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教育观念转变的继承与创新

时间:2022-10-02 02:20:04

浅说教育观念转变的继承与创新

【摘 要】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中,要注意对优秀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学习。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构建起符合时展要求的、正确的、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体系。在继承中要注意全盘接收和全盘否定两种倾向;在创新时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关键词】教育观念 转变 继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123-01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其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十分广泛。大到对教育的目的、功能、作用的认识,小到对某一教育现象、教学方法的看法。比如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现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减轻学生负担”,都是不同的教育观念。

和其他观念一样,教育观念的形成与转变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观上,个人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实践经验影响、制约着一个人的观念转变;客观上,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外来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战略均会影响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给学生补课、增加辅导、延长学习时间,一直被认为是老师爱岗敬业的表现。现在看来,这恰恰是教育效率低下的表现,是以牺牲学生健康为代价的得不偿失的做法。于是,许多地区提出了“减轻学生负担”这一响亮的口号,这就是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理念。但是,许多教师、家长对此并不十分认同。其实,这是当今追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深刻反映。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主动去认识、去实践,在反复的学习与实践中形成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人们思想认识的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是长期的文化积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从中国近代的历史可以看出,在每一种新的思想诞生之初,都有这样一种倾向:旧观念根深蒂固的人总是一味排斥、拒绝新观念,视其为洪水猛兽;受新观念影响的人又拼命拒绝旧观念,把它看作劣根孽种。这种排斥,往往水火不容,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同时,对自己接受的种种观念,又毫不保留地照单全收,甚至誓死保护。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中,要谨防这两种倾向。

要避免这两种倾向,就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首先,对大家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教育史。关于教育,每个时代有各自不同的认识,许多不合理的教育观念连同教育制度,都被历史淘汰了,但有许多教育理论却久而不衰,永放光芒,成为教学实践的灯塔,指引一代又一代的人走向成功,推动着教育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学记》上“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等理论,阐明了教与学的关系;“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敬孙务实敏,厥乃来”等理论,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禁于未发”“当其可”“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等,说明了教育应遵行的原则。这些理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论语》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理论,今天仍可作为教师道德的一部分。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古代的优秀教育理论,一定要认真学习,准确领会,潜心实践。

在继承的时候,一定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切忌照单全收。如“学而优则仕”“官其始”等观点,就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甚至像“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等极反动的观点,则要坚决反对,彻底摒弃。

对待外国教育理论也如此。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学习,同样是一个教师提升教育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来探讨,至今仍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把各种教育理论观点作对比,把握其本质,吸取于对我有利的养分。

对教育观念的继承与学习,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将传统的和外来的教育理论照单全收,也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而应将其拿来,拿来之后,或存放、或使用、或抛弃。

其次,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敢于创新,大胆实践。陶行知在艰苦的实践中,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从做中学”根植到中国教育的土壤中,使之更加璀璨夺目。李吉林和他的伙伴们通过多年努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景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开辟了一条使人耳目一新的优化教育环境的路子。这些无不说明,创新、实践是获得真理的根本途径。

但是,凡事须有“度”,创新也要有所依凭。创新须在研究了现代科学,特别是在研究了儿童心理学、自然科学、教育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再进行创新,切忌不切实际,耍花架子,搞“空想社会主义”、“”,想当然地尝试。突然之间,词语不抄了,古诗不背了,作业不改了,还美其名曰“减负”,“素质教育”。要知道,忽略了“智”育,也不能算是全面发展。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既要防“左”,也要防“右”;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唯其如此,在教育者思想上才会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先进的教育观念体系,真正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上一篇:浅谈英语教学如何突出学生主体 下一篇:高一学生轻松学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