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例自发性早产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02 07:18:11

132例自发性早产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 探讨自发性早产原因、保胎时间以及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132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自发性早产患者,比较与分析病因、保胎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等情况不同对新生婴儿结局产生的影响。结果 导致自发性早产的原因有宫内感染、双胎妊娠、羊水过多、臀位以及瘢痕子宫等,最主要原因是是宫内感染;由宫内感染引发的早产,保胎时间最短;剖宫产能有效降低新生婴儿的颅内出血和窒息发生率( P< 0.05)。结论 产前有效防治感染,能减少早产现象的发生,降低早产婴儿患病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自发性早产 保胎 分娩 早产儿预后

自发性早产是早产的一种形式,包括未足月胎膜早破和未足月分娩。早产分娩出的新生儿一般体重为1000―2500g,而且各个器官发育不够成熟,导致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研究表明,我国早产发生率为5%―15%[1]。为了对自发性早产有进一步认识,本文对未发生胎膜早破的132例患者病因、保胎时间以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婴儿结局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未发生胎膜早破的自发性早产患者132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6.4±11.9)岁,并将其按照先兆早产与早产临盆指标分成两组,其中,新生儿共有136例,32周前32例,32周后134例(包括足月婴儿5例)。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三种判断宫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①体温≥38℃;②胎心率160次/min;③羊水有异味;④子宫有压痛;⑤脉搏≥100次/min;⑥白细胞高达15.0×109/L或者有核左移⑦C反映蛋白水平上升。(有以上3项后者3项以上患者即可诊断)。

1.3方法

对所有早产患者的病因进行判断与收集,观察与记录患者的保胎时间,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婴儿的影响。

1.3数据统计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自发性早产的病因

除了胎膜早破以外,宫内感染、双胎妊娠、羊水过多、臀位以及瘢痕子宫等都是导致自发性早产的原因,其中宫内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32 周前臀位原因占有较大比例,32 周后早期早产入院者则是以双胎妊娠和瘢痕子宫等原因为主。详细情况见表 1。

表1 不同原因导致自发性早产病因(例/100%)

分组

例数

宫内感染

双胎妊娠

羊水过多

臀位

(除外双胎)

瘢痕子宫

其他

32周前

42

16(38.0%)

7(16.7%)

4(9.5%)

11(26.1%)

3(7.1%)

1(2.6%)

32周后

90

41(45.6%)

24(26.7%)

6(6.7%)

2(2.2%)

14(15.6%)

3(3.2%)

P=0.01 X2=6.82

2.2不同病因对早产患者保胎时间的影响

由宫内感染引起的早产患所需的保胎时间最短,而双胎妊娠、瘢痕子宫等原因所致的早产者保胎时间较长。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原因所致早产保胎时间对比

原因

例数

保胎时间

宫内感染

43

2.65±3.31

双胎妊娠

31

16.2±16.4

羊水过多

9

7.21±4.8

臀位(除双胎外)

23

4.57±3.34

瘢痕子宫

16

12.6±13.2

2.3 分娩方式的不同对早产婴儿预后影响

由于32 周前新生婴儿死亡率和患病率比较高,多鼓励早产者采用顺产方式进行分娩,而 32 周后新生婴儿的生存率比较高,因而较多采用剖宫产的分娩方式。32 周前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能降低新生婴儿的颅内出血与窒息的发生率 ( P< 0.05),32 周后剖宫产可降低颅内出血发生率 ( P

3.讨论

目前导致产妇出现早产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往调查报告显示,出现早产可能与产妇心理状态、生活方式、遗传、是否发生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2]。而感染是导致早产的最主要原因,包括宫内感染、泌尿道感染及下生殖道感染等,除了一些较为明显的胎膜早破以外,还存在一些不易被察觉的感染,但是能通过新生婴儿的生命体征反映出来。通过对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12月132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自发性早产患者进行调查后,可以发现在引发早产的众多原因中,宫内感染(38.0%)排在了首位,另外,羊水过多、臀围、瘢痕子宫等也是诱发早产的原因,与既往多数医疗研究成果相符 [3]。

由宫内感染引起的早产者所需的保胎时间最短,由于早产婴儿体质比较弱,无论胎位是否异常,考虑到孕周和新生婴儿的存活率,可以选择剖宫的方式终止妊娠,从而能够减少早产婴儿的颅内出血和窒息率,改善早产婴儿预后。但是也有一些文献资料指出,新生婴儿颅内出血与终止妊娠方式并无明显相关性[4],因而还需临床大量样本来进一步分析研究。另外,由于本研究中的样本量有限,受条件限制,暂且不能对新生婴儿进行长期门诊随访,现阶段还不能明确剖宫产方式对早产儿晚期预后的详细影响情况。

总而言之,在孕早期采用科学措施对宫内感染进行积极防治,出现早产征兆者及早入院进行保胎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婴儿发病率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2(07):498.

[2]潘晓平.245 例早产病因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 (16): 2475.

[3]丰有吉,深铿. 妇产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3-96.

[4]张慧杰,徐红梅,崔丽峰,张明利,何津.117例自发性早产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12(09):102-105.

上一篇:双额叶脑挫裂伤24例治疗分析 下一篇:组合型人工肾治疗中三种灌流器卸载回血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