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香日德坼堠始建年代浅议

时间:2022-10-02 07:05:21

摘 要:坼堠又作斥候,也称烽火台,相当于近当代的碉堡、哨卡。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现存的两处坼堠始建于何时迄无定论。本文在实地考察并采信考古学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香日德斥堠很可能始建于王莽当权的西汉末年的观点,认为它或许是《后汉书·西羌传》所言“边海亭燧相望焉”的“边海亭燧”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香日德斥堠;西海郡所辖5县;边海亭燧;羌中道

中图分类号:K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4-0136-03

收稿日期:2013-09-20

作者简介: 崔永红(1949-),男,甘肃古浪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主要从事青海地方史研究。

Discussion on Building Time of Che Hou in Xiangride, Doulan

CUI Yong-hong

Abstract: Che Hou is beacon tower in fact, just like a pillbox or ligature ,is eaqual of fort of modern time. The building time of the two Che Hou, still existing in Xiangride,Haixi Mongoli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Qinghai province, can not be confirmed. The paper proposed that the CHe Hou might be built at the end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hen Wangmang was in power on the base of field visit and suggestions of relevant experts. It might be the parts mentioned in 《History of Later Han Dynasty.Biography of Western Qiang》, it reads “Pavilion at the border lake and beacon-fire tower look at each other .”

Key words: Che Hou in Xiangride; Five counties Governed by Xihai Prefecture; Pavilion and Beacon-fire Tower at the Border Lake. Qiangzhong Road

一、都兰县香日德斥堠概况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现存两处坼堠,分别被当地人称为“南坼堠”、“北坼堠”。这两处坼堠都建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相距约5公里,一南一北,遥遥相望。据辞书解释,坼堠又写作斥候,侦察的意思。坼堠也称烽火台、烽墩,相当于近代的碉堡,当代的哨卡、瞭望台。2010年8月16日,笔者随都兰县组织的“吐谷浑与丝绸之路文化研讨会”与会人员,共同亲临南坼堠进行了实地考察。见坼堠建在一个七八十米高的小石山上,这里视野很开阔,北边距离香日德古城(镇中心加油站处)约300米,西边紧邻香日德河。坼堠由黄土夯筑而成,破坏比较严重,原先似大体呈方形,现在只存西墙和北墙,其余已坍塌,所存墙体多处有通透的蚀孔。墙体中部近一米高的一段是由土坯垒砌的。同行的有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永良先生,他提醒大家在附近寻找陶片,众人发现了一些汉代的细泥灰黑陶片和魏晋时期的夹砂陶片,还有诺木洪文化的陶片。李永良先生认为,这座坼堠从形制看,应是汉代的。特别是墙中土坯比较大,有切割痕迹,这正是汉代的特点,这种风格在河西走廊出现过。李先生从事甘肃河西地区汉、晋考古研究30余年,是资深考古学专家,他的观点令大家信服。他说,就连坼堠的名称也保留了汉代“坼堠台”的叫法。这处坼堠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迹,其时代应在战国至魏晋之间,南北朝时代吐谷浑使用过是可能的。在18日的研讨会上,李永良先生再次阐述了这个观点。他说,香日德汉代烽火台的结构为两层,犹如碉楼,上层是瞭望的,东、西、南、北有四个小窗口,可插“转射”,即既可从孔中瞭望、射击,也可以从里面堵住的设置;底下是住人的,可住三至五人。发现的陶片应是储水用的。顶部残存房椽上压木条的现象,在甘肃敦煌见过。南、北两个坼堠相距五公里,正符合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的汉制。

关于南坼堠,曾在都兰工作30多年的程起骏先生多次考察过,他在《古老神秘的都兰》一书中对这座坼堠是这样描述的:南坼堠台“为两层夯筑结构,下层为斥堠兵的住宿室,约4米见方;上层为瞭望塔和报警室,约3米见方,可以监视各方向来犯之敌。斥堠台夯筑方法奇特,夯筑层中夹有直径10厘米左右的柏木椽子,间隔约10厘米排列,起加固作用,类似现代钢筋水泥建筑中的钢筋作用。”[1]不过,程起骏先生认为,南、北坼堠台与香日德古城都可能是吐谷浑人所留的遗迹。

二、香日德斥堠很可能由西汉末年的

汉族移民所建

虽然没有做正式考古发掘,但资深考古学专家李永良先生提出香日德南、北坼堠属于汉代,与会者对此没有持反对观点的,这一推论显然很值得重视。①以此推论为基点,笔者认为,如能得到史书记载的支持,汉代说将更加值得信据。经查阅史料,遗迹与文献多少能联系在一起的也并非没有。初步推测,香日德南、北坼堠台很可能始建于王莽当权的西汉末年。

