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C赛场首次升起五星红旗F3C世锦赛中国队参赛纪实

时间:2022-10-02 12:44:19

F3C赛场首次升起五星红旗F3C世锦赛中国队参赛纪实

2013年7月27日下午4时,在蓝天白云下的波兰弗沃茨瓦韦克市,国际航联(FAI)2013年世界特技模型直升机(F3C)锦标赛闭幕式隆重举行。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F3C世锦赛赛场高高飘扬。为中国赢得这一荣誉的是年仅17岁的小将薛童铭,他依靠出色的表现荣获本届F3C世锦赛青年组亚军,其F3C全球排名也因此升至第16位,进入世界顶级选手行列。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遥控模型直升机全能飞手之一,薛童铭多次参加F3C世界锦标赛和模型直升机3D大师赛。过去6年中,他在11次国际比赛和12次国内比赛中,共斩获9枚金牌、6枚银牌和1枚铜牌,而且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获得过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F3C和F3N(3D)两大模型直升机比赛冠军的选手。

强手如林 小将领衔

国际航联F3C世锦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全球特技模型直升机的顶级赛事。运动员以国家为单位参赛,每个国家每届比赛最多可选派4名选手,并可指定其中一名18岁以下的选手参加青年组排名。本届比赛历时8天,共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64名选手参赛。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各包括3个静态动作和7个上空动作。4轮预赛中,取每位选手成绩最好的3轮成绩排名,前15名选手进入决赛后再赛3轮。由于参赛人数众多,预赛按抽签分成两组,分别在A、B两块场地轮流进行。每个场地有5名国际裁判对选手进行评分。选手每个动作的打分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以剩余3个裁判所给分数相加记分,满分为3 000分。

本届F3C世锦赛上,顶级高手再次汇聚一堂:日本的伊藤宽规和桥本学、美国的杨布拉德(国内模友也称杨格)和尼克·麦克斯韦尔、加拿大的Scott Gray、瑞士的Ennio Graber、德国的Uwe Kiesewetter和多米尼克、韩国的Wonho Choi和 Minsu Park、奥地利的Bernhard Egger等模友们耳熟能详的知名选手悉数参赛。由于历届F3C世锦赛都囊括了世界各国特技模型直升机领域最顶级的选手,因此可以说是含金量最高的特技模型直升机世界顶级赛事。本届F3C世锦赛,中国队派出了经验丰富的杨培良老师担任主教练,参赛选手有薛童铭、张颂华、张锡然和安天石。这4位选手的平均年龄只有19岁,是此次世锦赛所有参赛队伍中年龄最小的。特别是12岁的小将安天石,据说是历届F3C世锦赛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

奋力拼搏 渐入佳境

本届F3C世锦赛对中国选手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刚刚抵达波兰,薛童铭的模型直升机的旋翼头就因空运时的超低温导致橡胶圈坏损。因为在当地买不到合适的配件,所以只能用3D模型直升机上的胶圈进行手工改制,再与损坏的胶圈搭配使用。所幸薛童铭在一天内就很快适应了新的操纵手感。

7月21日,第一轮比赛在A场地进行。薛童铭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但被判两个失误:120°线越线一次、自旋着陆压一米圈线。正常情况下每项失误将被扣除3分,最后得分应能达到215~220分,而裁判最终只给了201.5分。随后出场的张锡然、张颂华和安天石首轮得分也不理想,分别只得到160分、152分和103.5分。F3C世锦赛邀请的裁判都具有国际级水准,评分的公平性毋庸置疑,不过打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主观因素。中国队以往在F3C比赛中实力并不突出,难免会影响裁判的印象分。

第一轮比赛失利给中国队的年轻选手们带来了很大压力。好在主教练杨培良带领队员们迅速总结经验、寻找原因、调整策略,在接下来的几轮比赛中放慢了整套动作的节奏。7月22日,第二轮比赛在B场地进行,薛童铭发挥正常,得到229分的高分。这一成绩接近世界级水平飞手的得分。张锡然、张颂华和安天石也一扫首轮失利的阴霾,分别飞出了190.5分、193分和166.5分。

7月23日,第三轮比赛回归A场地进行。比赛时赛场上刮起了很强的北风,一位选手放在桌上的模型直升机甚至被风吹倒。对飞手来说,当天的强风是最难飞的内侧风,因此有数名选手的模型险些失控飞出安全线。而在强风中,中国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张锡然、张颂华和安天石分别飞出了189分、169.5分和144分;薛童铭表现得相当稳健,仅出现两处小失误。获得203.5分。

7月24日进行最后一轮预赛。这轮比赛对各国选手的预赛总排名至关重要。前3轮比赛的激烈比拼,虽然使中国选手感到“压力山大“,但是队员们个个斗志旺盛。第4轮预赛结束后,张锡然、张颂华和安天石分别取得192分、190.5分、和187.5分的好成绩,其中张锡然和安天石的得分还创下了4轮预赛的最高分。而这一轮对薛童铭更为关键,由于前3轮表现出色,他在青年组排名中位次靠前,夺牌希望很大。在总排名中他也位居前列,大有冲击前15名,挺进决赛的势头。在这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薛童铭顶住巨大的压力,飞出了233.5分的最好成绩。即使世界级高手,在本届世锦赛中得到如此高分也并非易事。

