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分析

时间:2022-10-02 04:49:20

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头孢美唑应用于吸入性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理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前者给予静脉滴定头孢美唑钠治疗,后者给予静脉滴定头孢唑啉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头孢美唑;疗效;药理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38-01

吸入性肺炎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多由于咳嗽反应、吞咽功能等而引起食管、胃反流物以及鼻咽部分泌物等误吸入支气管、气管及肺部,进而导致支气管发生阻塞,肺组织远端发生萎陷以及肺实质出现感染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穷迫、呼吸衰竭等[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孢美唑进行治疗,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将我院 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24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男128例,女112例;年龄24~82岁,平均(58.2±6.9)岁,体质量48~84kg,平均(64.16±7.73)kg。病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内科学》中对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X线提示双肺沿气管走向出现点片状密度增高影;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增高;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及痰不易咳出等临床症状;双肺可闻及湿罗音等。(2)排除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胃肠道疾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其他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患者;(3)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且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军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诸如患者呼吸道异物的清除,促进排痰,吸氧,补液,维持酸碱、电解质、水等平衡,良好的营养支持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头孢美唑钠(剂量:1.0g;国药准字:H20052403,规格0.5g,福建福抗药业)+5%葡萄糖注射液(剂量:100mL),静脉滴定,1次/12h;对照组头孢唑啉钠(剂量:1.0g;国药准字:H20043231,规格1.0g,北京太洋药业)+5%葡萄糖注射液(剂量:100mL),静脉滴定,1次/12h。两组均连续给药1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分为三级,即显效:患者咳痰、咳嗽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用药5d内),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实验室检查显示降至正常范围,X线提示肺部阴影吸收;有效:患者咳痰、咳嗽症状明显,体温恢复正常(用药7d内),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实验室检查显示降至正常范围,X线提示肺部阴影大部分吸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用药后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8.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在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X2=8.1266,P

2.2 不良反应

在皮疹、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方面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X2=0.2402,P>0.01)

3 讨论

3.1 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机制 吸入性肺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发生于患者神志不清、医院性刺激、防御功能消失或减弱等情况下(异物很难在正常的吞咽反射和喉保护性反射条件下进入呼吸道),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发生率较高,这与该类患者的诸多生理性因素有关,如肺顺应性降低,肺活量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以及器官功能退化等。一旦异物进入呼吸道,细菌随之进入肺部并大量增殖,导致肺组织化脓性病变,该过程有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所致,尤以厌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最为常见。

3.2 头孢美唑的药理分析 头孢美唑(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的抗菌谱较广,其主要通过对病菌细胞壁的生成产生阻碍,进而有效地杀灭或抑制多种厌氧细菌及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经静脉进入机体后迅速发挥作用,其中肺、肾等部位药物浓度最高,在体内代谢非常缓慢,多在用药后24h从尿液排出(以药物原形),所以一般不会发生药物积累而导致中毒,安全性高。另外,由于在头孢烯母核的C原子(7位)加上了一个反式a-甲氧基,能够避免β-内酰胺酶的灭活作用,也可以杀灭某些耐头孢类抗生素的菌株[3]。头孢美唑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多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诸如呕吐、恶心、腹泻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皮疹等。此外,长期用药也可能引发菌群失衡,且与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能交叉反应等[3]。所以用药前需进行皮试,并严格按照说明及医嘱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头孢美唑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杏怡,李群,周新. 头孢美唑治疗吸人性肺炎1522例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内科杂志,2011,50(4):295-298

[2] 刘海红,王素梅. 吸入性肺炎56例临床特点及转归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8):923

[3] 屈伟红.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9):1047-1048

上一篇:老年人用药对麻醉的影响 下一篇: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