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叩开学生的心扉

时间:2022-10-01 07:14:58

用笔叩开学生的心扉

教师在工作中,除了钻研教学之道以外,更重要的是实现如何给予学生可供他们终身受用的人生教育。教育是充满艺术性的工作,这一理念支持着执着于教育事业的有心人,他们发现了语言的艺术。不仅是口头语言的艺术,更需要书面文字的交流艺术。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对师生的书面交流的粗浅认识。

一、师生的书面交流应以真诚为前提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的心是敏感的、纯真的,为人师者要想很好地与学生沟通,首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非施压式地指导、指示,或想当然地去推断,用“真诚”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分享自己成长中的快乐与痛苦,才会向教师询问不明白的事情,才会向教师发泄内心的压抑与痛苦,甚至描写出自己内心朦胧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为学生着想,才能以“真诚”换来“真诚”,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师生的书面交流应以适时为原则

凡事都应有度,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应注意“度”。世上有万能的钥匙,却没有常用不衰的办法。师生的书面交流并非时时可用、事事可用,应选择恰到好处的时机。这个时机也许是学生犯了很大错误后的反思,也许是茫然时、矛盾时的顿悟,也许是困惑时的发问,也许是无助时的呼唤,也许是集体跑偏后的自评。在触及学生心弦之时,在学生犯错时,我一般不让学生表态,要求学生课后写篇内心独白,可以给教师看,也可以自己留着,字数不限。教师可以暗自留意学生的举动,从而推测该生的认识程度。

三、师生的书面交流应以交流为宗旨

有的教师利用学生的小字条调查班级事件,然后根据线索批评学生,这是不可取的,容易“塞忠谏之路也”。教师应抱着一种与学生平等交流、真诚相助的态度,而不是调查了解。即使真的发现了什么问题,也应该冷静处理,做到不留痕迹。

当然,虽说是师生的书面交流,更多时候可能只是教师或学生写字条,而另一方不一定必回,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做出回应,所以,只要达到交流的目的,无论形式如何都可以。

我们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生的记忆和人生之道。此时,我们更要冷静地运用这一交流方式,并在平时的工作中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真诚地对待他们,让自己笔下的文字似一缕阳光叩开学生紧闭的心扉。

上一篇: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小学生德育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