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10-01 11:24:59

关于高校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思考

摘 要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正处于建设与发展的初始阶段,学风的好坏关系到其办学的好坏,关系到其整体竞争力的高低,其正处于树信誉、谋发展、创品牌的关键时期,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关系到其自身能否发展壮大,因此,加强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学风建设 独立学院 对策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等人才的关键,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升华出的一种优良传统,凝聚着学校全体师生的学术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气质和灵魂所在,也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正处于树信誉、谋发展、创品牌时期,因此,加强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学风现状

独立学院的学风总体上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能够遵纪守法,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自觉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由于受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及地区差异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整体学风相对而言是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门低

独立学院属于三本学校,在本科层次录取时属于最后一批,根据国家三本学校可降分录取的政策,大部分独立学院在录取时都降低了分数线录取,相对一本和二本学校的学生来说,其文化基础是比较差的。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受社会风气和成长环境的影响,独立学院部分学生对于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目标很不明确,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就像海上没有航向的帆船,到处漂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懒散和懒惰的习惯,无心学习。更有些同学认为就读独立学院是因为走投无路,来混张文凭罢了。

(三)自控能力差,自觉性不强

90后独生子女时代折射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自律意识差的个性特征。受社会和网络环境的影响,这个特征在独立学院更为突出。学习凭兴趣,缺乏韧性,不能持之以恒。学习自觉性不强,勉强捧起书本,也是心猿意马;平时纪律松懈,行为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经常发生,上网聊天玩游戏成瘾,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到期末考试时就临时抱佛脚,作弊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四)教师因素

目前,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是原来母校在编教师和退休教师,这些教师长期以来面对的是一本二本层面学生的教学,当教学对象转变为三本学生以后,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常是一本教案两边教,这不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且少数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上课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强,这也给学风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二、不良学风的原因分析

独立学院学风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动机不纯。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而是为了混张文凭毕业后好找份工作;二是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素质偏低,在学习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不知所措,情绪波动大,不能理性对遇到的问题。三是专业思想不牢固。由于基础较差或高考失误,使他们几乎失去了学校与专业选择的资格,在入学前的专业选择上部分学生比较盲目和无奈,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和逃学现象。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艰巨性任务,独立学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促进良好学风建设的对策。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和落实制度,提高学风建设水平

针对目前一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况,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校园文明行为,并抓好贯彻落实工作;要通过《学生手册》的有关规定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宣传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清楚学院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管理上要严格,是非要分明,奖优除劣,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加强考试纪律的管理,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学风建设从实施到巩固、发展的一套规范化程序。同时制订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整合组织实施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二)完善实践创新育人体系,营造科技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开发型技术人才,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学风建设的动力源泉。独立学院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实践教育内容贯穿于社会实践、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当中去,从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通过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搭建学术讲坛、科技文化艺术节、创新与实践项目立项、创业计划等实践创新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深层次促进学风建设。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创建一流学风的重要保证。学风建设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风是师德师风的具体表现。教风与学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没有好的教风就没有好的学风。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成就上有辉煌的表现时,你自然就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于你这一边。”因此,广大教师和辅导员要以德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和职业素养去引导教育学生。

学风建设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是高校育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只有认清学生特性和不良学风的成因,对症下药,积极探索建设优良学风的对策,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才能树立自己的品牌。

作者简介:张再军,(1979-),男,苗族,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发展中的铁路培训工作管理与服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