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晚霜发生规律与防御技术探析

时间:2022-10-02 03:56:24

核桃晚霜发生规律与防御技术探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核桃晚霜发生条件、原因、危害核桃特点及发生规律,提出了抗冻基因提取、避晚霜品种选育、熏烟增温、花粉储藏、人工授粉、冻后复剪及病虫防治等七项技术,对早日攻克核桃晚霜危害这一世界性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桃;晚霜;发生;防御;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13-2

渭北黄土高原是陕西核桃第二主产区,也是晚霜频发区。晚霜造成核桃产量不稳,甚至绝收。挫伤了果农用新技术管理的积极性,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因此,进行核桃晚霜发生规律与防御措施探讨与研究,对指导我国北方核桃产业进行又好又快的防治工作意义十分深远。

1 晚霜的发生条件及原因

1.1 发生条件

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产生及低温条件的夜晚容易出易辐射霜冻;丘峻、山地冷空气积聚谷地(尤其是“V”形谷地)易发生霜冻;冷空气易于集聚的地方(如树冠下部)受霜冻比较重;土壤干燥而疏松,容易出现霜冻,沙土比壤土、粘土霜冻多而种植密度大和园地植被密度大的霜冻较重。

1.2 发生原因

早春,如果气温偏高的天气,持续天数较长,若再遇到凌晨时气温骤然降至-2℃的气候出现,就会发生晚霜,核桃、苹果等树就会遭冻害。晚霜对核桃树造成冻害的主要因素是晚霜出现的时间及地面温差(昼夜温差)。晚霜出现的时间和晚霜发生时地面温差密切相关。霜冻时凌晨地面出现的一层20cm的冷湿气层,会使果树枝条、花芽、花朵等器官受冻。

2 晚霜的发生特点与危害特征

2.1 发生特点

根据霜冻发生时的条件与特点不同,霜冻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①辐射霜冻。一般多在晴朗(无云或少云)、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不大的夜晚产生,由于地面和地被物表面大量向外辐射热量而形成,可使近地面空气降到0~-2℃。多发生在川道、沟谷及山麓。辐射霜的强度一般较弱,涉及范围较小,持续时间短(持续3-7小时),危害较小,较易预防。②平流霜冻。平流霜冻是由北方冷空气侵袭而形成,伴有大风,可使近地面气温降至-1~-6℃。多发生在迎风的沟谷、山坡、山顶以及冷空气侵袭的区域。平流霜比辐射霜的强度大 、涉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可持续1-2昼夜)、危害严重(迎风面更大)。一般防霜措施效果不大,但不同的小气候条件之间却有很大差异。③混合霜冻。混合霜冻是先有冷空气入侵引起温度急剧下降,夜间又由于辐射冷却作用继续降温,常伴有大风,甚至降雪,使温度降到-4~-9℃,甚至可达-10℃。混合霜强度最大,涉及区域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持续2-3昼夜),危害最严重。目前,无任何措施可预防。

2.2 危害特征

晚霜对核桃危害程度和部位因霜冻种类、强度持续时间而异。对核桃幼芽、花、幼果及嫩梢危害较大。在核桃萌芽后,若温度降到-1~-2℃,花、果则易受冻;温度降到-2~-4℃,新梢则易受冻。辐射霜冻一般在核桃发芽至展叶期发生较多,常使低洼、沟岔、山麓的局部核桃树受冻而使部分花果、幼叶受冻造成减产。平流霜冻常使迎风山坡、山顶及沟谷的核桃树的花、果受冻严重,甚至绝收,部分嫩梢受冻而发黑。混合霜冻是核桃生长“致命杀手”,常使发生区花、果、新梢全被冻死而重发新枝,部分弱树被冻死。常使核桃树因冻害而引发腐烂病和溃疡病。

3 宜君核桃晚霜发生规律

宜君县地处渭北核桃产区的中心位置,自清朝以来盛产核桃,久负盛名。现有百年以上核桃大树1万多株。但晚霜发生较频繁,已成为该县核桃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宜君县4月份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1971-2010年40年间有16年发生晚霜,共发生38次,平均每年发生2.1次。辐射霜发生19次,平流霜14次,混合霜5次,91%的晚霜发生在四月中上旬。1976年发生最多为4次(辐射霜3次、1次平流霜),最低温度-2.3℃。1980年发生2次混合霜,最低温度-3.2℃。1972年发生2次平流霜,降温强度最大,最低温度-6.8℃不稳。晚霜最晚结束日5月17日(1979年)。由于晚霜发生较频繁,宜君核桃产量不稳,产量曲线形如“驼峰”,群众有“五年一丰二平二欠收”之说。

4 核桃晚霜冻防御措施

4.1 抗冻基因提取及避晚霜品种选育

从核桃楸、美国黑核桃等抗寒品种中提取抗冻基因,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抗冻基因“嫁接”到优良品种中,以提高核桃品种自身的抗寒能力。避晚霜品种既可从国内外现有的核桃资源中筛选4月中下旬才萌芽的品种,也可从冻后优株中筛选培育,还可以将中国核桃品种与美国的、法国的进行杂交,从中选育发芽晚、品质好的品种。据宜君县核桃工作站引种试验,清香、强特勒及维纳等品种在宜君4月10日发芽,有一定的抗晚霜能力。

4.2 熏烟增温

在核桃园内备好锯末、碎秸秆、柴草等燃料堆。根据天气预报,在晚霜来临的晚上12时左右点燃燃料堆。注意控制火势,以暗火浓烟为宜,一般每亩不少于3-4个燃放点。据测定,熏烟法可提高气温3-4℃。此法对辐射霜冻防御效果好,对持续时间长的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几乎无效果。

4.3 地表覆盖

4月初结合土壤管理,在树下及园内覆盖作物秸秆、草木灰、牲畜粪便等材料保温,以减少地面辐射损失。幼树下也可覆盖地膜,效果颇佳。

4.4 霜前灌水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霜冻发生前灌1次透水,有利于增加地表空气温度。

4.5 冻后复剪

霜冻发生后,尤其是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发生后,及时剪除受冻部位,以利于枝条萌发,否则新芽萌动晚,树势弱,甚至树体死亡。

4.6 花粉储藏及人工授粉

早实品种核桃在主芽冻死后,副芽萌芽后还有雌花,此时无雄花或雄花极少,往往因为受不上粉而早期落果。在未发生晚霜的核桃产区采集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也可在丰年采集核桃雄花粉在-196℃液氮中备用,储藏期可达2年。

4.7 病害防治

晚霜危害后,往往发生多种病虫。2010年4月10日,陕西渭北地区持续3天晚霜降雪天气,核桃腐烂病、溃疡病等次生病发病株率平均达12.6%,个别园地高达45%。因此,晚霜过后积极防治病虫害。

5 小结

(1)核桃晚霜危害属世界性课题,虽然摸清了核桃晚霜发生的条件、原因、危害特征及规律,但晚霜对核桃危害机理尚不清。熏烟法对辐射霜冻防御效果好,对持续时间长的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几乎无效果。

(2)发芽晚的品种虽然能避开部分晚霜危害,但一般落叶较晚,形成休眠机制较晚,在北方地区易受冰霜、雪灾及冻害的危害。

作者简介:陈华(1969-),男,陕西省宜君县国有太安林场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卿厚明(1966-),男,宜君县核桃产业办公室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核桃技术研究、推广及产业开发;张延平(1965-),女,宜君县核桃产业办公室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核桃技术研究与推广;杨晓辉(1978-),男,宜君县核桃产业办公室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核桃技术研究与推广。

上一篇:茂县苹果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下一篇:稻瘟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