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中差生转化

时间:2022-10-02 03:51:08

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中差生转化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人们开始普遍关注教育的发展问题,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数学成为了初中课堂的重中之重。由于数学中的思维和语言均十分抽象,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遇到很大困难。针对数学学科的中等生与差等生来说,学习成绩无法提升的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和教师教学方法两种原因,其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是关键,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数学关键的是应该提高自己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本文以自主学习为背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给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成绩,达到中差生转为优等生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 自主学习 数学教学

前言

数学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十分关键,数学是学生中提分最快的一门科目,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学习技巧与学习方法,更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而提高自身在学校中的整体成绩,使学生在“爱学”、“恒学”与“巧学”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数学的技巧,解答出自己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以及怎么学习,如何学好习等问题,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水平与能力,从而由中差生转化为优等生。

一、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证明学生们已经从童年时期迈向了青少年时期,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和实践经验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该时期也是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生在学习上会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学生的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在此期间对学生塑造数学学习结构十分关键。但同样需要注意该时期的学生在还未完全脱离童趣的心理缺点,诸如较为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制能力较差等。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学生在数学学科无法提升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思维,其数学知识和数学语言均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该阶段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小学学习基础之上,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也是对小学知识的一种提高与扩展。

初中生的学习思维具有明显的特征,初一学生主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向逻辑思维的阶段,初二学生主要是逻辑思维培养阶段,初三学生主要是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每一阶段学生学习、培养的目标均不同,不难看出,初一学生的任务较重,是一种提升和创新,在初一教学中还需要从教学方法上予以改进,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及优势

自主学习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即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与相对性。其中能动性就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来管理自己的活动,而不是受外力的压迫之下开展学习的活动,这种自觉的从事学习的活动是自我调控学习的基本要求;独立性就是把自主学习建立在人性的独立性方面上,摆脱学习中对教师或者是他人的依赖性,独立的开展学习的活动;有效性就是尽量协调好学习系统之间的各种要素的关系,优化学习的过程,从而发挥最佳的学习效果;相对性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些方面是自主的,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有自主性,都是绝对的,如学习的内容与时间上的选择都不是绝对的,都不可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对性[1]。

三、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属于逻辑教学,有大量的实例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属于概念教学,数学中包含的正负数、绝对值、方程式等概念,均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现实背景和丰富寓意下进行学习,这种抽象强调概念的教学内容,也是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思维,更深入的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看做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然而,初中数学的概念学习会相对抽象,学生自学难度大,这需要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克服自主学习的障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传授知识的方法,改为传授概念,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概念,采取阅读资料、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当学生熟悉这种过程后,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增强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及策略

教师在采用良好的学习策略中,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的要求,对个体进行分析以及了解,进而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一是合理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二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自主能力的训练,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充分的学习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由中差生转化为优等生[2]。

合理化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将原有的先交后学转为先学后教,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大约30分钟的时间讲授知识,最后十分钟学生自己学习或者提问。而先学后教的方法是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从传授者转为组织者,在课堂中利用查阅资料信息、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够得到反馈,这将更能促使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自主学习的学生反而比教师教授的学生积极性更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了学习主体,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信心[3]。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培中养差等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详细解答,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得到的知识点会更加有记忆性。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学科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初中数学对学生的学习结构、学习概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从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氛围也十分活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知识点,印象会更深。通过自主学习,在中差等生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从而使其在数学学科中的成绩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光志.对“白主学习”的认识与尝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07):59-61.

[2]陈小阳.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2004,(02):85-88.

[3]况晨光.如何帮助学生实施自主学习[J].基础教育课程,2005,(01):159-162.

上一篇:肩挑使命、剑指朗玛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