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探讨论文

时间:2022-10-01 07:11:16

心理健康教育探讨论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班级的花名册上随便划出几个同学,然后告诉老师,这几个同学经过观察和测试是智商特别高、特别聪明的学生。受到这番话的影响,老师总觉得这几个同学特别聪明,所以一直以对待聪明的孩子的方法对待他们。一年以后,这几个同学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从“罗森塔尔效应”可以看到,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自信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自信与自卑两者的累加效应。愈是自信,愈会成功,愈成功则愈自信。反之,愈是缺乏自信则会导致更深的自卑。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度溺爱,遇事大包大揽,重视智育,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这种过度的照顾、呵护,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独立性,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往往更易遭受挫折失败,造成自卑。主要表现在: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同学面前讲话,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遇到困难时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尽力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困扰着孩子们的心灵,让娇艳的花朵蒙上尘埃,不能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为人师者,要时时刻刻注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尊重理解、宽容导行。

孩子们尊重教师,教师爱护孩子们,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孩子们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强,他们对老师给予自己的评价极为敏感,往往一言一语都可能使他们激动,而且这种自尊心又往往是进取向上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有位名人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他十分中肯地肯定了赏识表扬的作用。在学校里,如果受到教师的恰当评价与真诚信任,他们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一种成功的情绪体验,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自信心理。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在心理特征特别是自信心方面表现都和不一样。但是他们又具有共同点,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支持与宽容。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热情关怀,爱护、尊重学生,平时多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消除同学们心中那种“老师总是高高在上”概念,树立一种民主的朋友式的氛围。不能以学习成绩的优差、孩子的听话与否来取决对他们的尊重程度。在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时,应当对事不对人,采取谅解、宽容的态度,并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心导行。切忌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如果这样,不能使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反而会产生逆反情绪,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班有一个女同学,智力、思维能力都很好,但因不爱做作业,不喜欢和同学们玩,在班上一直我行我素,不愿意参加集体生活,因而常受到同学们的排斥。我接任该班后,常找她谈话、讲道理,并肯定她的思维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大胆发言的优点,在课堂上常提问并公开表扬;鼓励她参加学校的鼓号队,感受集体生活的趣味性。她感受到老师的尊重与理解,慢慢找回自信,开始参加集体生活,笑容也重现脸上。可见,老师尊重理解学生,常给予鼓励,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环境,激发自信

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要时时为创设一定的环境,自觉地激发自信。在刚接任这个班时,我进行一次民主选举班干部,但选出的班干的人选、职位几乎与以前一样。问同学们原因,大部分同学说:“老师都是指定班干部的,选与不选都是一样。”学生的话给我带来很大震憾。许多同学在心中都有一个概念,平时老师只注意学习成绩好的、做班干部的同学,所以有的同学平时怕同学们的嘲笑不敢表现,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自卑、胆小的性格。针对这一种情况,更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胆量,激发自信心,我采用了“班长轮值制”。按座位表每天两人当班长,让他们协助老师管理班里的纪律、清洁、作业的收发等。每天班内发生的事情均由值日班长管理和解决,老师在旁作指导,我还认真记录做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开始时有的同学不敢站到讲台前管理班的纪律,怕同学们笑。我总是讲故事、举一些名人的例子等方式为他们做思想工作,耐心地教同学们应怎样处理班务等。同学们当班长那天,在纪律、学习方面都起到模范作用,自然激发学习的自信心,都认为自己能行。同学们回家把这件事告诉家长,家长对于这样创设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感到高兴。从家长的反馈得知,学生在家的表现比以前好,如多看书,积极做家务等。可见通过创设环境,让学生在锻炼中激发自信心,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老师的信任中自我能力、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三、热切鼓励,体验成功

学生自信心足不足,还应给合班集体活动和学习生活,对学生要时时善于热切鼓励,对他们充满期待。当他们遇上挫折或困难时要给予热情的帮助,尽管有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不能不理不睬,甚至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当学生取得点滴成功都要给予表扬,可以强化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刚上四年级,我班的同学作文水平都不高,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我常常要求同学们课外多看课外书,多练笔,对于他们上交的作文我总是认真地为他们批改,为写得较好的文章推荐刊物投稿。刚开始时同学们都认为自己的文章水平不高,害怕失败,不敢投稿。我总是热切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上学期由市教育局和《萌芽报》联合举办的“肯得利”杯童话寓言创作大赛,我针对我班同学怕写作文的弱点,鼓励同学们积极创作。初时同学们都不敢参加,怕被人取笑。我热切地鼓励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在我的鼓励下,有一部分同学认真创作。我为他们批改投稿,结果我班有一名同学荣获一等奖,一名同学荣获三等奖,既为校为班争光,更为班的同学们树立榜样。同学们体验到这次成功,激发了写作的自信心,良好的竞争在班中悄然成风,学习热情也高涨了,写作水平在竞争中提高了。

由此可见,教师“不以小事而不为”,而应关心,尊重、理解、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从小培养自信心,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上一篇:课堂教学结构探讨论文 下一篇:学生创造性思维管理论文