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秦腔

时间:2022-10-02 05:11:37

一个人的秦腔

在咸阳街头漫无目的乱走,看见一个骑电瓶三轮拉客的胖老头停在街角,随身一个小音响放着秦腔,声音粗犷、穿透力强,让人无法不回首寻声追逐。

虽然一句都听不懂,却无端地勾起了一种莫名的对黄土高原的向往。于是,我决定晚上去找地方听秦腔。

老人告诉我,咸阳的秦腔剧团有两家,一家叫人民剧团,一家叫大众剧团,都出过不少名角,如马友仙、张虹、王辉、康建民等。不过一般游客哪能凑巧到正好赶上剧团演出?所以,在咸阳,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去秦腔茶苑。而且,只有到秦腔茶苑,才能体验到咸阳秦腔的另类听法。咸阳全城有三处可以听秦腔的茶苑,分别在咸阳博物馆对面和体育场。

晚上七点多,坐了街头随处可见的电瓶车去找秦腔茶苑,三处都找到了,却一家都还没开门。挨到八点多,好不容易博物馆对面的茶苑开了门,里边一个客人都没有。老板正在打麻将,见来了客人,这才忙着收拾,端出瓜子水果,打开灯,小茶苑角落里一个简单的小舞台显现出来――原来秦腔竟是这种唱法。

没有演员怎么听?不用急,现叫就是。老板安排我坐下,然后掏出手机拨了一通号,不知道打给谁,只说有客人,叫调十个演员过来。放下电话,老板这才笑嘻嘻地说,要演员就从剧团调,不缺人。

原来,秦腔剧团的演员也到茶苑来唱。

十个演员为一个客人唱秦腔,让人感觉过于奢侈了。问老板,老板仍笑嘻嘻地实话实说,照咸阳的规矩,听秦腔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算钱的方式:你可以叫上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演员来为你一人唱,你欣赏哪一位,就给“搭红”──一条红布算20元,一束花算50元,一个花篮算100元。以十个演员为例,一个人要听40分钟秦腔,最少得花200元。钱也不是演员一个人得,得和茶苑老板平分。所以茶苑老板也不收客人的茶钱,水果、瓜子都免费。

坐了大约十来分钟,楼梯口有脚步响,抬眼,果然看见一群演员鱼贯而入。演员进门后并不奔戏台,而是奔我而来,让我有点惊疑。不过很快就明白了,原来她们是来给观众斟茶倒水拉近感情的。一方面因为她们这一场收入多少,全在观众搭的“红”里;另一方面,演员跟观众有点交流,演起来应该也更轻松。

既是在小茶苑里唱,就不用上妆,他们叫素唱,不过台下伴奏的小乐队却是坐得端端正正,客人虽少,戏却不算马虎。仔细再看突然发现,乐队仿佛就是茶苑里的,有两个刚才还和老板打麻将。

十个演员一个观众,多少让人有点不好意思,何况谁唱得好谁唱得不好,我这外行实在分辨不出来,所以私下和老板商量,花200元,每人20,各唱一段算了。老板说也行,谁也不是大款,何况来听秦腔的外地游客不过是为了感受一下氛围,能听懂的没几个。

于是开唱。

按规矩,每个演员各人先唱一小段,这叫出场亮嗓。接着就是正式唱。轮番上场,每人都唱了一段,恍恍惚惚听出好像有《铡美案》、《断桥》、《西厢》,但是说到戏词却一句都听不懂了。老板安慰说,正常,要真能听懂秦腔的街头百姓,就自唱自乐去了;要是当地人办喜事庆生什么的,就请回家去唱――到这个地方来的,多是游客,多听不懂。

每人唱完,下台来,再给斟一遍水,恍惚间让我觉得有点旧上海大户人家唱堂会的感觉。可是再端详一下他们不卑不吭的眉眼,我才又想起,我不是在上海,我是在陕西。

Tips

交通:咸阳有国际机场,交通便利;西安至咸阳有专线车,不足一小时车程。

美食:人民西路的七厂袁记肉夹馍;东风路风鸣歧山臊子面馆的炒埚埚(音)和炒凉皮。中山街有一家biangbiang面馆,biangbiang二字是陕西人独创的,字典里、电脑里都没有。

景点:乾陵、茂陵博物馆、沙河古桥风情园、咸阳博物馆、渭滨公园、杨贵妃墓。

特产:民间剪纸、民间刺绣、咸阳皮影、民间草编、梨枣、雪枣、灌木莓。

民俗:咸阳民间社火,是一种历史久远的季节性、节日性强的民间艺术活动。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幽默风趣。有芯子、高跷、竹马、龙灯、狮子、旱船、花轿、牛拉鼓等,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特色。多在春节期间如二月祭祀药王庙会上表演。

住宿:全市星级饭店9家,床位2310张。个人出行推荐国棉二厂招待所,80元/天。

上一篇:六一乐师 吾斯曼·艾山 下一篇:平遥归来不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