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62例甲状腺结节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10-02 04:17:49

对162例甲状腺结节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对162例甲状腺结节医院临床诊断和治疗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接受术前病历记录,常规体检,彩超检查,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同时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大小、性质和病理的检查结果,做出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和过程。结果患者接受了为期1至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块复发,一直没有产生甲减,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过程中应询问详细的历史记录,并作出常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于甲状腺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手术治疗的病人应根据结节的性质,进行手术方案确定。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外科治疗;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18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20-02

甲状腺疾病作为一个普通常见的外科疾病,一般表现为甲状腺结节,但也可以表现为多种疾病共存的多个结节,由于性别,年龄,家族史和地域范围的不同,引起疾病的概率也存在差异。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早期识别对患者在临床治疗计划中采取进一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62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15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的62岁。病程最短两周,最长为6年,平均3个月。149例单发结节,多发结节13例。结节分布:右叶81例,左叶72例,两叶9例。结节直径小于3cm47例,3-5cm92例,大于5cm23例。结节与周围组织,如气管、神经、血管明显粘连42例,多数属于结节比较大,得病时间相对较长的患者。本组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根据其病理证实。结果在单发性结节中,状腺瘤134例,腺瘤囊性变13例,甲状腺癌2例,在多发性结节中,多发性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加腺瘤3例。本组149例单发性结节中,147例行单侧腺叶切除,峡部及对侧叶次全切除的甲状腺癌患者有2例。13例多发性结节患者中,结节位于同一侧腺叶的4例,单侧腺叶切除术。9个病例分布左右两叶,双侧全切除腺体。患者进行了为期1至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块复发,一直没有发生甲减,喉返神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

1.2手术治疗方法

1.2.1处理多个结节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发生在甲状腺肿流行区,多发性癌症或癌结节患者占极少数。如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可以先用甲状腺片治疗,开始剂量为30mg,一天3次,1-2周后增加至60 mg,每日3次,持续3个月至6个月。单侧病侧应行腺叶切除+峡部切除,进行双边腺叶全切除,手术切除结节病变,但必须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片,服后6个月-2年,维持Ta、T。水平在正常的上限,TSH在正常范围。

1.2.2单发性结节处理单发实性结节,如诊断为良性,可服用甲状腺片,采取3至6个月的治疗,如果结块缩小可以继续服用药物,如果没有变化或者增大就需要手术治疗。对于绝大多数单发性甲状腺结节行病侧腺叶+峡部切除术,效果良好。不管术前诊断如何,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能够清晰自然的指导治疗[2]。

1.2.3对于单发囊性结节处理直径小于3.0cm多为良性,可先观察。直径大于3cm是恶性的机会增加,可考虑手术治疗。

2结果

甲状腺结节手术122例,其中72例再次手术,50例甲状腺片口服治疗,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3讨论

3.1诊断甲状腺结节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虽然已经有更先进的检查手段,但仍强调最基本的临床检查。通过仔细的检查,可以发现直径大于1cm的结节。而且还可以收集肿块和形态特征,如位置、大小、数量、结构、压缩或不压缩的气管、神经系统和其他信息。在除了甲状腺检查,仍需要注意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大部分分化度比较高的状或滤泡状甲状腺癌,其特征和一般癌症肿瘤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常发生于年轻人之中,而且历史悠久,病程进展缓慢,无明显症状,检查时没有明显的肿瘤结节或多个粘连特征。本组2例甲状腺癌患者年龄小于40岁,病历高达2至3年的时间,无自觉症状,肿块都是不小心被别人发现,然后接受治疗的。在辅助检查区,B超应列为首选。患者有必要进行B超检查,B超可发现直径大于1cm的结节,而且B超操作简单、安全、方便。通过B超图像分析,基本上可以把肿块分为囊性肿块实质性,囊性肿块多为良性,但根据文献报道,目前仍有约4-7%为恶性[3]。对于实性肿块,B超还可以通过其回声均匀度、包膜完整、是否钙化等影像检查结果,来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如果怀疑是恶性甲状腺结节,应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文献报告,阳性率82.3-93.4%。

3.2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主张行单侧肺叶切除术,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肿瘤切除术手术。因为单纯切除仍高达16.7%的复发率。本组149例单发性结节中,147例进行了行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随访1-2年,未见肿瘤复发。已经确诊为癌结节或结节与周围术中浸润、包膜不完整的患者,应进行癌结节治疗。其手术的形式应该根据外科肿瘤侵及范围而定,如肿块侵及甲状腺一侧应该被去除,应切除腺叶、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如肿块已侵及对侧腺叶,则须切除两侧的腺叶及峡部;若有淋巴结转移,尚需行淋巴结清扫。本组两例恶性结节中,肿瘤手术只看到癌灶仅侵及一侧腺叶,即行患侧腺叶、峡部及对侧腺叶大部切除。术后随访1-2年,未见肿瘤复发。多发结节,多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尤其是在流行地区和多发性腺瘤。因此,治疗应多加小心。手术指证为恶性肿瘤,多发结节伴有甲亢,有压缩气管、神经系统的症状。对于年龄超过25岁的青少年,应被视为手术禁忌。根据手术过程的具体情况,如位于同一侧,可行肺叶切除,如果分布在腺叶两侧,可一侧腺叶切除,而另一侧腺叶切除腺叶大部,或接受双侧腺叶大部切除。必须保留足够的正常甲状腺组织,防止术后并发症,如甲状腺功能低下。

参考文献

[1]马东白.甲状腺结节手术方式探讨[J].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129.

[2]许群英.甲状腺结节60例诊治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4,26(6:131-132.

[3]万红友.甲状腺肿块评估与手术选择[J].中国社区医师,2007,9(21:77.

上一篇: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 下一篇:浅谈中成药的配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