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也要死在编制里”也有闪光之处

时间:2022-10-01 07:19:22

“死也要死在编制里”也有闪光之处

堂堂硕士研究生毕业,竟然为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而奋斗!这显然足以颠覆更多人的眼球。当然,这并非是歧视那些环卫工人。毕竟,劳动无贵贱,只是分工不同。不过,从常识的角度,清洁工的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背景,也无需太多的技术要求。让一个硕士研究生去做这样的一份工作,显然是对社会资源(人才)的极大浪费!

其实,“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句话,听起来的确很悲哀,为我们的教育,为我们的社会公平而惋惜。不过,若是冷静下来思索,这句悲沧的话中,其实也有些许的闪光之处!

首先,“编制里的生活”,可以成为我们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个参考范本!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社会主义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没有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我们不断“摸着石头过河”。而央视记者前段时间也一直在问我们“幸福么?”王洋等同学执著的选择,很清晰地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一个声音,“编制里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美满!”是的,从今往后,我们不必再“摸石头过河”,而是向着“编制里的生活”迈进,那样的话,肯定可以让更多的普通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其次,从“研究生”到“清洁工”,这似乎隔了千重山、万重水。不过,在一份“编制”面前,一切便理所当然起来。换句话说,对于当下日渐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针对所谓的收入分配改革问题,“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只要我们能真正改善、提高那些基层、尤其是普通低收入群体的工资与福利,我们这个社会一定就能更加地公平、和谐!

第三,“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句话也意味着还是有人能顺利地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并成功跻身“编制里”。也就是说,在今天的中国,不管社会如何纷乱、无情,“梦想”还是在许多人的心中。若是有梦,自然天地宽。“死在编制里”固然是一种极端的选择,但为了“编制”而奋斗,或者为了其他真正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又何尝不可能是我们这个社会继续保持进步的基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祝愿那些已经跻身或依旧在为“编制里”而努力的人能真正幸福!

上一篇:和阅读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和阅读谈一场不分手... 下一篇:“死也要死在编制里”是严重的就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