据《汉书》记载,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权臣“安汉公”王莽为了追求四海会同、“四海一统”的舆论效果,经奏请王政君太后同意后,在龙夷城(今青海省海晏县三角城)设立了西海郡。史书原文如下:

莽既致太平,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怀黄支,唯西方未有加。乃遣中郎将平宪等多持金币诱塞外羌,使献地,愿内属。宪等奏言:“羌豪良愿等种,人口可万二千人,愿为内臣,献鲜水海、允谷盐池,平地美草皆予汉民,自居险阻处为籓蔽。问良愿降意,对曰:‘太皇太后圣明,安汉公至仁,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或禾长丈余,或一粟三米,或不种自生,或茧不蚕自成,甘露从天下,醴泉自地出,凤皇来仪,神爵降集。从四岁以来,羌人无所疾苦,故思乐内属。’宜以时处业,置属国领护。”事下莽,莽复奏曰:“太后秉统数年,恩泽洋溢,和气四塞,绝域殊俗,靡不慕义。越裳氏重译献白雉,黄支自三万里贡生犀,东夷王度大海奉国珍,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今西域良愿等复举地为臣妾,昔唐尧横被四表,亦亡以加之。今谨案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未有西海郡,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奏可。”[2]

上面引文中的“鲜水海”即青海湖,“允谷”即今共和县切吉旷原,“盐池”即今茶卡盐湖,“良愿”等是生活在环青海湖地区的卑禾羌的首领。从引文可知,良愿等首领显然收受了重金,才答应了汉中郎将平宪等的要求,“自愿”献出“平地美草”之地给汉朝廷。很快,西海郡的设立成为事实。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称帝后,曾派人在西海郡城中雕制安放了“虎符石匮”。虎符石匮系由整块花岗岩雕刻而成,石虎的基座上阴刻有三行篆字,从右到左为:“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共22字。[3]“西海郡虎符石匮”的出土,印证了史书的记载,也铁板钉钉地告诉人们,西海郡治所的确切位置就在今青海海晏县三角城。《后汉书·西羌传》中也有王莽设西海郡的记载:“至王莽辅政,欲燿威德,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羌,使共献西海之地,初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4]由此可知,西海郡共辖5县,但5县的名称除与郡同在一地的龙夷县外,其余4县没有留下记载。然而这5县均分布在青海湖四周已经明确,因为5县的县城故址于20世纪70、80年代都已被青海省文物考古部门找到,它们分别是:今海晏县三角城(龙夷县、西海郡城,城呈梯形,东西长600~650米,南北宽600米,有东、西、南、北4门)、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古城、刚察县吉尔孟乡北向阳古城、共和县曲沟乡曹多隆古城、兴海县河卡乡宁曲村支东加拉古城。②后4城规模都比三角城小,一般为300~400米见方。这些古城都建筑在视野比较开阔的黄土地带,并且都是同一时期的建筑。近年来城内多次采集到汉代和王莽时期的五铢钱和货布、货泉、大泉五十钱等货币。另外,在今青海刚察县吉尔孟乡东南发现有南向阳古城,在该县青海湖北山南麓发现有114公里古城(因城址在环湖公路114公里处而得名),此二城规模更小,分别为100米左右见方,据考应为王莽时建筑的亭城。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应在西海郡辖区内。都兰县香日德地区可能属于上述5县中的某县管辖。过去读《后汉书·西羌传》中“边海亭燧相望焉”这句话时,只考虑到分布在环青海湖的5处县城,以为县城之间有驿道,有亭、燧,如此而已,从未往茶卡以西更远的都兰县想过。现在看,再向茶卡以西延伸一二百公里或许仍在《后汉书·西羌传》所言“边海”的范围内,香日德坼堠很有可能是西汉末年所筑“边海亭燧”的组成部分。清代后期曾将居牧于今都兰县的日安族列入“环海八族”之一,可见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都兰县也属于环青海湖地区。汉代可能亦是如此。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西海郡设立后,王莽“又增法五十条,犯者徙之西海。徙者以千万数,民始怨矣。”[5]王莽订立严法,违法者即被强迫迁徙到西部自然条件较差的西海郡,被强迁者“以千万数”,以致引起百姓怨怒。《汉书·平帝纪》也记载说,元始四年(4年)夏,“置西海郡,徙天下犯禁者处之。”[6]成千上万内地汉族人被迁到今青海西部,都兰县香日德地区可能也不例外。因为此处是柴达木盆地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气候较周边温和,灌溉便利,宜农宜牧。这里是青海青铜器时代著名的诺木洪文化重要分布区,在距今2900年前已有原始农业。“香日德”,蒙古语意为“方城”,藏语意为“树木多的地方”,这里素有“柴达木粮仓”、“戈壁绿洲”之称,是惯于经营农业的内地汉族移民相对乐于居住的去处。由此推测,都兰县香日德坼堠很可能是公元4年及以后数年迁居这里的汉族人修的。据史籍记载,王莽居摄元年(6年),羌人首领“庞恬、傅幡等怨莽夺其地作西海郡,反攻西海太守程永,永奔走。莽诛永,遣护羌校尉窦况击之”。[7]西海郡太守程永面对羌人的攻击,弃城逃走,后被王莽处死。次年(7年)春,护羌校尉窦况等击败羌人,恢复了西海郡。可见当时新莽政权与羌人的争夺是比较激烈的,烽燧、城池等设施有很大的实际功用。“王莽末,四夷内侵,及莽败,众羌遂还据[西海]为寇”[8]。新地皇四年(23年),王莽政权,西海郡废弃(总共存在19年)。但香日德坼堠长久地保留了下来,后来被居住在这里的其他民族或政权如吐谷浑、吐蕃、蒙古人等加以利用,它发挥侦候报警作用的时间应该是很长的。

