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2 06:56:11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情况

自2011年8月起,威海市认真组织开展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试点工作。各区(市)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了“考核试行办法”,由卫生部门负责组织考核,编办全程监督指导,考核方案和结果报事考办。在考核结果运用上,主要采取了四个结合:与干部提拔任用相结合,与单位评先创优相结合,与职工工资奖金发放相结合,与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相结合。威海经济区率先在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一体化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月小考、季调度、年总评”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同功能定位,从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群众满意度等几个方面,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兑现各项财政补助挂钩。有效地避免了被考单位突击应付的现象,强化了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监管。去年底,中央、省市编办先后转发了他们的经验。威海高新区在2012年度依据考评结果发放各级政策性补助,对6家先进单位和16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健康发展。乳山市在16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开展了绩效考核工作试点,考核主要包括事业单位法人监督管理、事业单位法人开展业务活动、事业单位法人公众满意度三方面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法定代表人优先提拔使用。荣成市指导有关部门与各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基层医疗机构综合目标责任书》,对考核不足80分或有否定指标情形之一者,视为年度考核不合格,单位和院长不能参加评先选优,并对考核排名最后2名医院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文登市在考核中既看满意度,又查投诉率,结果与法定代表人目标责任制 挂钩。环翠区对绩效考核优秀的单位,工作人员优秀的比例由15%提高至20%,对考核不合格的镇级医院、村卫生室,按照补助标准的70%拨付,扣减的部分用于奖励优秀单位。通过绩效考核,调动了主管部门及被考核单位参与的积极性,事业单位自身管理与建设水平得到加强,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积极开展事业绩效考核工作,各级编办初步履行了监管职能,探索了新的事业单位监管方式,掌握了部分事业单位运营真实情况,积累了加强事业单位常态化管理的经验。2013年7月,按照省里要求,全市加快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进度。召开了推行工作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决定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扩大范围,确定第二批试点单位240家,其中,市直在教育和医疗卫生系统确定试点单位28家,各市区也结合实际,在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等系统确定试点单位212家。

二、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原因

一是基层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存有认识误区。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上是铁板一块,长期左右着人们的惯性思维,反正都是国家的“钢窗户”、“铁门板”,潜意识里觉得考与不考一个样。有部分人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年年有目标绩效考核,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多此一举;也有的觉得,绩效考核与过去主管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区别不大,换汤不换药,产生的实质效果也不会明显。因此,对于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基层部分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仍然存有模糊认识,心里“不买账”,对新形势下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缺乏正确认识。

二是部分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迟疑不决。在扩大考核试点单位调研过程中,基层一些主管部门、事业单位代表认为,事业单位行业众多,量大面广,特点各异。开展绩效考核有好处,现有的考核方式、方法和标准也比较全面,共性的指标大家都一样,个性的指标在同类事业单位适用,相对于其他类别的事业单位就不一定适用。即使是同类事业单位,不同规格、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也不一定适用。如果绩效考核的方式、方法不灵活,考核标准的科学性、针对性不足,一把尺子量到底,就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一些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状况。尤其是目前情况下,也不可能由上至下组织专家进一步明细各类考核标准。这样一来,推行绩效考核,扩大试点范围意义不大。由此带来了行动上的不自觉,执行过程中的迟疑不决。

三是公众满意度调查不能全面反映调查效果。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同时,两级编办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调查。有的部门、单位反映,事业单位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各不相同,对于一些社会服务面较窄、业务单纯,甚至只对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服务的事业单位,在确定调查对象时难度较大,而较少的调查对象选择范围将直接影响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合理性、真实性。还有的提出,对于一些社会服务面较宽,又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矛盾焦点比较集中的事业单位,仅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电话访问,形式比较单一,特别是被访问对象层次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不能全面反映调查效果,有失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办法探讨

一要环环紧扣抓共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各级编办独立设置后直面的全新课题。下一步要积极开展四项工作,巩固试点成果,创新工作局面。一是进一步取得各级党委、政府认可。采取上下联动做工作的办法,邀请上级领导、有关专家到地方办班讲课,进行专题指导,充当工作推手。编办组织专门力量,认真进行专题研究和培训,向大家说明实施考核的理由。二是进一步取得相关部门认同。明确考核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起草绩效考核相关配套文件和分类实施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使文件起草和征求意见的=过程,成为考核信息公开、形成工作共识的过程。三是将考核结果纳入其主管部门年度目标考核总成绩,调动主管部门参与积极性。会同举办单位确定试点,审查上报行业考核标准,召开新闻会,通告绩效考核信息,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众进行日常监督。四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考核原则,实事求是公开考核信息,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切实兑现奖惩结果,进一步打牢扩展工作基础。

二要稳稳当当搞试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扩大试点工作,各个环节要稳稳当当,步步为营。威海的实践证明,进度宁可慢一点,步子宁可小一点,但实施工作一定要积极稳妥,保证试点一批,成功一批。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组织保障功能,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为考核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做到与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在时间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紧密衔接,同频共振,填补夯实“大考核”体系空白,形成较为完整的公共监管机制。二是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坚持党委、政府的要求是什么、事业单位的职责是什么、编办就考核什么的思路,突出公益职能,共性指标由市事考办负责实施,个性指标由行业、部门制定并报考核委员会审定,事考办全程监督指导实施。三是规范操作流程。考核主要分为自评申报、考核预告、现场检查、社会评价、专业评审、确定等次和公示备案等七个步骤进行。四是强化监督管理结果运用。坚持与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现场核查和个别抽查相结合,严格共性指标考核结果,依据事业单位考核等次,实行分类和动态管理。五是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公益性强、服务范围较广的教育、卫生和农林水系统事业单位开展绩效考核,为全面铺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积累丰富经验。

三要实实在在破难题。扩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难点会存在不少,贵在先易后难,不断补缺完善。一是要注意规范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事业单位不同特点,加强对个性指标的研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考核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二是要注意健全日常监督管理台账。搞好实地核查、重点抽查情况的存档备案,为共性指标考核提供详实依据。三是要注意加强监管办法配套,严控事业单位职责范围,跟踪目标任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调度,督促事业单位职责履行。四是要注意保持与联席监管成员单位的协调衔接。及时征求意见,通报有关情况,保持监管工作的连续性。五是要注意开展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的方式、方法。积极采取公众喜闻乐见、被考核对象容易接受的多种灵活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测评。六是要注意争取经费保障。考核工作应当有财政专项经费列支,扩大考核试点工作没有财力支撑进展不会顺利。如统计部门或社会民意调查中介实施调查,抽样应不少于一至二百个,一个有效电话按有关规定就要收取十多元,加上其他的工作费用及兑现的奖励经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七是要注意扩大试点单位的选择。行政支持类谨慎试点,生产经营类暂缓试点,公益服务类适宜试点。八是要注意保持宣传力度。采取不同的宣传手段渲染工作氛围,考核推行的动员会、结果兑现的新闻会规格要高,应保持在扩大试点工作始终。九是要注意区分不同考核类别。阐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考核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避免引起各方面的误解。十是要注意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精通考核业务的工作队伍。借调有关单位工作人员临时帮助工作,责任性不能够充分发挥,不利于人员队伍长期建设。作者单位:威海市编办 E:WJJ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对策

上一篇:事业单位改革报告公开专栏 下一篇:“来了就不想走”的魅力 工银瑞信,人才、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