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担”当上大律师

时间:2022-10-02 11:00:25

近4年来,他为3000多个“打工仔”打赢了官司,而且还通过自学拿到法学大专文凭,参加全国统考他又获得了律师从业资格证书。成为湖北省劳动争议案件最多的人。从一个没有文化的“扁担”,到令人羡慕的知名律师,年收入达10万元。他是如何一路走来的呢?

打官司胜诉,“扁担”萌生律师梦

杨道成,出生在湖北省郧西农村,1990年3月,19岁的他和同村人结伴来到十堰某国有大型工厂成了一名冲压件工。由于自己学历低,杨道成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杨道成突然接到厂里人事部的一纸辞令,原因是企业不景气,减员增效。走的时候,单位结清了他的所有工资,另外还补发了100元钱补偿费。杨道成回到了家乡,妻子听说他只拿了100元钱的补偿款,怎么也不相信,因为几个和杨道成一起打工的邻村村民,拿了好几千块钱。为此,妻子与杨道成大闹一场,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

当天晚上,杨道成躺在床上转辗难眠,心想:自己跟别人干同样的活儿,为何补偿不一样呢?杨道成越想越呕气,决定去工厂里讨个说法。

来到原单位人事部,那位负责人说:“你是临时工,按企业规定没有补偿。”杨道成争辩道:“按法律规定应该一视同仁啊?”该负责人蛮横地说:“哪个法律上有规定,你把这个规定找来我看看,如果有,我们就给。”

为了弄明白,杨道成决定到律师事务咨询。可是,接待他的那位律师让他先交50元钱咨询费,然后才能咨询,杨道成觉得不划算,心想:有那50元钱,还不如去买几本书,没准儿还能从中找到答案!

随后,他跑到书店、图书馆里查找。跑遍了市内的大小书店,终于在一本叫《劳动争议法律手册》里找到了答案:临时工与其他合同制工人应该享受同样的养老、失业等保险待遇:享受工作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赔偿金。补偿款应该没有问题吧!杨道成心里这样想着。

杨道成胸有成竹地来到人事部办公室,拿着刚买来的《劳动争议法律手册》,一条一条逐字逐句地指给他看。这位负责人有些措手不及,他没有想到一个打工仔竟然知道的那么多,但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反驳,他恼羞成怒地说:“法律算个屁,补偿不可能,你别在这儿胡搅蛮缠了,不服,可以去告我们呀?”

“告就告!”没有办法的杨道成一气之下,连夜赶写状,经人指点,第二天杨道成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十堰市张湾区人民法院,在法院门口他碰到了十堰市著名的黄贵飚律师,得知杨道成的遭遇后,黄律师非常同情,并答应免费为他提供法律援助。在黄贵飚律师的帮助下,张湾区法院也破例让他缓交诉讼费。

1997年9月底,开庭的那一天,旁听席上坐满了关心他命运的“扁担”和打工仔。杨道成有理有据,经过一番辩论之后,他终于胜诉了,在场的打工仔无不为之鼓掌叫好。最后,他获得了2992元的补偿。其他工友也跟着领回了各自的补偿金,他们个个感谢杨道成。

给他人解忧为自己添财

官司打赢之后,杨道成很受启发:现在有很多农民工不懂法,自己的权益被人侵犯了也不知道。有的没有钱请律师,正当的权益得不到维护。如果我去学习法律,成为一名律师,用所学的知识去帮助更多的打工仔讨回公道,没准还能闯出一条新的财路来!

然而,自学法律,对一个初中还没有毕业的杨道成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经常碰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又不方便:法律讲究逻辑推理,法律文书更是晦涩难懂,他每次要读好几遍、反复琢磨之后,才能弄明白;给原告写词,语言要求精炼,词意表达准确,有时,杨道成为推敲一个词,要花一个多小时。因此,他付出的代价常常是别人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他每天在街头等雇主的时候,总是不忘随身带上一本法律书。有活干的时候拼命干活,没有活干的时候,他就掏出书本苦读。对法律的痴迷,有时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平时和“扁担”们一开口,就是这种行为违法,那件事不公道。渐渐地,他在“扁担”堆里成了一个有文化的人,大家有什么疑问总是喜欢来向他请教。

当然,杨道成也有不能当场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他从来不敷衍了事,而是跑到书店、图书馆寻找答案,或者是去找十堰市有名的黄贵飚律师,总是不厌其烦,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为止,因此,杨道成对官司胜败的把握,往往准确率达到100%,没有把握的官司他不打。 杨道成打官司认真负责不摆架子,语言通俗易懂,收费又低,有时甚至不收费,自然吸引了许多进城的打工仔。因此,前来咨询、打官司的人很多。为帮助别人打官司,杨道成经常放弃自己的“扁担”活。许多人过意不去,在打赢官司之后,总要给他一点劳动补偿。这让杨道成看到了希望,心想:帮助别人打赢官司,自己还有一笔小收入,真是美哉!

天道酬勤,通过近几年的努力,1999年6月,他获得了法学大专文凭。2001年4月,他又参加全国统考,取得了法律服务执业资格证书,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律服务工作者。

拿到资格证不久,杨道成就接到了他从业以来人数最多的案子。48人的农民工友状告十堰某国有企业拖欠社会保险、经济补偿金。杨道成既兴奋又紧张,为了全面掌握案情内容,他每天和工友一块吃住,和他们聊天。杨道成总是很耐心,对每个细节嚼之又嚼。最后,由于准备充分,证据确凿,最终胜诉。该企业支付了48人拖欠的社会保险金和劳动经济补偿金共计51万多元。从此,杨道成的名气更大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慕名前来找他。有许多同行,也来向他咨询和讨教,甚至把没有把握的官司介绍给他。所以,他的人气越来越旺,找他咨询、打官司的人常常是排起了长队。在十堰,人们给杨道成送了一个雅号“打工律师”。

近4年来,杨道成为3000多名打工仔打赢了官司,成为所里业务骨干和办案能手,他个人办案量占全所业务的80%以上,也成为湖北省劳动争议案件最多的人,而他自己也从中获利不少。2005年,他所在的法律服务所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单位”,被湖北省司法厅授予“省级文明法律服务所”,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法律服务先进工作者。

如今,杨道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里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三居室,去年又买回了一辆豪华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上一篇:“女石神”之梦 下一篇:下岗女工“炒”出财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