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生活教育中培养小班行为习惯的实践分析

时间:2022-10-02 04:47:13

探讨在生活教育中培养小班行为习惯的实践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孩子幼儿时期行为习惯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当孩子在幼儿园上学时,教师也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教育。而就目前来看,不少家长甚至学校都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应该积极地从不同方面去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班学习教育的发展。本论文就在此基础上从学校方面与家庭教育方面来探讨如何加强在生活教育中培养小班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班化;行为习惯;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47-01

“习惯是一种坚固的力量,可以指导并主宰人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必须要从小抓起。尤其是在幼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如果教师对其的行为习惯进行良好的教育,那么这将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指导与教育工作,那么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就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积极探讨在生活教育中培养小班行为习惯的实践分析是极其重要的。

一、在生活教育中培养小班行为习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原则。教师在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其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形成的,其需要在长期的磨练中才能形成。教师在对孩子进行相应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时,要善于结合社会实践内容,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每个方面。例如要想培养孩子讲卫生,爱干净的生活习惯,就要在生活中吃饭前,或者是在上完厕所后教导孩子要去洗手。不管是教师要让这种正确的行为观念长时间的定形在孩子的脑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要时刻严格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直观性原则。这里所讲的直观性原则指的是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好奇心大,对周围人的行为模仿能力强,尤其是身边的教师和父母。大人的行为会给孩子的思维带来直观的影响,孩子会不自主的模仿身边的人的行为,有些甚至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培养时就要注意积极引导孩子学习优良的生活习惯。

3、反复性原则。反复性原则确切来说指的是要积极引导孩子将好习惯反复实践,将其牢记心中。从上述提到的循序渐进原则我可以看出一个好习惯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期限的,反复性原则的实施方法则是在这段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强化孩子的行为意识与思维来巩固这种好习惯。另外,孩子也要通过经常的实践来增加其的意志力,使其对于好习惯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感。

二、如何从幼儿园方面加强小班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教育

1、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优良习惯。幼儿园是一个教导孩子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在幼儿园里教师要积极的为孩子创造一种合适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孩子扩展思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建议教师可以从幼儿园的外观与硬件措施上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用暖色调的色彩装饰建筑物,给孩子营造一种温馨的学习氛围,在教室里多添设植物或者是一些书籍,来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与爱护动植物的好习惯,这就是一种积极引导孩子自主学习优良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

2、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游戏,玩具等工具引导孩子。“教、学、玩合一”是我国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强调了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还需要孩子、家长的共同配合。家长也要正确的认识到玩耍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根据科学家的有关调查表示,孩子处于玩耍阶段,其的思维模式,行为举止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与展示,这时只要教师或者家长抓住机会将良好的习惯行为教导给孩子,孩子就会在这种自由,轻松的氛围下自主去学习,并且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形成二次记忆。在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玩耍时,可以采取通过游戏、书籍或者是玩具等形式,利用积木、模仿等小玩具引导孩子去自主动手,大胆动手,在动手中思维得到开发。行为习惯得到矫正。

3、综合儿歌功能,从正面积极引导孩子学习优良习惯。儿歌是一种新型的幼儿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小班化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巨大。儿歌可以将正确的思想观念或者是行为习惯作为内容贯穿在曲调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使其注意到儿歌内容并应此做出相应反应。例如在中午吃饭前,许多孩子都不懂得要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一首有趣的儿歌《洗手歌》:“小宝宝,爱洗手,大家一起卷袖口,擦一擦,搓一搓,我们的小手真干净。”来引导孩子们养成饭前洗手的良好习惯。

三、如何从家庭方面加强小班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教育

1、教师采取家校连接的信息化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采取家校连接的信息化方式,例如家校一卡通,家长信箱等来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使得家长能准确快速的掌握到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动态,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佩戴小红花与奖励星星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成绩与优势,另外也可以通过单独与家长沟通,例如上门家访的形式来指导家长应如何改善孩子的缺点,使其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家长交流群的方式,使得家长们互相学习,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统一平台上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优良行为习惯的学习。

2、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指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做好榜样作用。家长在与教师取得紧密的联系,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动态后,可以就孩子的成绩或者是优点进行奖励,使其在脑海中强化正确的行为模式。在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时,要善于利用直观性原则,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带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发挥出积极的榜样作用。

家长在家庭中的教育作用也不可忽视,家长也积极担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职责,通过与教师的紧密联系,了解到孩子的行为习惯的不足之处,在家里利用直观性原则给孩子做榜样,这样才可以促进孩子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叶 琪.在生活教育中培养小班常规习惯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05-05.

[2] 杨美男.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研究现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05-01.

[3] 陈艳红.运用生活教育理念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04-10

上一篇:减缓单亲家庭学生孤独心理倾向的辅导措施 下一篇:爱在其中才能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