三、香日德坼堠与羌中道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不仅对促进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作为中国同中亚、西亚以及欧、非地区各国商业联系和友好往来的交通要津,载誉于世界文明史册。青海古道作为古丝绸之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约从距今4000年前的远古社会即开始存在,早期应叫“玉石之路”(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据专家考证来自新疆和田即是明证),西汉以后称丝绸之路,在汉以后的各代又有了更大的发展。羌中道是经河湟地区、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古代通道名,是东西横贯甘青地区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因地属羌人而得名。羌中道以鲜水海(今青海湖)为中心,东至陇西(治今甘肃临洮南),称河湟道;西至鄯善(治今新疆若羌),称婼羌道。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归时,吸取前往匈奴时被拘留的教训,“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即改行南道,依傍南山,经于阗(今新疆和田)、且末、鄯善,向东南经阿尔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张骞本打算取道“羌中”返汉,但不幸“复为匈奴所得”[9],再次被拘押年余,才乘匈奴内乱之机得以逃归,实际上他并没有途经青海。

史载,“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10]汉武帝时,为了联络西域各国,开辟东西交通,曾在今甘肃河西地区分段修筑障、塞、烽、燧、关等设施,许多遗迹至今尚存。但史籍从未见汉代在柴达木盆地建障塞烽燧(或坼堠)的明确记载。假如都兰县香日德坼堠为西汉末年的汉族移民所建的观点成立,那么,这一发现有重大意义,它填补了丝绸之路“羌中道”汉代在柴达木盆地重要实物证据的空白。

西汉设河西四郡后,丝绸之路东段主道“河西道”畅通无阻,羌中道遂成为河西通道的一条辅道。古青海路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隔祁连山而平行,自汉以后,两路交替使用。河西道畅通,青海路作用相对变小;河西道一旦壅阻,则青海路的作用变大。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青海道与河西道以及丝绸之路其他支线对于控制西域,沟通中西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共同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实地考察并采信考古学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香日德坼堠很可能始建于王莽当权的西汉末年的观点,认为它或许是《后汉书·西羌传》所言“边海亭燧相望焉”的“边海亭燧”的组成部分。如果此说成立,香日德坼堠不仅填补了丝绸之路“羌中道”汉代在柴达木盆地重要实物证据的空白,而且将汉族人成批迁居柴达木盆地腹地的历史,由过去熟知的始于在吐谷浑故地设郡县的隋炀帝时期,又向前提了几百年。很可能修筑了香日德南北坼堠的汉族移民绝大部分定居于此地,后来渐渐融入羌人之中。王莽所设西海郡把柴达木盆地的部分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版图以内,对促进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祖国疆域及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香日德南、北坼堠台与香日德古城是何关系?目前尚不明确。如能对古城做科学发掘,就有望得出其建造年代以及与之相关其他问题的最终定论。

注释:

①笔者1982年3~5月间在甘肃省博物馆实习时即与李永良先生认识,此文草成后,又电话征询过他的意见,他仍然坚持认为从形制看汉代说没什么问题,也同意发表此文,只是谦虚地说,文中不必提他的名字,只需文后注明曾与他讨论过即行。

②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湖环湖考古调查》,《考古》,1984年第3期;李智信:《青海古城考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194页。

参考文献:

[1]程起骏.古老神秘的都兰[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207.

[2][5][7][东汉]班固.汉书,卷99,王莽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4077.4077~4078.4087.

[3]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主编.青海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49.

[4][8][10][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7,西羌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2878.2878.2876.

[6][东汉]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Z].北京:中华书局,1962:357.

[9][东汉]班固.汉书,卷61,张骞传[Z].北京:中华书局,1962:2689.

上一篇: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解析 下一篇:年底理财选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