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创新教育探究

时间:2022-10-02 02:06:33

高中化学创新教育探究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难点

1.未能形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当中,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在努力争取教学进度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未能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关系,师生之间缺少互动。由于一味的知识和理论灌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难被激发,因而较少进行自主探究和讨论,学习主动性不高。而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分数和进度不再被过分强调,教师可开展更多的互动讨论,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也会大大减轻,因而能够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积极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新课改要求使用新的教材,在新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大大增加,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内容成为重点。这样一来,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亲自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在参与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科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对实验结论和相关原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例如,在对金属钠与稀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在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猜想的基础上,可进行分组实验,有的小组实验中,学生观察到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物,有的还发现有氢气产生,还有的观察到了黑色夹杂固体。通过协作讨论,学生能够独立推导出一定结论:金属钠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了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即实验中的蓝色沉淀物。学生通过思考,认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中,释放了热量,因而使氢氧化铜分解,产生氧化铜,即实验中的黑色固体。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直观地领会了教材中的理论。

二、实现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1.通过涉猎更多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之一,在于传送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有必要广泛涉猎教学资源,使化学教学活动更为丰富,成为教材内容以外的有益补充。这类教学资源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发明的由衷赞叹,培养其利用化学知识造福世界的良好价值观,并为其投入热情和学习动力。

2.加强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近几年来,生态环保工程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主动关注生态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学习硫酸这节内容时,可要求学生对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调查,通过对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掌握,可使学生对形成的酸雨量有明确的认知,进而对治理酸雨的途径进行探索。同时,化学教育也应更多地关注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从实际的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使学生产生加强防治环境污染的紧迫感。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时刻关注环保问题的最新动态,从多个渠道搜集素材,向学生说明环境污染的重大危害,突出发展“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新课改的化学教学要求,实现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其中,教师更应不断地完善自身能力,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新课改给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突破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努力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使高中化学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

作者:郑珊 单位:湖北省黄冈市菱湖高级中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育研究 下一篇:农业经济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