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骇浪中,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

时间:2022-10-01 09:14:01

张明武, 7小时救出140村民

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洪灾突袭达州市通川区。

6月17日上午,看到连续不断的暴雨和不断上涨的河水,通川区磐石乡川主庙村村主任张明武绷紧了防汛抗洪的安全弦,沿河提醒村民注意防洪自救。晚上9点,忙碌了一天的张明武回家刚端上饭碗,突然听见水声骤响……他迅速冲出家门来到河边,只见一道近三米高的“齐头水”正疯狂吞噬着庄稼,远处的山林中频频传来泥石垮落的声响。

洪水就是命令!张明武拖着疲累的身躯,不停地在河边奔走呼喊:“张明贵,洪水来了,快点出来,你那房子不安全!”“王大妈快跑,不要拿东西!”……两公里的平坦村道在暴雨中变得寸步难行,平常声音洪亮的张明武在暴风雨中的呼喊声显得那样微弱,他的脚磨破了,声音嘶哑了……村民张明贵听到呼喊声跑出来不到10分钟,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屋后山体整体下滑,瞬间将他的房屋整个吞没。

经过近7个小时的奔走与呼喊,到凌晨4时许,川主庙村沿河居住的140余名村民被安全转移,无一人伤亡。在这个川主庙村村民终身难忘的夜晚,老党员张明武挺身而出与洪魔抢时间、比速度,用瘦弱的臂膀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固若磐石”的防洪堤。“是张主任救了大家,不然我们在睡梦中就上西天了!”劫后余生的张明贵道出了脱险村民的心声。

廖忠学,大义支书绝情女

7月8日至9日,隆昌县境内普降特大暴雨,山洪爆发,河水猛涨,洪灾全线告急!位于隆昌河下游的胡家镇,降雨量更是达到了骇人的435毫米!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胡家镇黄荆村在暴雨的袭击下,已变成了泽国。村中两座不高的山头上,聚集了300多名被困群众。

灾情严重,群众危急!村党支部书记廖忠学带着党员干部,划着拌桶做的简易“木船”,在洪水中来回穿梭,争分夺秒救出一个个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确保了全体村民无一伤亡。

群众性命无忧了,但面对几百名无家可归的群众,要就地集中解决他们的吃饭睡觉问题,胡家镇面临严峻的考验。

“政府也有难处,我们每一个党员和村干部,要带头接纳4―5名受灾群众到自己家中,管吃、管住,遇到生病的,要及时送到医疗点进行医治。我负责安置10个灾民,你们尽力而为嘛!”廖忠学诚恳真挚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村组干部的心,大伙争着表了态,上百号灾民安置有了着落。

廖忠学悬在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在嘱托村干部把10名灾民领到她家安置后,廖忠学一转身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抗洪抢险中。

自7月8日洪灾出现后,廖忠学便突然“离家出走”,“抛下”了年近八十的父母,留下儿媳和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孙子。虽然与家人近在咫尺,可她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

“廖书记自己屋头还有两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她几天几夜不落屋,只顾到帮大家,硬是忠孝难两全哟!”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夸奖他们的女支书。

李文君,当好“生命保护神”

2007年7月,又一场特大暴雨骤袭宣汉。

洪水陡涨、山体滑坡、水库遇险、房屋垮塌,一个个险情报告纷至沓来,身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的水利局局长李文君用满腔忠诚与洪魔展开了殊死搏斗……

“团结水库告急、黑水池水库告急、河湾水库告急……”7月4日,李文君先后接到8个塘库的求助电话。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没丝毫迟疑,李文君和局领导班子成员兵分四路,分别带领水利、水保、水产、供水等部门人员火速赶赴现场排险救灾。

连日的大雨,将通往水库的村道公路变得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汽车行进得异常吃力。车轮空转,就用人推;塌方堵车,就跑步前进。李文君和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现场制服了塘库水患。与此同时,对全县水利设施了如指掌的李文君,又紧急安排技术人员对隐患水利工程进行实地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并采取打桩加固大坝内外坡、加宽加深溢洪道、降低库内水位等办法确保了塘库安全。

7月7日上午11点,滔滔洪水以近1万立方米/秒的速度从中河、后河泡哮着涌向江口电站,大坝坝前水位已达到330米,情况万分危急。

“江口电站洪水下泄流量必须限制在5500立方米/秒!”为确保达城几十万临河地段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防汛指挥部发来了紧急命令。

已经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的李文君,深知此时的科学调度,事关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自己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县上领导赶来了,水利专家赶来了……防洪办内,李文君组织人员紧张绘制着一张人命关天的“生死图谱”。

一边是330.6米水位的大坝“生死线”,一边是5500立方米/秒流量的群众“生死线”,没有选择,必须两者兼顾!库容量、来水量、下泄量……每一个数据都务必精益求精,每一次决策都必须万无一失!

终于,李文君指挥着参战人员制订出了最佳应急方案。

4次洪峰顺利过境,50万人安然无恙。

李文君用智慧和胆识当好了人民群众的“生命保护神”!

“雨停了,水退了,但我们的工作不能停!”李文君带领水利人员,调查了解各地灾情,指导工程修复工作。经过连续奋战,抗灾自救捷报频传:修复水毁河堤4处28米、水毁石渠6处125米、山坪塘38座、水利工程200余处,病险水库排险6座,4个乡镇2800户11200人恢复正常供水……

彭冬林,冲锋陷阵已成习惯

7月3日以来,渠江上游地区普降大到暴雨,江水猛涨,至6日,洪水突破警戒水位,岳池县罗渡镇全面告急。罗渡镇武装部长、抗洪抢险组组长彭冬林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抗洪之歌。

彭冬林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在部队时曾当过连长、指导员,有着多次参加抗洪抢险的经历。到地方工作后,彭冬林一直保持着军人的秉性,每当险情发生,他都是带头冲锋陷阵。

在洪水涌入罗渡镇街道之前,彭冬林便按上级指示,深入社区,挨家挨户动员群众及时搬迁。7日清晨,无情的洪水吞噬着罗渡镇的大街小巷,而此时,1万余名群众已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一夜没合眼的彭冬林看着在临时安置点睡得正香的群众,不禁欣慰地笑了。

尽管转移了大多数居民,但仍有一些群众被困。因洪水的侵袭,场镇已停水断电,彭冬林带着几名武警战士,驾着冲锋舟,一边转移被困群众,一边为他们送去食物和饮水。至8日清晨,彭冬林和武警战士们已奋战了三个昼夜,转移被困群众800余人。

就在精疲力尽的彭冬林和武警战士们准备在冲锋舟上合一会儿眼时,一社区支书在电话中报告:地税所附近一居民楼里有一位八旬五保老人,已被困两天多,需紧急救援。彭冬林和武警战士们再次振奋精神,驾着冲锋舟朝浊浪中冲去。老人所在楼层的窗户高出冲锋舟近3米,战士难以进入。彭冬林将早已准备好的绳钩朝楼顶抛去,他蹲下身子,叫一名武警战士背着食物和矿泉水踩在自己的肩上,随着彭冬林拼全力站直身体,肩上的武警战士一个鱼跃翻进了五保老人的窗户。接过食物和矿泉水,老人不禁老泪纵横……

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彭冬林凭着冲锋在前、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赢得了干群的好评。“军人出身的我,面对险情冲锋陷阵,早已成为一种习惯……”谈起抗洪抢险经历,彭冬林朴实而坦诚。

(陈显忠 肖晓宏 潘传勤 刘小流 周绪华 等供稿)

上一篇:劳动保障部启动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等10则 下一篇: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助推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