创造历史 再接再厉

4轮预赛过后,薛童铭以2 600.7分的总成绩升至第16位,仅比第15名意大利选手Lorenzo Sardelli的2 608.5分少了不到8分,与最终决赛失之交臂,非常可惜。不过凭借这一成绩,薛童铭获得了本届比赛青年组亚军;冠军被法国小将Pierre Gutierrez摘得,他也是此次比赛中法国队成绩最高的选手(预赛总成绩排名第9);青年组第3名由德国选手Tillmann Baumener获得(预赛总成绩排名第22)。张锡然、张颂华和安天石则分获第39名、第45名和第55名。4位选手的出色表现,使中国队团体成绩有了新的突破,首次进入F3C世锦赛团体前10名。

在接下来进行的决赛中,已蝉联4届F3C世锦赛冠军的日本名将伊藤宽规没能实现五连冠的梦想,以极其微弱的劣势输给了瑞士选手Ennio Graber。Ennio Graber由自己的母亲做助手陪同参赛已超过10年,本次比赛终于如愿以偿,收获了自己的首个世界冠军。国内模友熟识的“直坛”老将杨布拉德则获得第3名。

回顾中国队参加F3C世锦赛的历程,短短数年却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队首次正式参加F3C世锦赛是在2007年,当时的最好成绩仅为第43名,由张颂华获得。在2009年的比赛中,中国队的最好成绩上升至第35名,由冯帅获得。到2011年,中国队的最好成绩又提高到第29名,由薛童铭获得。而本次比赛,无论是个人名次还是团体成绩,中国队都创造了新的历史。

本届F3C世锦赛堪称中国F3C项目的一个里程碑,F3C世锦赛上首次升起了五星红旗。而在这背后更值得称道的是,中国选手将诸多世界公认的F3C高手甩在身后,其中既有2011年F3C世锦赛青年组冠军、世界排名前10的韩国选手,也有包括3D大师赛冠军多米尼克在内的3位德国高手,以及获得上届F3C世锦赛团体亚军的意大利队的2名选手等。

中国队虽以平均年龄最小的阵容参加比赛,却显示了巨大的竞争潜力,而首次进入团体前10名的中国队在F3C世锦赛中也已显露出一定的影响力。通过此次比赛,国际航联已经开始关注中国的模型直升机运动,这将为中国队以后参与世界大赛创造良好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第4轮比赛结束后,B场地裁判还曾向中国队领队和教练表明了对A场地评分的遗憾:认为薛童铭的飞行成绩还能再打高一些,完全有资格进入决赛。而一旦进入决赛,对F组动作非常熟练的薛童铭若发挥出色,最终的排名很有可能要重新书写了。不过这就是比赛的游戏规则,既然选择参赛,就必须接受最终的结果。但得到裁判的认可,也坚定了中国选手继续努力的信心。

F3C世锦赛是对参赛队综合能力的考验,比的不仅是选手的技术水平,还有对器材设备的调整设置水平以及团队训练体系和训练环境等。

中国队此次取得的进步是杨培良主教练与所有队员共同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赛前训练中,杨教练细心制订计划、耐心执教;诸小将在高温下坚持训练、不怕吃苦。赛前几个月,薛童铭不慎手骨骨折。刚拆下石膏他就加紧康复练习,仅靠最后两个月训练就参加了世锦赛。4名选手中,除张颂华外都是在校学生。薛童铭和张锡然是高二学生,平时学业紧张,只能在课余时间和假期训练,而他们在刚刚结束的学期均取得全优成绩;安天石才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几位小选手的优异表现再次证明,玩航模与学习并不冲突。

此次参赛的4名中国选手所用器材总体配置差别不大,都采用本届世锦赛开始流行的亚拓700E F3C电动模型直升机配黑鲨全包壳和亚拓750MX电机(KV值530)。在其他设备上,几位选手则略有差异。为了使夏天训练时减小发热,薛童铭使用的是Kontronik 200A电调;张颂华使用了双天6 250mAh/25C锂电池,另3位选手使用了格氏6 200mAh/25C锂电池;薛童铭选用了高安Falcon 730大桨,其他选手使用的则是亚拓F3C大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世锦赛上油机已经彻底销声匿迹,连铁杆油机选手、加拿大的Scott Gray也换用了电机。另外,国际航联今年仍未开放使用无副翼系统,因此所有参赛选手的模型直升机仍然使用有副翼系统。而包括伊藤宽规在内的许多选手则都加长了尾管,而且采用加长的大桨以改善模型直升机在完成自旋着陆和上空动作时的表现。

6年来,中国模型直升机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以激烈刺激的飞行动作为主的3D飞行颇受年轻模友的喜爱,发展更迅速。然而反观F3C特技飞行,因训练要求高、飞行动作“枯燥”,发展相对缓慢。希望通过中国队此次参加世锦赛的出色表现,提高国人对模型直升机运动的认识,使F3C项目更加普及,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进一步推动F3C项目的发展。只有如此,中国队才能在F3C世锦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上一篇:汽车冷却系统的基础知识(上) 下一篇:相聚吴忠 圆梦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