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本地区,本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

时间:2022-10-02 01:37:19

充分利用本地区,本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让艺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小学艺术教育该如何发展?笔者以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应充分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文明的行为习惯,井以此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想象力、创造热情和创造力等。

一、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资源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

一个民族继承传统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首先继承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虽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汉族人民和五十五个民族人民共同谱写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就目前各中小学使用的音乐教材来看,少数民族音乐和民歌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而汉族的音乐作品却占了大量的篇幅。这样的教材其实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物,而使用这样的教材往往伤害了部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不利于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平衡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资源发展本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才能代代相传、繁衍生息。

事实上,民族的音乐要想得到发展,除了要让人们一代一代受到自己民族创造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外,关键还要有接班人。而现实却与实际相差甚远。比如,说苗族、侗族,这两种少数民族从小就有学歌的习惯,但进入学校后,老师教的全是汉族的歌曲很多苗族、侗族或其他民族的学生不会唱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这就严重影响了本地区、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资源、在本地区开设本土音乐文化艺术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本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熏陶,不断丰富本地区的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镤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可能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经济政策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给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中华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执行,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得到了尊重,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民族文化也获得了新生,产生了新的活力。

国家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重视人才,重视知识的政策的实施,也为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各种音乐培训、音乐活动的开展,不断推动着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向前发展,这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起了极大的作用,也为切实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无论是历史的原因,经济制度的改革,教育制度的改革,还是各地区、各民族对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感情,都为开发和充分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充分利用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构想

1.欣赏和学唱本地区、本民族的地方戏曲、民歌是增强学生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

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地方戏曲、每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如侗族大歌是多声部音乐,从来就被人们称为“山水和音”;彝族的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彩苗族的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花灯音乐蕴藏丰富,形态多姿,结构独特、声腔稳定、流布广泛。这些民族音乐颇有特点,如侗族“童声大歌”《小山羊》,结构紧凑,多声巧妙谐和,风格十分别致,它在合唱部分除了用美妙的声音模仿小山羊“咩、咩”的叫声外,两个声部还交替唱主旋律,使乐曲饱满、热烈而谐和。这种多声部的儿童歌曲是侗族特殊的“音乐产物”;彝族的《撒麻歌》以集体舞蹈歌唱的形式把“种麻、织布、做衣裳”的劳动过程作了艺术化的再现。突出了彝族民歌朴实,细腻的风格。欢畅、跳跃、并富有动作性,很有特点:苗族的《植树造林歌》曲调跳跃,热烈、富有芦笙舞益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儿童们劳动时的欢快情绪。教师应通过分析作品意义、了解作品背景、学唱、欣赏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熏陶,在进行民族教育的过程中,要强调音乐作品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整统一,引导学生热爱和重视本地区、本民族音乐作品,使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增强民族意识,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与国家。

2.营造民族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热爱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

要培养学生热爱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艺术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从学校来讲,不论在艺术课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要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教育。如:举办有关本地区、本民族艺术文化知识和作品的讲座,组织民乐学习小组,开展本民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等。在家庭方面,父母要鼓励子女学唱民歌、学习演奏民族乐器,让他们多听本民族的音乐。在社会方面,广播、电视、电影都要积极宣传本地区,本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学习、热爱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多给学生提供接触了解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机会,使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热爱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

总之,充分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发展中小学艺术教育,让学生学会歌颂我们的祖国、人民,赞颂英雄人物,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报国之志,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长期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教育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让民族情感之花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的内容,是增强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

上一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艺术教育教师资源共享的... 下一篇:筷子兄弟:那一对爆红网络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