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01 09:00:21

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的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神经行为影响结果,其中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3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 3,P

[关键词] 胞二磷胆碱;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

[中图分类号] R72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6(c)-051-02

The neurobehavioral effect of Citicoline on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n neonatal

WANG Jiangguo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Qiyang in Hu'nan Province, Qiyang 42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behavioral effect of Citicoline on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n neonatal. Methods: To analyae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results of neurobehavioral effect, including treated by the Ogangliosid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2 cases, and treated by the citicoline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32 case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χ2=6.235 3, P

[Key words] Citicoline;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Neurobehaviral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期缺氧导致的脑损伤,病死率较高。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则有78%的新生儿发生窒息,其中有1/3的窒息儿死亡,30万左右的窒息儿出现不同程度的伤残,后果极为严重。早期积极干预可避免或减轻后遗症的发生[1]。目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尚无公认有效的药物。近年来研究证明,胞二磷胆碱能多方位阻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环节,因而受到重视[2]。我院于2009年6月~2010年3月共收治了6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通过对这些患儿使用神经节甘脂以及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1],排除代谢性疾病和颅内出血,患儿均为足月儿。选择2009年6月~2010年3月入住我院新生儿内科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轻度16例,中度12例,重度4例;平均出生体重3 512 g;平均日龄18 d。对照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轻度14例,中度12例,重度6例;平均出生体重3 489 g;平均日龄17 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首先均给予支持治疗,控制惊厥,治疗组在上述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100~125 mg分别加在10%葡萄糖液50 ml内静脉注射治疗,1 次/d,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用神经节苷脂粉针剂20 mg(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5 d以内全部消失;有效: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在10 d以内全部消失;无效: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超过10 d还存在或者恶化[3]。

1.4 神经行为检查

所有病例每日检查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包括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状态、原始反射,同时于治疗后1个疗程做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ABA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13.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32例中显效2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32例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5 3,P

2.2 神经行为评分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相关指标无差异,但是治疗后在一般状态、原始反射之间和NABA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5 3、6.363 2、7.852 1,P0.05)。见表1。

3 讨论

围生期新生儿窒息后产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引起代谢障碍,细胞损伤,血管调节机制障碍,脑血流减少,脑水肿以及神经元坏死等病理生理改变。近年来,国内报道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对改善新生儿期神经症状和减少神经后遗症均有显著效果。神经节苷脂是细胞膜的天然组成成分,它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一种特效物质,能够促进中枢神经重塑,在当前临床应用中比较广泛,但是对于患者神经行为改善并不明显。胞二磷胆碱为核酸的衍生物,是磷脂类磷脂酰胆碱的前体物质,是卵磷脂生物合成所必需的辅酶[4]。主要作用为:通过胆碱磷酸转移酶的作用促进卵磷脂的合成,改善脑脂质、脑蛋白及糖代谢,增加线粒体呼吸功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血管麻痹和减低脑水肿;促进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的功能,促进苏醒反应[5]。

神经行为评价对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效果好,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脑损伤越重,对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影响越大,神经行为评分越低[6]。本组资料显示,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确切,有效率达到了93.8%,对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有积极意义。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应用胞二磷胆碱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的一般状态、原始反射得分均有明显提高,说明胞二磷胆碱有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恢复,也进一步表明了胞二磷胆碱在减少细胞损伤,恢复脑功能方面的作用[7]。

总之,临床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会提高治疗有效率与改善预后,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盛年,韩恩吉,陈耀民,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11(24):882.

[2] 肇颖新,王竹颖,米延.神经节苷脂GMI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5,13(2):205-206.

[3] 杨清广,唐宇轩.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心理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05,35(5):13-14.

[4] 周荣娟,周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606-1608.

[5] 傅大林,张跃,汤健,等.申捷及施捷因治疗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厂矿医学,2010,12(6):509-510.

[6] 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2007,35(2):99-100.

[7] 黄海威.纳洛酮对脑缺氧缺血的作用[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10,19(2):55.

(收稿日期:2011-02-1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重症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治疗 下一篇:α受体阻滞剂结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