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中

时间:2022-10-02 12:02:25

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中

现代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教育要面向社会,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有了这种素质,才能正确认识和参与竞争,才能形成竞争所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质,才能在面临或投入竞争时精神振奋,努力进取,提高效率。在竞争中,我们会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但失败能磨炼意志,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成功则有利于消除恐惧感,增强自信,增强斗志,强化竞争意识。培养竞争意识,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失败和成功的滋味。

开学初,我要求学生通过了解对方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后,在班内确定一个合适的竞争对手。原则是双方自愿,和自己水平相当,内容涉及上课发言、作业、卫生、纪律、两操、考试成绩、班级贡献等。每周进行积分竞争,通过战胜对手体会到学习的愉悦,通过竞争学会战胜自己。班会课上,我对班里的学生说:“今年,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勇争第一。另外,我们班也将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大家要积极参加,而且每个同学都要努力,尽量做到最好!但是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提倡的竞争是良性竞争,是公平竞争,在竞争之外,我们是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我们要相互帮助,目的是都要进步。”

有了对手的存在,便有了学习的航标;有了对手的存在,就增添了不断突破自我的勇气;有了对手的存在,才有了一个又一个人生顶峰的超越。

班级管理中也正是因为有了对手的存在而形成你追我赶、奋力进取的良好氛围,不仅可以使班级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从来就没有甘于落后的学生。班主任若能设法激发学生的求胜欲,让学生在一种竞争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则不但能减少甚至能杜绝班内违纪情况,而且能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

同时,我也开始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活动。我把班级分为五个大组,各个组每星期进行一次卫生、纪律、学习等综合评比。在班级后面布置一张小组操行分总表,每周的分数详细记录。这种做法都很具体、明显,无论何人,只要一走进教室,就能明了班内的情况,所以,无形中就给了学生很大的压力,相应地,他们学习的动力也就大了,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然而,一提起竞争,往往会令人生畏。也难怪,竞争产生的负面效应,确常使弱者无法承受。要避免这种情况,班主任必须细心了解情况,随时加以疏导。于是,我又在班会课上说:“参与竞争,我们不应把冠军视为唯一目标。应该说,不甘落后,努力进取,在竞争中有所得,才是竞争的真谛。”消除这种消极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弱者在竞争中也体验成功。在竞争中,我教育学生眼光要远大一些,心胸开阔一些,不要用“你死我活”的观点看待竞争,就能找到自己竞争目标的正确定位,自然就乐于参与竞争了。我们班的张浩威同学,他的学习成绩老排在最后,但他爱劳动,常做好事。我就通过评选“劳动积极分子”的竞争方式让他也享受成功,体会竞争带来的快乐。我问:“班上开展的各种竞争有没有给你带来压力?”他说:“压力是有的,但我喜欢这种感觉,这能给我带来动力。而且我也成功过呀,更何况别人没有瞧不起我,班上开展的一帮一也让我有了进步。我喜欢我们班的这种氛围,我为能在九五班学习而感到骄傲。”

由于这样,他不自卑,在学习上始终不放弃努力,时有进步,不乏享受了成功的体验。他在学习竞争中,本来是弱者,但在劳动竞争中他是强者,所以竞争并没伤害他,反而给他带来好处。其原因,就是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创造了一种环境,使他也能不断体验成功。

事实证明,竞争给班级带来了活力,使得违纪现象大为减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班内形成了宽松、民主、和谐、合作的育人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体现 下一篇:记叙文中人物与场景描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