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及景观效应分析

时间:2022-10-02 06:40:47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及景观效应分析

摘要:城市道路的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内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提高道路服务质量、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及美化城镇景观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植物 配置 景观效应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的廊道,联系了城市的各个板块,是实现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构架。宜人的道路绿化,不仅能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改善小气候、组织维护交通、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还能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因此做好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在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1]。下面我们从行道树选择和主干道绿化形式方面,逐步探讨绿化植物配置中所需要注意的原则和问题,以及所产生的景观效应。

一.行道树选择的原则和问题

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成功与否,以及所能产生的景观效果如何,其中绿化植物的选择至关重要,行道树的种类和功能各不相同,如乔木在街道绿化中, 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而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因此对于行道树的选用,应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既要注意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也要考虑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具体来说应当注意以下方面[2]:

1.因地制宜,选择合适行道树

行道树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即使是城市内外的各个区域,生态条件也有较大的差异,不论是乡土树种还是外来树种,在复杂的城镇环境中都有一个能否适应的问题[3]。因此在选择行道树时,必须弄清各个树种的生态特性,摸清城市环境特点,尽量选用适生树种,从而提高行道树的抗病虫害能力,易于成活,充分发挥绿化环境、美化景观的功能。

2.丰富行道树种类,注意层次

由于城乡生态环境复杂和绿化功能的要求较多,这就需要我们丰富行道树的种类,注意层次分配。根据城市功能需要和行道树的种类,我们不能仅限于采用当地树种,以免造成行道树的单调不足之缺,我们可以利用乡土适生植物与常用绿化植物合理结合,合理利用乡土植物不仅能丰富景观效应,而且节约资源,也可以采用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的原则,从国外引进行道树,通过精心的筛选和驯服适合本地生长,让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使模纹的设计更加合理。常见行道树种类有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枫树、喜树、银杏、杂交马褂木、樟树、广玉兰、乐昌含笑、女贞、青桐、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榕树、水杉等[5]。

3.植物配置模式要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发挥绿化植物的功能和美观效果,绿化植物的配置模式应避免不合理、单调、和造作,不同的地段要结合这个地段的特征合理设置。在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采用树带式配置模式,即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大于一米五,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树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采用树池式,即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4]。

4.兼顾近期和远期树种规划

行道树的种类很多,其生长周期各不相同,速生树种生长周期短,易于衰老凋残,从而影响绿化效果,因此在道路绿化时,就要注意近期与远期兼顾,速生树种与慢性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在速生树种中间植寿命长的树种,如银杏等,则在速生树种淘汰后,慢生长命树种常在,继续发挥绿荫效果,避免脱节[5]。

5.生态效益和实用性相结合

行道树的生态功能为遮荫、净化空气、吸附尘埃、隔离噪音以及美化观赏等,都是重要的选择标准。但树种本身的经济利用价值也是行道树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之一。若能提供优良用材、果实、油料、药材、香料等副产品,更是一举多得。

二.绿化植物的景观效应

1.起到生物平衡城市生态的作用

尽情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的城市居民,同时也承受着人口密集、车辆增多、自然环境污染等城市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烦恼。人们逐步认识到,在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6]。道路绿地具有促进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能量与物质交换的作用,是城市水循环和碳循环的主要载体,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御灾、吸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气候、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7],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2.起到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经统计,在城市面积中,道路的面积所占比例在城市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道路作为构成城市形象第一要素,具有主导地位,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3.起到良好的景观效应

道路绿化除了具备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改善小气候、组织维护交通等实用功能外,还能起到良好的景观效应,国内外很多城市由于宜人的道路绿化,从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景观效果,如日本的垂柳、樱花,法国巴黎的七叶树,我国北京的槐树,南京的雪松、悬铃木,杭州南山路的悬铃木等,温州的香樟等均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给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7]。

根据各道路的特点,以及美化树种的多样性,绿化植物配置所起到的景观效应也各不相同,选择行道树时应各有特点。在城市主干道特别是国道、省道上,树种选择标准要高,可在生长速度中等的种类中选择,这类行道树一般树型高大、冠形优美,使人行道树有雄伟之感,亚热带、热带地区宜选夏季枝叶密生,易成绿荫的行道树,如悬铃木、香樟、无患子等可成绿荫通道,北方地区宜选落叶树种,冬天落叶会增加阳光照射,使人有暖和感,如毛白杨的树冠宏大,可使夏日的林荫道,到了冬季变成了阳光通道。在次干道上绿化植物可选用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其景观效应比较多姿多彩,有观赏树干、观叶、赏花、赏果、闻香等多种类型。

三.结语

道路绿化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精神文明, 宜人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努力做好道路的绿化工作,使其充分发挥绿化和改善城市的功能,让我们城市面貌更加整洁和美好,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参考文献:[1] 陈秀梅,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1997.

[2] 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何小弟,行道树种的合理选择与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2

[4]陈明赞,夏克云.城市行道树存在的问题及养护管理措施[J].农村服务,2012(6).

[5]吴海静.浅议园林绿化中如何选择行道树[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4).

[6]毕伟.构成城市肌体骨架道路绿地设计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6)

[7]刘宁.城市道路绿地设计[J].安徽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3)

上一篇:岩土勘察中的细节要点概述 下一篇:厚板转换层结构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