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也是一种教育

时间:2022-10-02 02:04:31

爱,也是一种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会爱学生的教师绝不是好老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有爱心。尤其对后进生更要倾注更多的爱,但不能爱得"过火"成了溺爱,犯错误一再迁就反而会害了他们。因此,当他们犯错时我们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鼓励他们努力改正。对待后进生,既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严肃",也感受到老师的慈爱。当他们违纪时,我们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训斥一顿,甚至体罚学生。这样不但解决问题根本还会挫伤他们的脆弱的自尊,若形成逆反心理,那将给你转化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麻烦,因此,我们要讲究惩罚艺术。

常言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也就是要求我们对待学生当严则严。比如学生懒惰不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姑息迁就,要通过耐心的教育使其按时完成作业。当学生犯错时我们要控制自己的言行,不能有过激行为应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严"而不苛求,"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

去年新学期开始,我担任八年级英语教师。经过两周左右的明察暗访,一个叫高伟的男生进入我特别关注的视线。该生13岁,1.58m,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据我观察,他在整个班级学生群中显得特别醒目,爱捣乱,经常欺负他人,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我先逐渐地接近他,和他交成了知己,我深记这样一句话;欲速则不达。所以很有耐心,我经常和他谈心,了解他的心理,经常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他做,不断的鼓励他,并且时常让他谈论自己的理想,时常让他写下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表现,并且要求写的是在学校是如何的听话,为学校做了哪些好事,在班级当上了干部,在学校如何如何地努力学习,成绩如何如何地进步。而他写的一切都他寄给他的父母,就这样坚持写,3个月以后他的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以前的不良行为大大减少了,居然成了我得力助手。因此,我们老师要注意后进生的特点,坚持循循善诱。要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和照顾,培养他们积极竞争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激发其求知明理的炽热情感。相反若对后进生采取冷漠和歧视,那么其结果将不言而喻。

很多成才的事例告诉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后进生大多数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忽视预习和复习,课上重点不记录,,不主动思考问题,遇到难题就退缩,不懂不问,或不懂装懂,怕老师,过分依赖别人,考试过于紧张,结果难题不会做,易题出错,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说自己头脑笨,不是成材的料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老师要有耐心,要帮助其查出'病因'告诉其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通过多年的经验,那些后进生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学不得法。我们必须重视学法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每课都有不少单词要记,因为基础差,记起单词来还是有点难度的,我在教学中不时传授一些记忆技巧,来加深后进生对这些知识的识记。例如巧用熟字记忆法,故事记忆法,形声记忆法等收效非常地好。我在对其讲反问句与陈述句互相转换的时候,我就用直观方法,从最简单开始,我拿起他的笔对他说:"这只笔难道我的吗?我想问一下,从我的语气中,你认为这只笔到底是不是我的?"他说;"不是的。"那你可以换一种说法来表达这个意思吗?"这样一来就容易多了。

在同一班级中,思想和学习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差异,这决定了孩子身心发展 。我在从教这些年来,从来不给学生好坏之分,特别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说话很谨慎,生怕挫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所以在班级里,从不会说他们是后进生,让他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一样能获得更多知识.

平等是一种尊重,只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教师的态度,对学习差的学生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学习差,在学校他们常常受到师生冷眼,在家也会遭到家人责骂,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在班中感觉低人一等。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尊严。这种尊重要发自内心的,我们必须在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让其真正体会到自己被尊重。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才能消除他们与老师之间在心理上存在的矛盾。通常后进生往往都有一种自卑感、不爱说话,爱打闹,不听老师话等,误认为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他,嘲笑他、为难他。这样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后进生同老师、同同学之间形成隔阂,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我们必须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仍然得到老师的关爱,这样不良行为将会渐渐得到改变。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例如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后进生他成绩很差,同学们看不起他,从而产生自卑感,对学习失去信心,面对这种情况。我抽时间找他谈心,再加上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他的信息,了解他落后的原因,据访谈了解,是因为以前老师冷落他,再加上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导致一直落后,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并与其交成朋友,用朋友的口吻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其知道我是在帮助他,此外我在上课中采取多提问、多鼓励、多引导、多表扬的办法,使他重获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

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后进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和感化。"因此,他号召全校教师对后进生要"以柔克刚",用精神和物质力量感化后进生,让后进生得到尊重、理解、帮助和关怀。后进生在心灵上虽然受到了创伤,但是他们仍然向往着美好的未来,他们通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希望得到同学的承认、老师的理解。尽管这种心理需要有时是微弱的,但它确实是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动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后进生更是如此。

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是人性的根本.爱是信任,,就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力.而且老师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挖掘他们,鼓励他们去自主探究.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理解,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与困惑.,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勇攀高峰!所以,作为于时俱进的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上一篇:如何引导高一新生走出历史学习的误区 下一篇:初中化学差异教学策略与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