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药物诱发老年性痴呆

时间:2022-10-02 01:57:57

当心药物诱发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是由老年人脑部萎缩引起的一种精神疾患。究其原因,是由于动脉硬化、脑血管障碍或梗塞,使脑组织萎缩而发生慢性退行性大脑功能失调所致。脑部萎缩后,脑功能会明显减退,引发许多精神症状,患者在初期可发生性格变化,如自私、主观、急躁、固执、吵闹、发怒及记忆力减退等。另外,此阶段的症状易与脑血管硬化性精神病相混,需引起注意。老年性痴呆的后期表现为麻木、迟钝、记忆力丧失、语言障碍、动作失常,大小便失禁等,至此痴呆症状已较明显,患者一般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

据临床统计资料表明,老年性痴呆在6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6%,在80岁人群中可达到20%,且女性多于男性。引起老年性痴呆的原因很多,除了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遗传因素、内分泌疾患、营养及代谢障碍等因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某些药物也能导致老年性痴呆。一般来说,诱发老年性痴呆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物甲氧异丁嗪、氟哌啶醇等,可使患者发生定向力障碍、计算能力减退。抗抑郁药物加舒必利、盐酸丙咪嗪、盐酸氯丙嗪等,可导致记忆力减退和定位能力降低。

抗焦虑药物 老年人常用抗焦虑药物(如安定等)来保障睡眠,但经常服用抗焦虑药物不仅会产生依赖性,还可诱发严重的记忆力减退。

抗癫痫药物 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可抑制神经膜的电传导,适量服用对老年癫痫和脑外伤后引起的癫痫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过量服用或用药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智力下降。

抗震颤麻痹药 安坦的抗胆碱作用可引起中枢性抗胆碱功能综合征。用此药时间过长,患者会出现记忆减退,有时还会出现定向能力变差。

降血压药物 长期服用利血平、甲基多巴、可乐定等降压药,可引起患者神经功能低下。

强心药物 强心药物洋地黄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但洋地黄除了容易引发蓄积中毒症状外,还可使患者出现视力障碍、定位错觉、智力下降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消化系统药物 西米替丁能抗胃酸分泌,有抗组织胺作用,但也可能引起患者智能损伤、昏睡。铝剂和钡剂具有神经毒性。

呼吸系统药物 中枢性镇咳药氨茶碱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喘息症状,也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哮喘(心脏性哮喘)。但氨茶碱是一把“双刃剑”,患者使用一般的剂量也可能发生严重中毒,除了可能引发颤抖、头昏、焦虑、激动、失眠、视力紊乱、癫痫发作外,还可诱发抑郁、精神错乱及中毒性精神病。

降血糖药物 胰岛素是糖尿病人的常用药物,能有效控制血糖,但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此外,此药还可诱发精神错乱、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

铁制剂 研究发现,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大脑中存在过量的铁蓄积现象。人大脑中铁的含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老年人,贫血时应强调从食物中补铁,只有在严重缺铁的情况下,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铁剂。

抗肿瘤药物 氨甲喋呤等抗癌药物可直接损害患者的大脑中枢功能,用药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导致痴呆。免疫抑制剂类固醇也可导致情感障碍等。

上一篇:“防晒”食物知多少 下一篇: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