、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在建立QC小组之时,对相应人员进行了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相应培训,由于人员可能涵盖了企业的多个部门多个工种的相关人员,在提高员工的管理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改善企业的管理工作。而QC小组对于企业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由点盖面,从而循环上进的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6、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职工岗位成才。

QC课题的选择、分析和解决过程,是要通过小组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运用到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树图、关联图等等多种质量分析方法;需要员工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取长补短;需要员工在本职岗位上提高技能。

上一篇: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深基坑支护施工要点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