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国腾电子

时间:2022-10-02 04:40:05

风雨飘摇的国腾电子

7月19日,湖北宜昌警方公告称,国腾电子实际控制人、大股东何燕因涉嫌“非法经营”被刑拘;一周后,国腾电子公告称,公司监事会主席王心国失去联系。短短一周内,两位高层先后“消失”, 而公司股价自5月下旬之后就一蹶不振,国腾电子可谓处在风雨飘摇之夜。

国腾电子的费用分配构成已然有问题。该公司今年1季度毛利率为65.89%,对应的销售成本率为34.11%,而同期的销售期间费用率却高达55.93%。这意味着什么?国腾电子作为一家电子类产品的生产型企业,其费用支出金额,竟然超过了主营业务成本的支出金额。

国腾电子高管针对盈利的预测与实际相去甚远。先是在今年第1季度实现净利润约43万元的基础上,“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实现扭亏为盈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的警示及原因说明”部分明确标注为“不适用”,这就意味着彼时国腾电子认定半年报净利润的同比增减幅不会超过30%。

然而在7月13日的半年报业绩预告中,国腾电子却承认出现了较大金额亏损。前后仅仅相隔了两个多月,针对盈利的预测大相径庭,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该公司在今年1季报的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隐瞒预期亏损、误导投资者的问题。

更何况,以副总经理徐奕为代表的一众高管人员,集中在5月初,即实际控制人何燕出事前夕,就抛售了手中所持股份,涉及金额高达上千万元,从而避开了后来绵绵无期的下跌。减持时间点的把握与前后两次迥然不同的盈利预告,令人质疑这一切发生是如此之默契。

笔者同时还关注到,在1季报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约为43万元,而同期少数股东损益却多达276.19万元,这意味着该公司母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仅能勉强维持盈亏平衡,而控股公司却盈利情况良好,这也不禁让人产生了有向少数股东进行利益输送可能的猜疑。

而且,如果回看该公司的2012年年报,竟然能够发现其中潜藏了若干财务疑点,或许正是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变脸”埋下了伏笔。

现金流量“作祟”

根据国腾电子2012年年报现金流量表披露,“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科目发生额仅为4381.1万元,这代表该公司支付在人力成本项目上面的实际对价。

然而与此相对应的,资产负债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年度减少金额,即实际发放金额却高达6718.47万元,两组数据竟然相差2337.37万元。

数千万元的数据发生额差异背后,自然导致了如下质疑:国腾电子账面上体现的,已经支付出去的人力成本,为何没有体现在现金流量上面?该公司的人力成本是否真的已经全部支付了?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减少额显著高于“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科目发生额,势必对应着要么国腾电子隐瞒了现金支出金额,进而粉饰现金流量,要么就是记录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金额存在问题。

巨额费用陈述不实

再来看该公司的研发支出,对于这样一家电子科技行业的公司来说,研发支出是至关重要的资源配置项目之一,它构成了国腾电子日后发展的根基,但是该公司针对这一支出的信息披露却实在令人看不懂。

首先,根据2012年报董事会报告“研发投入”部分披露,当年全部研发投入金额为7123.82万元,其中包含资本化研发支出金额为3936.47万元,以此推算费用化的研发支出金额则应为3187.35万元。

然而,与此同时在年报的财务报告附注部分披露,管理费用项下包含的“直接研发费”科目发生额却为3151.43万元,与前述测算的费用化研发支出金额并不一致,少了约30万元。

其次,根据现金流量表附注显示,“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下包含的“研发费”支出金额仅为1158.91万元,与前面两组数据相差更大,将近2000万元的发生额差异。如果国腾电子费用支出信息披露无误,那么为何没有对应到现金支出金额上面呢?

笔者曾就相关问题联系国腾电子,但该公司拒绝解释。

上一篇:放宽限制工商登记改革更理性化 下一篇:西咸新区打造现代田园创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