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习迁移理论促进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02 08:41:15

利用学习迁移理论促进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高职学生已经具有多年的学习经历,每个人也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先前的学习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今后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已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叫正迁移。一种是会有消极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表现为过去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使知识的学习发生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努力实现正迁移,而防止负迁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学习迁移理论的主要学说流派

1.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早期的迁移理论,它认为各种心灵的官能,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由此被称为形式训练说。因此,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灵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它强调“形式”和“训练”的重要性,要求严格而充分地练习;认为练习愈严格,愈充分,心智能力的发展就愈完善,愈全面。

2.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说。他认为,两种学习“只有当机能具有相同要素时,一种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机能”。也就是说,在刺激与反应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相同或相似之处同迁移作用成正比。在他看来,学习上的迁移,就是相同联结的转移。两种学习情境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越多,诸如学习材料性质、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一般原则或原理等越是相同或相似,则前一种学习越能对后一种学习发生迁移作用。

3.机能心理学的经验泛化说

经验泛化说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A中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中,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产生泛化的共同原理。这就是“泛化”或“概括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贾德倾向于把两个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的重要性减到最低限度,而突出强调经验概括的重要性。

4.格式塔学派的关系转换说

关系转换理论可以认为是概括化理论的继续与发展。他们并不否认学习依赖于学习原理的迁移,但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要素、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也就是说学习者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人所迁移的是顿悟——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对情境中的一切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实质。

5.认知派的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一般可理解为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认知结构直接影响有意义学习。因为一切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他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结果旧知识得到了充实或改造,新知识获得了实际意义。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有效的迁移过程。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结构是影响有效迁移的最关键因素。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结合上述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和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练习,促进迁移的发生

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启迪我们,应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练习。练习是指以掌握为目的,依靠理解并伴随控制和校正地多次重复某一行为的过程。通过练习而掌握,进而熟练。常言道:熟能生巧。熟练的知识技能才会得心应手地使用,有利于迁移。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对以往知识的练习,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Word软件,掌握了该软件的基本操作,并通过熟练操作之后再学习Excel软件则会对后者的掌握起到迁移作用。

2.理解基本概念、原理、法则,提高经验概括水平

经验泛化说的观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的讲授是必要的。因为任何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都完全归纳或不完全归纳了此类知识的实质的、共同特征,掌握了它们,更有利于区分事物的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另外,还要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实际运用情境中的种种情况。例如学习计算,不仅要让学生单纯地学会计算的法则,还应该使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解决计算问题。此外,课堂上开展的学习活动,在日后学生能将其活动应用于相类似的实际生活时才是有效的。比如,在护理技能训练中,不能仅仅学会基本技能,而应通过实习、实训,有效地使基本技能向实际的综合性能力发生迁移。

4.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认知结构说认为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半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传授或暗示的。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识记和回忆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技巧等。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最好途径、复习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等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同学之间开展学习方法和经验的交流。结合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志宏.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策略初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6).

[2]王文静.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 2004(2).

(作者单位: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上一篇:浅谈对中职生进行规则教育的重要性 下一篇:探析职高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