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科学训练管理技术研究

时间:2022-10-02 03:02:43

皮划艇科学训练管理技术研究

摘 要:皮划艇运动作为我市重要的运动比赛项目,也是我市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弱势项目,提高皮划艇运动项目比赛成绩,必须建立科学的运动训练体系。该文首先分析了我市在皮划艇运动训练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以及技术问题,进而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并具体的提出了实现皮划艇运动科学训练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皮划艇 运动 科学 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80-01

皮划艇作为一种周期性的重复运动,需要运动员彼此协调用力,通过划桨的方式推动皮划艇的前进。对于皮划艇比赛而言,提高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关键在于确保运动员的舒展、节奏型以及充分用力。特别是在皮划艇器材的改进之后,在行走快速以及高频划桨的过程中,对于皮划艇运动员的力量、速度以及身体协调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当前我市皮划艇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1)皮划艇运动教练员群体的素质有待提升。皮划艇这一运动项目对于教练员的科技知识以及专业教学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皮划艇运动项目在我市体育项目中仍然属于起步阶段,因此教练员的专业教练能力、教练艺术以及科技知识水平不高,这就造成了皮划艇运动训练体系制定的不合理。

(2)皮划艇运动训练基地建设不完善。皮划艇运动训练对于自然条件、训练场地以及训练器材的要求都相对较高,但是现阶段我市皮划艇运动训练受到经费支出的限制,在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器材购置、训练场地建设、技能诊断与医务监督康复设备的设置上还存在较多不完善的方面,这就造成了皮划艇运动训练难以满足科学训练的硬件需求,降低了皮划艇运动的训练效果。

(3)皮划艇训练方案制定不科学。当前我市皮划艇运动项目训练在训练方案的制定上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训练中过多的重视多人配艇的训练内容,对于皮划艇运动员个人能力的训练不足;对于皮划艇运动员的有氧耐力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我市皮划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水平较低;在皮划艇的训练中对划桨技术感觉以及划桨效果的关注程度不足,导致皮划艇运动员的每桨功率和每桨船艇前进距离较低。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我市皮划艇运动训练效果较差,影响力我市皮划艇运动项目的比赛成绩。

2 皮划艇训练体系管理完善措施研究

(1)提高皮划艇运动教练员群体的整体业务素质能力水平。对于皮划艇教练员,应该组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特别是对于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练,更应该在皮划艇运动的基础知识以及皮划艇运动业务知识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教育。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聘请一些经验丰富、比赛成绩显著的外籍教练作为教练队伍的补充,以此来带动我市皮划艇教练方法的改进,以提高皮划艇运动教练员的教练水平与教练能力,进而确保皮划艇运动训练体系的科学合理建设。

(2)针对当前由于财力投入不足所造成的皮划艇运动训练基地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体育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皮划艇运动项目的重要性,采取争取国家资金投入以及社会筹集等多种方式,增加皮划艇运动项目训练开展所必要的资金投入。同时皮划艇训练基地应该充分的发挥现有资金的使用潜力,重点将资金投入在训练器材设备的更新、科技服务经费投入以及出省或者出国训练比赛等项目上。此外,在训练基地的建设上,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可以与地方科研院所、医疗单位或者是与部队训练基地结合,提高训练设施以及科研服务的创建水平。

(3)建立科学的皮划艇运动训练体系。为了提高皮划艇运动项目训练的科学性,必须制定完善的皮划艇训练体系,首先应该依托专家以及科技研究机构作为皮划艇训练的技术支持,并明确皮划艇项目训练的目标定位,结合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征以及规律,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皮划艇运动员技术和训练诊断系统的建设,并按照优秀运动员的成才规律,针对皮划艇运动员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训练以及测试内容,编制教学训练大纲。

3 皮划艇运动项目科学训练具体实施策略

(1)强化速度的训练。皮划艇运动项目作为一项竞速项目,因此在日常的运动训练中应该特别重视速度的训练,特别是皮划艇的起航速度、途中速度、冲刺速度应该分别进行强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将速度训练作为皮划艇运动训练的重心。在训练方案的制定上,应该确保节奏的协调性,即确保起航速度、途中速度以及冲刺速度的合理性,同时强化对于冲刺速度的重点训练。

(2)有氧训练法与无氧训练法的有机结合。在皮划艇运动的供能形式上分析,皮划艇运动速度耐力以及力量耐力的周期性项目特点决定了项目运动的混合供能形式,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该以有氧训练法作为基础,发展强化无氧供能系统的训练。对于有氧训练,可以采取中等速度连续划桨30~45 min的训练方式,将心率控制在2.5次/s左右,同时以3~4组作为一个周期,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供能。对于混合供能的训练,可以按照最大划桨速度的80%左右进行训练,练习时间可以控制在5~10 min左右,在这一阶段将运动员的心率控制在2~2.8次/s,同样以3~4组作为一个周期,通过这种训练安排,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供能。对于无氧供能的训练,主要是采取短主项距离的反复划、变速划等,同时在训练过程中穿插一些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项目,来进行地乳酸以及耐乳酸的训练,重点提高皮划艇运动员的非乳酸供能系统能力。

(3)将技术训练与运动负荷训练有机结合。技术训练与运动负荷训练是相辅相承的,因此在训练方案的制定上应该注重技术训练与运动负荷训练的两者有机结合。通过强化技术训练,来提高皮划艇运动员每一次划桨的最大输出功率,提高对于皮划艇的推进效果。通过运动负荷训练,重点提高皮划艇运动员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以及力量耐力等体能素质。在两者的结合训练的方式上,应该注意到皮划艇运动项目前进过程中具有动力非连续的特殊性,因此训练阶段应该以保持皮划艇高速动力,减小皮划艇划桨动作对于前进动力的消耗作为重点,通过提高皮划艇运动员的肌肉放松以及协调能力,实现前进动力输出的最大化。

4 结语

随着我市经济运动项目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能力水平以及身体素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如果在比赛项目中取得好成绩,必须针对运动项目的实际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对于皮划艇项目的训练方案,则应该结合皮划艇项目运动对于运动员速度、力量以及耐力的不同要求,有目的性的开展强化训练,通过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与体能水平,提升皮划艇运动训练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景伟,刘爱杰,袁守龙,等.皮划艇项目短期内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的系统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

[2] 罗旭,管继春,张强,等.中国优秀皮划艇WK1、MK1和MC1选手1000m的竞速结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上一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内涵与优化策略 下一篇:带队13年,年均管理费创收10亿 嘉实赵学军荣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