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失窃事件的应对处理

时间:2022-10-02 03:52:58

大学宿舍失窃事件的应对处理

摘 要:大学宿舍是学生休息、生活的地方,宿舍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大学宿舍失窃案件发生,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应当第一时间介入,了解详情,在确保每个学生的利益情况下,妥善处理。

关键词:大学宿舍;失窃;应对方法

【案例简介】

某一天, A女生致电班主任老师,称其放在宿舍的千元现金,少了一半,宿舍门没有被撬的痕迹,她怀疑宿舍有“内贼”,于是拨打110报了警。同宿舍的其他3名女生认为A女生之前遗失过宿舍钥匙,且钥匙上贴有宿舍门牌号,钱可能是他人偷盗的,不是她们,感觉自己被冤枉,很是委屈。

【案例分析】

一、案例性质

一是此事件是属于盗窃案件。

二是反映出贫困学生与家境富裕学生之间的矛盾。A女生家境富裕,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平时表现得也比较阔绰。宿舍的其他三位成员都来自贫困家庭,是家里的长女,平时在家都要担负起照顾弟妹和帮家庭农作的责任。

二、处理原则

一是班主任必须持中立态度,教育感化,妥善处理。

二是消除宿舍成员间的芥蒂,营造和谐环境。

三、处理过程

1.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偏袒,不包庇。作为班主任,要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任感,愿意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在此事件中,如果一味帮A同学,对其他三位同学持怀疑的态度去开展工作,那可能他们会记恨于心。如果只帮其他三位同学,对A同学又有失公允。所以这时,一定要保持中立的态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注意合适的措辞,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受到伤害。

2.逐一谈话,攻破心理防线。从A女生开始,让A女生对其他三名怀疑对象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排序进行谈话。谈话内容包括各自的学习、生活以及对该事件的看法等。要多问少下结论,在谈话中观察学生的情绪、行为,寻找蛛丝马迹。告知学生,“如果是宿舍内部同学作案,现在还有挽回的余地,主动把钱交还出来,就从轻处理;如果现在不承认,等警方调查出结果,就只能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来处理”,以此施加压力,攻破其心理防线。

3.设置真空环境,让作案学生“秘密”归还钱财。在经过逐一交谈之后,搭设台阶,给宿舍其他3位同学每人2分钟的宿舍独处环境,希望作案的学生主动将钱财秘密返还至原位置。让作案学生感受到做错事可以弥补,让其他同学坚信她的犯错只是一念之差或者迫不得已,大家都愿意给她一次机会。同时也引导整个宿舍,事情结束后,任何人都不能再谈论此事,且不能再怀疑任何人,今后大家还是其乐融融,团结友善。

4.与警方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调查进展。设置真空环境后,钱没有归还。在案件发生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结果,班主任一方面多次和警方联系,了解案情进展;一方面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工作。

5.与家长沟通,将心比心。案件发生后,A同学的家长电话联系班主任表达了三点意思,一是感觉自己女儿在学校的安全无法保障,要换宿舍。二是望学校能公正处理,严惩偷盗者。三是如果处理不当,将通过媒体曝光此事。针对这三点,班主任与家长做了详细的解释工作。在交谈中,班主任明确表示调换宿舍是不可以的,这是对其他三个孩子的一种伤害。这样做,就默认他们有作案的嫌疑,班级的其他同学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们,因此,从保护每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换宿舍是不可取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在没有实质证据的证明下,如果A同学是被怀疑是偷窃对象,A同学的家长自己会做何感想。经过交谈后,家长表示理解。

6.顺势引导,息事宁人。最后,关于此事件警方也没结论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法律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处理此事件,即A同学保管财务不周,此后要小心管理。引导学生吸取教训,面对以后的相处,切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看管好自己的财务,让小偷无机可乘。召开班会,告知学生事件的最后处理意见,希望全班同学明辨是非,不能妄下定论,同时以此事件告诫学生增强安全意识。

7.重点关注,加强宿舍成员的凝聚力与信任感。由于这件事情的发生,宿舍成员之间产生了芥蒂。班主任要经常到宿舍与学生谈心,找一些共同话题一起探讨,加强宿舍成员的凝聚力和信任感。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该宿舍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互帮互助,还获得过文明宿舍的荣誉称号。

【工作思考】

1.用法律的视角分析事件。此事件已触犯刑法,要用法律的视角审视,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处理。理论联系实际,遇到问题有法可依,处理问题沉着冷静。

2.用中立的态度处理事件,不偏袒,不包庇。与学生搭建信任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有处理好此事件的决心和能力。

3.用宽容的心包容一切。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所有的人和事。相信自己的宽容,能让触法的学生为之动容,能让学生和家长增强对自己的信任。

总之,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后,要从大局出发,进行调查、调解,维护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

上一篇:浅析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