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02 10:56:44

关于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几点思考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愿学,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激励作用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有相关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动机水平较高,他们具有远大的目标,也有近期的具体目标,并能随着时间调整近期目标以适应远大目标;学困生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学习动机水平较低下,他们没有远大目标,近期目标也不具体和持久,做什么事情仅仅有三分钟的热度。就是说优秀生、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学习与将来参加工作及祖国建设成就大小成正相关,今天的学习是在为今后生活幸福、工作顺利做的准备。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阐明具体知识的价值、重要性,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中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情趣展开一些活动,创设不同生活情境,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做一些社会调查,了解科学家故事等等,都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分别向学生介绍研究勾股定理的中外数学家:赵爽、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加菲尔德等,让学生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提供一种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这样的课堂涌动着求知的欲望,飞扬着灵性的翅膀,迸发出闪亮的智慧。

比如,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史料)、一首诗中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从勾股定理到《九章算术》,从无理数的由来到孙子巧解“鸡兔同笼”问题,这些有趣且充满灵性的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让学生从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如: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时,给出“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个问题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教师巧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或者诗句引领,把数学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诗句之中,促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是最新鲜的,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巧妙地连接生活,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此举真可谓是独具匠心!有的教师担心课堂上少有新鲜生动的资源,事实不然,新课程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

三、重视学生竞赛与奖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好胜心和自尊心,这是自我意识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心理特征。他们出于自我求成的需要而形成了积极进取、勇于攀登的志向,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来萌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如:当学生在竞赛中获奖,考试成绩优秀,老师在班级大张旗鼓地表扬,可以发一些笔记本、钢笔、奖状等鼓励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及时的关怀和鼓励,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当然我们组织竞赛实施奖励主要是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的质量,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强、自信的品质。

再如,当学生有明显的进步时,也应该给予特别鼓励性的表扬。

如:有一位学生张××学习基础不好,特别是数学成绩较差,从初一年级到初二年级上学期,每次测验都不超过50分,有一次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时,他出乎意料地列出不等式,我立即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了他,“让我们为他的进步鼓掌。”接着我对这位同学说:“我相信,你会很快赶上来的,张××,加油!”当时这位同学很激动,脸都红了,头低下来,从那以后,上课回答问题更积极、大胆了,尽管基础差,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鼓励下,他战胜一个一个困难,在初二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中,他数学考了96分的好成绩,我看到他学习上有进步时,就发了奖状、奖品鼓励他。每当这位同学回忆那节课时,他都激动地说:“多亏老师的帮助、鼓励,

正是那次鼓励性的表扬,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改变了我的人生

轨迹。”

四、重视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检验,在竞赛、考试、作业的反馈中,许多学生只注意自己的成绩等第,有错不主动改正,而学习优秀的学生,真正关心的是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做个大的错题集,经常把错的题目,拿出来做做,做到查漏补缺,久而久之,成绩自然会越来越好。而成绩、等第只是一种符号,我们的着眼点是通过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五、教师行为激励作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关心、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行为是学生动机形成的重要诱因,教师行为对学生有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它在激励学生的各种因素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师生朝夕相处,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激励的话语,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所以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也是不容忽视的。

上一篇:试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 下一篇:用鼓励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