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作业女工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原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10-02 07:19:28

野外作业女工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 了解野外作业女工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的原因,探讨减少人工流产的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211名因非意愿妊娠做人工流产的野外作业女工进行调查。结果 获取有效问卷211份。女工以第2次妊娠者和初次人工流产者为主,分别占49.3%和54.5%。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者占71.6%,主要原因是侥幸心理和避孕药具准备不充分。使用失败是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占51.7%。紧急避孕使用率仅为8.5%,主要原因是就医不方便和侥幸心理。结论 应加强对野外作业女工避孕知识的普及,增加避孕器具的可及性和正确使用率,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

关键词:非意愿妊娠;流产,人工;避孕;野外作业

非意愿妊娠是指在发生时,由于没有使用有效的避孕防护措施或使用措施失败而导致的非计划妊娠。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亿人次怀孕,其中大约1/3为非意愿妊娠[1]。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常用的补救措施,会给妇女身体上和心理上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我们调查近3年来因非意愿妊娠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225例野外作业女工,探讨减少女工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可行性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因非意愿妊娠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野外作业女工225例。野外作业女工认定条件:野外作业岗位在岗1年以上,每年野外工作工期不少于4个月。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既往怀孕及人工流产的次数、避孕措施使用情况、本次非意愿妊娠避孕失败的原因、未避孕的原因以及紧急避孕的使用情况。调查采取面对面匿名访谈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25份,因知情同意等原因回收有效问卷211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2 结果

2.1人口学特征 211例女工平均年龄32.7岁,其中30岁及以下89例,占42.2%;31~40岁103例,占48.8%;41岁及以上19例,占9.0%。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下117例,占55.4%;大专及以上94例,占44.6%。婚姻状况:未婚者39例,占18.5%;172例已婚者中,因工作原因每年平均夫妻分居在4个月以上者148例,占86.1%。

2.2孕次分布及流产情况 初次妊娠者58例,占27.5%;第2次妊娠者104例,占49.3%;第3次及以上者49例,最多者达5次。初次人工流产者115例,占54.5%;第2次人工流产73例,占34.6%;人工流产3次及以上23例,占10.9%。

2.3避孕措施使用情况及人工流产原因 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导致本次妊娠发生的有151例,占71.6%;避孕失败的60例,占28.4%。侥幸心理和避孕药具准备不充分是未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3.1%(50/151)和31.1%(47/151);其次是避孕知识欠缺,占20.5%(31/151);其他如不愿使用和怕麻烦等占15.3%(23/151)。60例避孕失败者中,性生活中使用方法不正确(包括性生活过程中不全程使用和滑落破裂等)的占51.7%(31/60);安全期避孕占20.0%(12/60);口服避孕药方法错误或漏服占15.0%(9/60);体外和节育环避孕失败(脱落和带器妊娠)分别为10.0%(6/60)和3.3%(2/60)。

2.4紧急避孕药使用情况 女工无防护性生活或发现避孕失败后,在本次妊娠发生的月经周期内服用过紧急避孕药18例,占8.5%。其中仅4例(22.2%)为在规定时限内正确服用紧急避孕药物后避孕失败,服用药物前后有再次无保护性生活的女工8例(44.4%),其余为紧急避孕药物使用方法或时限不正确6例(33.4%)。193例未使用或未及时寻求紧急避孕措施的原因为:就医不方便75例(38.9%),侥幸心理54例(28.0%),没听说过紧急避孕37例(19.2%),其他27例(13.9%)。

3 讨论

随着通讯、运输、开采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远离城市的野外作业工程量逐渐增多,更多地女性加入到野外作业的大军之中。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一年内的大部分时间在野外工作,流动性较大。女工在工作期间多处于夫妻分居状态,而休假期间性生活又相对频繁,很难保证规律性的性生活。加之性观念的改变和独自身处工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处于性活跃期的女工也容易发生无防护。同时受野外作业环境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作业工区周边医疗服务网点少、所能提供的卫生服务水平有限,女工在无防护后紧急避孕措施的可获得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人工流产是非意愿妊娠后终止妊娠的一种补救措施,有引起女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宫外孕等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是导致继发性不孕的首要原因[2]。调查结果显示,非意愿妊娠行人工流产的女工中,已婚者占81.5%,以因工作原因夫妻分居者居多,占86.1%,年龄分布以40岁以下女性为主,近1/2集中在31~40岁年龄段。说明此人群并没有存在非意愿妊娠低龄化的趋势。吴晓霞[3]调查200例人工流产患者,未婚者占 65.0%,25岁以下者占50.5%,认为未婚青年婚前越来越普遍,非意愿妊娠低龄化趋势愈来愈明显。两项研究的结果不同,说明野外作业女工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40岁以前年龄段女工非意愿妊娠者占91.0%,提示40岁以前是性生活的旺盛时期,妊娠分娩、初次使用避孕措施均以此年龄段为主。调查中发现第2次妊娠者和初次人工流产者占非意愿妊娠女工的1/2左右,也与调查对象中已婚者比例较高的情况相吻合。相对于未婚女工而言,已婚者已经掌握了较多的避孕节育知识,但仍处于性活跃期,在无规律性的性生活中容易出现非意愿妊娠。

进行性生活时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措施使用不当是非意愿妊娠发生的重要因素。受工作繁忙、远离城镇就医不方便等因素的影响,女工一旦出现无防护性生活,多不能方便快捷地获得避孕器具和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容易出现避孕药具准备不充分的情况,这也增加了性生活后存有侥幸心理的比例,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66.7%的避孕失败者是使用方法不正确、口服避孕药方法错误或漏服等行为因素所致,还有少部分女工选择了安全系数较低的安全期避孕和体外避孕,与这些女工对避孕知识的欠缺有关。调查发现,紧急避孕在女工中的应用极不普遍,且存在药物服用时限错误、未能严格掌握避孕药物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等情况,降低了药物的使用效果。提示在进行避孕节育知识普及时不仅要强调避孕的重要性,更要把重点放在提高避孕药物和器具的正确使用率和可获得性上来,在需要时女性能够想得起、买得着、用得好。

鉴于非意愿妊娠多发于40岁以下已婚和未婚但有性生活的女工中的特点,应加强对此人群避孕知识和人工流产危害的普及,为女工提供及时有效的避孕信息和手段,增加避孕器具的可及性和正确使用率。特别是针对女工长期在野外一线工作的特点,提升劳动卫生保护力度,探索建立符合女工生理需求和性生理规律的倒休制度和探亲制度,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艳玲,闫学明,社晓娜.非意愿妊娠妇女避孕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2):159-162.

[2]李忠民,曲阿珠,武雄飞,等. 已婚妇女非意愿妊娠原因及对策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14,30(29):4787-4788.

[3]吴晓霞.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7):641-642.

[4]胡燕茵,任亚源,施瑾. 普陀区非意愿妊娠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4,23(5):80-82. 编辑/蔡睿琳

上一篇: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 下一篇:多维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